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8384|评论: 21

[名剧欣赏]川剧《秋江》(周企何、陈书舫)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6-7 16: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upload=mp3]viewFile.asp?ID=425422[/upload]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67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楼主| 发表于 2006-6-7 16:57 | 显示全部楼层

 川剧《秋江》是昆曲《玉簪记·追别》一折。 书生潘必正考试时,因病未中,投奔到姑母的尼庵中发奋读书,在庵中与一位很有才学的尼姑陈妙常产生爱情。庵主——潘必正的姑母知道了这件事后,立刻逼着他到临安去赴考。临行前潘生不能与妙常会一面。当妙常知道潘生被逼走以后,便勇敢地逃出尼庵,来到秋江河旁雇船追赶潘生。这出戏是描写妙常雇了一位很有风趣的老艄翁的船,追赶情人的故事。 
   

昆曲中所表现的江南水乡,川昆则变成西南川江的生活图景。川剧《踏伞》属于昆曲《幽闺记·旷野奇逢》,在这折戏把河南的生活旷野化为四川的丛山峻岭。演员的表演自然而然发生变化。田汉先生对于这种改变极为赞赏。他说:“外来的东西到了四川就地方化了。《踏伞》事出河南,但剧中表现了山谷回声;《秋江》也不在四川,但剧中表现了江流急湍。所以说,民间的东西加上外来的影响是地方剧的特点”。

川昆中有昆腔并用高腔或川梆子、胡琴腔,使唱腔雅俗共赏。至于乐队伴奏,川昆文武场比昆曲要丰富得多,甚至采用了西洋乐器和兄弟民族的乐器。打击乐不仅要打出舞台节奏,制造气氛,模拟风、雨、雷、水等自然声音,还要能打出人物情感,打出人物心灵的搏动,如表现《秋江》中陈妙常追舟的心情。梅兰芳大师讲过一件事,说他的一位亲戚看川剧《秋江》,问演员演得如何,亲戚说:“太好了,就是看了有点头晕,因为我有晕船的毛病,我看出了神,仿佛自己也坐在船上。”其实舞台上老艄公手上只有把桨,舟行川江,全凭演员程式化的表演。
   

帮腔在川剧中是支撑唱腔的。很多曲牌,靠帮腔开头,靠帮腔转换,靠帮腔变化情绪,靠帮腔扫尾。在一般情况下,唱腔抒情,帮腔也抒情;唱腔激越,帮腔也激越;唱腔悲苦,帮腔也悲苦;唱腔欢快,帮腔也欢快,反之,亦然。无论唱腔帮腔都应体现“腔体情意”。帮腔无论唱词多少字,都应一字不苟地帮出来,“头子”要帮完,“犯腔”、“扫腔”要帮够。帮腔也有“有韵无字腔”。当陈妙常得知潘必正被逼走后,唱〔青衲袄〕唱段,帮腔起:“冷清清,潘郎今何在,离情别绪系心怀。”妙常唱:“无端惹下了——”帮腔又起:“风流债。”妙常接唱:“恨观主将一对凤凰两分开,郎去也,何日再来,怕只怕——”帮腔再起:“相思病儿离不开。”这帮腔道出了剧中人物说不出又必须说出的心里话。
   

周企何,原名园园,四川成都人。幼小入太洪班学戏。1926年入三庆会,从师唐荫甫,学 小生,1930年改小丑1935年后主演《梅花簪》、《做文章》、《柴市节》、《迎贤店》、 《请医》、《刀笔误》等剧。解放后参演的《秋江》、《迎贤店》、《杜十娘》等摄成影 片。他表演俗不伤雅,丑中具美,分寸感把握得很好,如《迎贤店》的婆子丑,把她前倨后 恭,势利寡情的店婆形象演得活灵活现,入情入理。讽刺入木三分。
   

陈书舫,河北辛集人,父母均为京剧艺人。她自幼随父母学艺,7岁改学川剧,先拜月中 红、阳友鹤、杨云凤为师,演闺门旦。13岁加入三庆会。会演的剧目很多,常演《李三娘》、《孟姜女》、《玉簪记》、《归舟投江》。解放后演的《秋江》、《柳荫记》中的《山伯送行》已摄成影片,分别收入《川剧集锦》和《川梅吐艳》。

发表于 2006-6-7 17:2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五九老先生评介!
发表于 2006-6-7 18:48 | 显示全部楼层

周阳版或周陈版的《秋江》皆为川剧界的一级文物”,取实就虚,艺领全国。

发表于 2006-6-11 00:21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五九老先生提供的宝贵资料!文革后曾收听到一次四川电台播放的周陈版《秋江》,也录了音,可惜离电台太远,断断续续,效果太差,但有总没得好,到现在也捨不得丢。而今收藏到好的,过去的东东可以丢了!

发表于 2006-12-20 16:56 | 显示全部楼层

下不起,杂个办嘛?

发表于 2006-12-20 16:56 | 显示全部楼层

下不起,杂个办嘛?

发表于 2006-12-28 10:06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COWRY在2006-12-25 18:33:00的发言:
下不起

      此段能下载。你可从网上下载安装一个“下载加速器”(是免费的)试一下。

发表于 2006-12-25 18:33 | 显示全部楼层
下不起

发表于 2007-1-6 13:57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出川剧“秋江”堪为精典,犹如只身川江被川音醉。

发表于 2007-1-7 15:3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是一名陕西籍人,在70年代底到80年代初在四川成都读书,有幸听到过艺术家周企何、陈书舫演唱的川剧“秋江”唱片,弹指间20多年过去了,周企何、陈书舫演唱的川剧“秋江”中的,川剧特有那悠扬亢锵的器乐和唱腔旋律,令人赏心悦目那诙谐而风趣的表演和道白,还有那只有川剧特有的起伏激荡的帮腔声…,至今还常常在我脑海里魂牵梦绕着。很长时间再没听到川剧艺术家周企何、陈书舫演唱的川剧”秋江“,我如今工作在陕西,更没有机会能听到。昨天和今天我从中国川剧网络上又欣赏到了艺术家周企何、陈书舫演唱的川剧”秋江“,我从心底里感激中国川剧网络给广大川剧爱好者提供了这么好的名剧名家的唱段,最后衷心的祝愿该网络及块版越办越好!越办越红火热闹!

发表于 2007-1-7 21:28 | 显示全部楼层

欢迎陕西籍川剧爱好者杜宇泣血来到川剧论坛!

谢谢你对川剧论坛的支持和祝福。

四川和陕西毗邻,川剧和秦腔也有渊源,希望你常来这里听戏、交流。

祝你在这儿玩的开心!

发表于 2007-1-7 18:41 | 显示全部楼层

    欢迎陕西籍川剧爱好者上网登坛交流!

   同滇北、黔北一样,陕南(特别是渭南)一带也曾经是川剧的根据地。

   过去秦腔(川人俗称陕梆子)对川剧弹戏影响极深!川人也不会忘记这一弹戏之源!

发表于 2007-2-14 21:33 | 显示全部楼层
59老先生的點評真真是好。

 楼主| 发表于 2007-7-9 17:33 | 显示全部楼层

 重播

发表于 2007-7-10 18:3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COWRY在2007-7-10 11:58:00的发言:

谢谢59老先生!等我忙完最近的演出,就着手开始学这出经典剧目。

等学好了就演给大家看看,希望到时候大家能光临指教!

[em15][em15][em15][em15][em15][em15]

要得嘛~!姐姐,你带到我演嘛`!

发表于 2007-7-10 11:58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59老先生!等我忙完最近的演出,就着手开始学这出经典剧目。

等学好了就演给大家看看,希望到时候大家能光临指教!

[em15][em15][em15][em15][em15][em15]
ctj

发表于 2007-11-15 14:15 | 显示全部楼层
[em01][em01][em03][em03][em04][em04]
ctj

发表于 2007-11-15 14:17 | 显示全部楼层
[em05]

 楼主| 发表于 2012-8-26 22:39 | 显示全部楼层
59老先生 发表于 2007-7-9 17:3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重播

第一届全国戏曲观摩演出大会戏曲剧本选集:川剧《秋江》剧本

川剧高腔《秋江》(陈书舫、周企何)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