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8776|评论: 6

关于省道“S306”线(乐西路)的情况介绍: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17 16: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关于省道“S306”线(乐西路)的情况介绍:
   
  从成都到汉源、石棉、西昌、攀枝花,如果从G108线走,必须经过荥经县的李家岩到泗坪这段烂路,也必须经过弯急坡陡的泥巴山(大相岭的一段)。这两个地方,目前是让人谈路色变。一是堵车严重,二是路面很差,三是冬天的冰雪,让人望而生畏。
   
  目前,小车如果要绕开这段路,最好的办法,就是从省道306线绕行。省道306线,也叫“乐西公路”。他的起点是乐山,终点是西昌。“老乐西路”始建于民国时期,由国民政府负责组织攻坚,动用民工24万人,修建期三年,牺牲30000余人。建成于1942年。途经17个县。
  
  现在S306线的“新线路”,沿途经过的地方主要有:峨嵋、龙池、新场(峨边)、金口河、乌斯河、汉源、石棉、冕宁、泸沽直到西昌。其中,在到汉源的县城富林(目前是新县城萝卜岗)的东北面后,与现在的国道108线相重合。
  
  原来的老“乐西路”相当艰险,主要险在“蓑衣岭”(海拔2800多米)至“风吹垭口”这一段,比现在108线的道路要艰险很多倍。而现在的“新乐西路”,通过打隧道和从大渡河大峡谷中沿大渡河上行的方式,从金口河开始,避开了原路的高山险谷地段。因此,现在的新乐西路,基本上没有冰雪的困扰。再由于这段路的隧道较小,其中有一个隧道,基本就是一个单行道,连小车也得在洞口等先进洞的车出来后才能进去。因此大货车根本不敢从这条路走,这就给小车创造了一个很好的通行条件。
 
  原来的老乐西路有多艰险,朋友们看下面的资料就知道了。可喜的是,现在的新306线,因为上述原因,不但不再让人害怕,而且是小车避开荥经烂路段和泥巴山冰雪的最好通道。当然,这样的绕行,比起走108线来,还是要多花1个小时的时间。但安全性和通过条件好,是人们愿意选行这条路的主要原因。



http://www.mala.cn/source/plugin/jishigou_dzx/images/favicon.ico 该帖已经同步到麻辣微博 雪竹的微博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7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楼主| 发表于 2012-1-17 16:4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雪竹 的帖子

老乐西路的修建背景:
 
  1937年抗战爆发后,当时的国民政府迁都重庆。1938年8月,国际通道滇缅公路全线通车,但进入四川特别是战时陪都重庆的物资要绕道贵州,因此,修建乐西公路可以作为四川通往缅甸国际公路的一条最直接的通道。如果重庆一旦失守,当时的国民政府将迁都西昌。所以,政府下死命令,必须在1940年内完工,否则以贻误军机论处。1939年8月,当时的国民政府成立工程处,正式开始修建乐西公路。
 
  
  1939年4月,交通部奉令勘测筹备修建乐西公路。那时,粤汉铁路已被日军切断,主要国际通路滇缅公路已通车。但川滇之间,原来需要绕道昆明、贵阳到达重庆;即使修筑了川滇东路,也要从昆明经沾益、威宁、毕节,才能到达四川的泸州。兴筑乐西、西祥公路,可以作为四川通往缅甸国际公路的一个最直捷的通道。1939年8月,国民政府在乐山城成立乐西公路工程处,隶属于交通部公路管理处。筹备期间,由肖庆云担任总工程师,后由孙发端继任。蒋介石委派时任交通部公路总管理处处长赵祖康为工程处处长,后又兼任施工总队长。
 
  
  1940年春,由于战事紧急,还在路线复勘中,蒋介石就下令限乐西公路一年内通车,否则以贻误军机论处。
  乐西公路起自四川省乐山县,跨青衣江,经峨眉、龙池,再循大渡河经新场、金口河、绕越蓑衣岭,至岩窝沟,入西康省,偏西南行抵富林(汉源县),沿大渡河至石棉;继续南行经冕宁、泸沽等,止于西康省西昌。其终点与西祥公路(西昌至云南西祥)衔接,全程525公里。
 
  
  乐西公路沿途需跨越蓑衣岭与菩萨岗,正是诸葛亮当年“七擒孟获”时经历的“不毛之地”,还要经过水势汹涌的大渡河,造线极端困难;沿途多雨多雾、高寒缺氧,没有村寨,粮草常断,环境恶劣远胜秦岭,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奋斗三年,于1942年建成通车。
 
  
  乐西公路要通过的安顺场、大渡河,以及三国时被诸葛亮形容为“不毛之地”的海拔2800米的高山区的艰苦险恶更令人咋舌。施工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更是难以想象,诸如工期紧迫变动,材料供应不上,施工人员缺乏经验,自然条件恶劣,等等。当地人说,此处海拔2800多米,气候、环境恶劣,施工人员在此须常年穿着蓑衣,“蓑衣岭”因此而得名。面对重重困难,时任交通部公路总管理处处长的赵祖康做好了充分的思想和实际工作的准备,决心大干一场。从路线考察,地形勘察与测量,到工程设计与施工,赵祖康都是亲自主持,亲身参加。他翻山越岭,风餐露宿,与工程技术人员一起深入实际,反复论证,制定切实可行的设计与施工方案。
 
  
  据史料记载,为兴筑乐西公路,乐西公路工程处先后分别从乐山、夹江、峨眉、犍为等19个县及西康省的汉源、荥经、西昌等17县,征调民工24万人。
  
 
  1938年冬,乐西公路勘测未完就全线开工。4月中旬,赵祖康来乐山视察并在富林、西昌分别召开施工会议,布置赶工计划。当时最大的问题是民工与包工人数不足及粮料工具供应困难。6月底,首尾两个总段200公里通车,缩短了人力、兽力运输的距离。为了指挥赶工,赵祖康派工程科长徐以枋来乐山督工,总工程师孙发端去外段施工第一线指挥。经过敦促,川康两省陆续征调民工10多万人上路。包工人数不足,便从汉渝、川中等路抽调大批石工组成石工总队,加上成、渝两个行辕的石工队,总计约2万人。10月初,赵祖康又亲临乐山督工。当时公路已调集了10余万人,但粮食、钢钎、炸药等物资的运输供应十分紧张,各总段工人断炊、停工待料的告急电报一日数起。为了粮料运输,赵白天与各方打交道,每晚开会研究工作常达深夜。当时以蓑衣岭、岩窝沟到洗马沽、菩萨岗等段,地处僻远,工程艰巨,且开工较晚,粮料供应线又长,最为紧张。经过全路工人和技术人员等的努力,除岩窝沟和擦罗两处10多公里外,各段均于12月底打通
 
 
  金口河大瓦山北侧海拔2800米的蓑衣岭是乐西路经过的最为艰险的路段。“该岭是当时川康两省的界山,终年云雾弥漫,雨水滴零,行人翻越,必备蓑衣、斗笠等雨具,故名蓑衣岭。”由于工人和粮料运输的关系,1940年10月初,才集中了民工与石工2万人全面动工。这样多的工人,住宿与给养都成问题。山上搭了200多间临时工棚,勉强解决了住宿。每天所需粮食达4万公斤,连同材料工具等都需从乐山运入。
 
 
  据当时统计,大约每3个人做工就需1个人运输给养。加之蓑衣岭气候恶劣,工人衣服单薄,工棚简陋,赶工紧张,兼之给养不足,冻死、病死的人数达3000多人,连施工总队长赵祖康也因过度操劳而瘦得皮包骨头,并患上了咯血病。即使是今天,岩窝沟里堵车也是家常便饭。
 
 
翻越“蓑衣岭”后,进入了雅安市汉源县境内的岩窝沟。据峨边县史料记载,仅在打通岩窝沟7公里长的路段中就死亡民工1400多人,其中,仅坠崖身亡者就达40余人。
 
 
  岩窝沟以山高路险沟深闻名,是乐西公路中最艰险的一段。宽度不到5米左右的山路,蜿蜒崎岖,旁边的悬崖深不见底。公路旁边矗立的几块巨石上,如今还有当年遗留的钢钎铁锤和一些深浅不一的凹坑。岩窝沟如今仍是高危路段。
 
 
  据统计,自1939年5月的路勘至1941年底,长达525公里的乐西公路全线正式竣工通车,共征集了川康地区彝汉等各族筑路民工24万余人,全线动土850多万立方米,凿石240多万立方米,架设桥梁2600米,铺设路面117万平方米,历时仅一年半就建成通车。由于缺粮、疲劳、疾病、工伤等原因,致伤亡人数竟多达3万人,而乐西公路也因此被誉为“血肉筑成的长路”。
 
 
  “蓑衣岭乃川康来往要冲,海拔二千八百公尺,为乐西公路之所必经,雨雾迷漫,岩石陡峻,施工至为不易。本年秋祖康奉命来此督工,限期迫促,乃调集本处第一大队石工,并力以赴,期月之间,开凿工竣,蚕虫鸟道,顿成康庄。员工任事辛苦,未可听其湮没,爱为题词勒石,以资纪念。”——1941年元月乐西公路建成通车时,时任中华民国交通公路总管理处处长兼乐西公路施工总队长赵祖康先生感慨良多,亲笔撰文并题写了悲壮的“褴褛开疆”纪念碑,于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九月立于蓑衣岭至今。
 



http://www.mala.cn/source/plugin/jishigou_dzx/images/favicon.ico 该帖已经同步到麻辣微博 雪竹的微博

发表于 2012-1-17 16:44 | 显示全部楼层
此乃避烂路雪山最佳路线,雪竹辛苦了。

 楼主| 发表于 2012-1-17 16:58 | 显示全部楼层
kkkwf 发表于 2012-1-17 16:4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此乃避烂路雪山最佳路线,雪竹辛苦了。

想起那些为修路而壮烈了的无数的先人们,我们现在不辛苦。

谢谢您的关注!
发表于 2012-1-17 20:21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些也是先烈,向他们致敬!

发表于 2012-1-17 23:17 | 显示全部楼层
S306走一回

发表于 2012-1-27 10:04 | 显示全部楼层
:handshake:handshake:handshake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