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终于看到了传说中的《野鹤滩》(下面简称《野》),改剧让我想起了周星驰的无厘头电影,所以我给它改的名字就叫“无厘头川剧”。 属于现代派。 关于现代派艺术,总的有几个特点——怪诞、荒谬、反叛、抽象、分裂、冷漠等,现代派源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他们的知识分子对工业的迷惘、对社会看不到希望、对资本主义的批判但又找不到出路,因此在文艺创作中表现出这种思想,如毕加索的画、无调式音乐、意识流小说……而戏剧的现代化无非就是荒诞派、和先锋派。 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川剧,都属于“先锋派”,而不是荒诞派,《潘金莲》也不是荒诞派,标准的荒诞派一般观众是不理解的,属于“抽象”行列。 先锋派戏剧最明显的标志就是剧作家打通了“第四堵墙”。莎士比亚时代的舞台和今天悦来茶园的舞台一样,只有一堵墙。到了近代,舞台就变成了三堵墙。不过那时的剧作家有“第四堵墙”之说,就是面对观众的那扇“玻璃”,主张"观演分离"; 现代剧作家则打破玻璃,主张"观演一体'",与观众交流.如:"帮腔帮他说句话,幕后走到前台来." 不过《野》剧用得太过火了,给人有“取悦观众”的感觉。 从消遣的角度说,还可以,不过,不要太滥了…… 最让我吐血的是牛二的那句:“哇塞”~~~~~~~~晕哦! 有人问我能不能接受,我所杂个不能,允许改革哈,一次失败的创新胜于成功的模仿。 ……不过……不好说……下去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