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尔滩景区位于南部县大堰乡境内,地处南部、西充、顺庆三县(区)交界处,距南部县城37公里,西充30公里,南充50公里,成都市和重庆市各300公里。
2月展现在眼前的是一个可以和西湖媲美的天然湖泊,那里群飞的白鹭犹如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从天际处慢慢压过来;广袤的水面上,一群受到惊扰的水鸟时而俯冲,时而飞上云霄;一些栖息在湖边密林中的山鸡欢叫着,掠过水面,得意地瞧着自己“落”在水中的美丽身影……
美丽的传说 动人的故事
美丽的八尔滩源于一个动人的故事。传说很久以前,这里有一个修炼成精的鳖,不但能变大变小,而且还能变化成小孩模样,常常跑到滩岸边晒背。有一次,一个渔翁来这里捕鱼时,看见他时大时小,大起来超过一张簸箕,小起来仅有一面椭圆的镜子那么大,感到非常奇怪。便用祖传的绝招“抓捕”它,结果鳖被捉住了。就在渔翁准备煮吃的时候,一时难以变化成人的鳖竟急得掉下了眼泪。渔翁觉得它有些灵气知道它为神奇之物,有意放它一条生路,但又担心它今后被人捉住遭受意外,于是取来老婆废弃的耳环安放在鳖甲边缘,以提醒人们它是放生之物不要伤害。鳖被放走不久又被打鱼人捉住了,打鱼人看到鳖甲上的耳环立刻明白了鳖的身世,他效仿渔翁,在鳖甲上也套了一个废弃的耳环。如是8次之后,鳖甲左右两边共套上了8个耳环。有一年山洪****,八尔滩水库水位暴涨,修炼成功的鳖冒出水面,摇身变成一个大姑娘乘风破浪而去。
从那以后,当地人把那里叫做八耳滩,后来又被改成了现在的八尔滩。
垂钓者的乐园
传说给八尔滩景区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也给我们的旅途增加了一份乐趣。大约5分钟后,我们登上了一艘游船,向湖泊的腹地方向驶去。“突突”的马达声在我们耳边萦绕,缓缓前行的游船在平如镜面的水面上荡出了一圈又一圈美丽的波纹,它们扩散着又努力地弥合着,极力维持水世界的平静。两岸的美景缓缓向我们身后移去,岸上头戴斗笠手握鱼竿的垂钓者平静地注视着水面,不时将那些逍遥逞强在水世界里的鱼儿拉出了水面。据了解,常年来这里的垂钓者总人数在万人以上,他们大多来自南充市,也有来自广元和广安、巴中的,他们中有人曾从这里钓到20多公斤重的大鱼,当时足足折腾了两三个小时才将它们“请”上岸。
我们的游船保持着一定的速度,犹如一尾大鱼在水里驰骋着,湖面逐渐变得开阔起来,一个个湖岔、湖弯像迷宫一样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中,广袤的水面将湖岔湖弯处的一个个小山头包围起来,使那些小山头很自然地成为了孤岛。远远望去,孤岛上草木成林,荆棘丛生,丛林中蝉鸣聒噪,百鸟争鸣,既充满了神秘色彩,又充满了无限生趣,让人幻生出无限遐想。
整合资源 提高文化品位
穿行在湖区内的孤岛之间,我们感觉一下走进了一个天然迷宫,优美的湖岸线,漫滩、台地、丘峦三层景观带,将自然田园风光原汁原味地展现了出来,南部县旅游局工作人员告诉我们,我们所走的****仅仅是湖区的一角,整个湖区景观层次丰富多彩,常年有鸟类20多种,野生鱼类10多种,白鹭、野鸭、山鸡四处可见,鲤鱼、鲢鱼、团鱼畅游其间,生态环境十分优良。
目前,南部县正制定旅游规划,准备将清朝工部尚书李先复读书的龙楼庙,《三国志》作者陈寿的老师谯周故里——上乘寺,集“释、道、儒”三教合一的观音山清代摩崖石刻造像等人文景观以及有着300多年历史的马王皮影整合到八尔滩景区,丰富其文化内涵,提高景区的文化品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