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宝现场热闹非凡
清明小长假,岷江彭山段的河床上又现“寻宝热”
4月1日,彭山县彭祖广场外岷江的一块河床上,有人发现了一枚铜钱。消息传开,一场每天上千人次参与的“寻宝”活动由此上演:上至七旬太婆,下至几岁娃娃,都在砂石里汗流浃背地刨着一夜富贵的梦想。
彭山素有“张献忠沉银地”之说,铜钱引起“寻宝热”几乎年年有,但迄今为止此处并未发现宝物。此轮“寻宝热”获得收益的仅有3人:一位挖到一枚铜钱以10元价格售出的老人,一个在现场卖矿泉水的小伙和一名卖豆腐脑的大姐。
一枚铜钱引发“寻宝热”
4月1日下午,彭山人吴建国和同学刘政坐在岷江彭山段的河床上,畅谈往事。刘政随手翻动脚边一块鹅卵石,竟露出一枚铜钱。消息口耳相传,迅速演变成“有人在江边找到宝物,有银锭、手雷等。”到后来,越来越多的人来江边挖坑翻找东西。
4月3日,市民张德贵终于忍不住,加入“寻宝”大军,每天早出晚归,中午也在江边吃盒饭。“只要找到一件宝物,就发财了。”张德贵说,“好的位置大家都想,一旦走了马上就有人来占位置。”
昨日下午3时许,彭山县彭祖广场外的岷江边,在遍布鹅卵石的宽阔河床上,上至七旬太婆,下至几岁娃娃,数百人或蹲或跪,三五成群,用锄头、铁锹等工具移开鹅卵石,翻找下面的沙砾,这些工具上,几乎都绑着一块磁铁。
卖豆腐脑的赚惨了
“寻宝”三四天,收获如何?彭山县文物部门和当地警方表示,有人寻得普通的铜钱,有人找到3枚手雷上交派出所,大多数人一无所获。不过,也有3人获得收益:一位老人挖到了一枚铜钱,以10元的价格售出;一个小伙买了四件矿泉水在“寻宝”现场兜售,一天下来,赚了40多元。受益最多的当数一名长期在河边卖豆腐脑的大姐,她说,以前在河边卖豆腐脑,主要卖给喝茶的人,一天也卖不完一担,这两天一天能卖完两担,买的人基本上都是“寻宝”的人。“真希望天天都有人来江边挖宝贝。”大姐说,这两天,她一天要多赚上百元。
当然,还有人得不偿失,一位市民驱车至江边,带着家人朋友翻找了近两个小时,一无所获,“买铁铲花了30元,油钱花了10多元,啥子都没找到。”
江边盛产“寻宝场”
“寻宝年年有,今年到此处。”曾任江口派出所副所长的袁智勇说,彭山历来有人在江边“寻宝”,自从江口镇发现刻有“张献忠”字样的银子之后,每年春夏交替季节,岷江水位下降,江边“寻宝”的人不断增多,“江口镇、老鹰嘴、岷江二桥桥下……只要有人在江边发现了铜钱什么的,马上就有很多人前去挖宝。”
村民们挖出的铜钱是否值钱?彭山县文管所所长吴天文昨日称,接到报告后,他们迅速到现场查看过,目前挖出的铜钱大多是 “开元通宝”、“乾元重宝”以及清朝乾隆和光绪年间的铜币,非常普通。
不过,彭山县文物部门和警方一直在密切关注江边“动静”,并提醒:如有人在江中挖出宝贝,请主动送交至文管所,否则,将会被追究法律责任。
成都商报记者 蒋麟 摄影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