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5201|评论: 51

[原创·图文] 亲爱的网友:轻轻地问候你一声,请问小时候的你也喂养过洋虫吗?喂过洋虫的网友请回帖

  [复制链接]

最佳新人

发表于 2012-4-9 23: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想起当年喂洋虫 


                                                         文 / 邓四平
  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贫穷而饥饿的年代,虽然物质贫乏,但是,那时候的我们的精神生活却非常充实,因为童心往往纯洁而简单,简单而纯洁的童心又往往则是快乐的源泉。记忆中,充满了无限乐趣与多姿多彩的童年岁月中,现在尤其怀念小时候喂洋虫的种种趣事来。
  现在回想起来,那种当年被称作洋虫的小昆虫,身体呈长椭圆形,大致长约几毫米,浑身呈暗黑色,有光泽,有细细的触角,怕光,尤其怕冷,稍不如意,就容易死,因此,喂洋虫绝对应该算是一个比较讲究的技术活。其实,那时候,我们也不知道究竟为什么要喂养这种被称作洋虫的小昆虫。只是看见大家都在喂养,于是也就糊里糊涂跟着喂起来了,而且充满着无限的感情和深情。
  记忆中,喂洋虫,先是找来一个小墨水瓶子,就是当时最流行的“红岩”牌墨水瓶子。先把墨水瓶子洗净,然后找来一些家中的旧棉絮里的棉花,一点一点地扯成细细的小棉花团,先在瓶底铺上厚厚的一层,然后再从药铺里找到卖药的叔叔阿姨们要回一点点党参、沙参、红枣等等物,也撕成一小点一小点地塞进瓶里,再小心翼翼地捉上几只从同学处高价买来的洋虫放进瓶里,当时,同学们之间是会互相贩卖洋虫的,也很贵的,要一分钱一只,当时鸡蛋才5分钱一只。放进洋虫之后,紧接着再小心翼翼地盖上一层又一层厚厚的棉花,直铺到墨水瓶的瓶口为止,然后才盖上瓶盖,扭紧,惬意地揣进贴身衣服的荷包里,然后,每天时不时地取出喂养洋虫的瓶子来,偷偷地看上几眼,看那黝黑黝黑的小生命在一堆雪白的棉花团里爬进爬出,整个心里便会顿时充满了无限的愉悦与成功的满足感。
  曾记得,那时候,在老家永兴公社小学上学时,每天一大早上学,一到了学校,先要上40分钟的早读课,上早读课就是大声武气的朗读头天学过的老师要求必须背诵的课文。只要老师还未到班上,我们同学之间则往往三五成群地聚到一起,大家各自从最贴身的衣服里面掏出喂养洋虫的瓶子来,互相比赛谁养的洋虫多,谁养的洋虫大,或者比试谁养的洋虫产的小洋虫多。说是小洋虫,其实就是洋虫产的一种白色的,看上去几乎晶莹透明的洋虫卵而已,几天之后,虫卵又会孵化成为新的生命,铺满棉花的墨水瓶里就会变幻魔术似的出现更多的黝黑黝黑的小洋虫来。这在当时我们的眼里,无疑于就是宝贝。因为小洋虫也是能够卖钱的,就像大人们能够将小猪崽、小鸡崽拿到市场上去卖钱一个道理。凡是同学中又有想喂养洋虫的人,就必须得购买洋虫才行。我们就会以一分钱一只洋虫的价格卖给他们。全学校高年级低年级几乎上千的学生,卖洋虫其实也是很有市场的。当然,经过几番讨价还价之后,或者关系好的同学,我们也会以每只五厘的特别优惠的价格卖给他们的,心里虽然很有些舍不得,但总算多多少少有些回报的。一旦卖上二十只洋虫,就可以收到一角钱甚至两角钱的回报,这在当时,对于我们来说,无疑于相当于是一笔巨款。
  当然,喂洋虫的过程中,收获的也不仅仅只是获得金钱的快乐。喂养洋虫,带给人的更多的是一种期盼、等待、收获以及分享快乐的过程。当然,在喂洋虫的过程中,其实看似聪明狡猾的我们也有非常愚蠢甚至可笑的时候。仿佛现在的人们养宠物一样,大家也常常在一起交流喂养洋虫的经验,有人说,喂洋虫的墨水瓶里的那些黄色的粉末绝对是补药,能滋补身体。问为什么这么说呢?小伙伴中有人神秘地解释道:“大家稍微动动脑筋哈,我们喂养洋虫时,都喂的什么?党参啊,沙参啊,还有大枣等等。洋虫吃的就是这些,就像蜜蜂分泌出来就是蜂蜜一样的道理噻。”于是,我们人人顿时恍然大悟一般。从那以后,每天一到学校,大家都会纷纷掏出贴身衣服里的洋虫瓶来比赛,看谁养的洋虫生产的“补药”多,然后又纷纷打开瓶子来,将所谓的“补药”倒进瓶盖里,倒进嘴里,一仰脖子又咽进肚里,然后摇头晃脑地炫耀着说:“看哈,今天,我吃的补药最多!”其余之人便纷纷投来羡慕嫉妒的目光。其实,现在我们才知道,那哪里是什么补药,那竟是洋虫分泌而出的粪便啊!幸好,洋虫的分泌物吃后对人也甚无大碍。
  但不幸的消息还是不胫而走,家中爱告状的姐姐居然将此事偷偷地告诉了父母,于是,一天夜里,母亲趁我熟睡之中,悄悄地将我藏在衣服口袋里的喂养洋虫的瓶子取出来扔进了屋旁的河里。
  第二天,当我发现我心爱的洋虫不见了,也不知道究竟为什么不见了,连续寻找了几天,依然也不见踪影之后,于是我躲在屋后的山上,偷偷伤心地大哭了一场之后,从那以后,我便再也没有养过洋虫了。
  多年以后,每每想起小时候喂养洋虫的那段经历,我心中总是若有感悟:其实,在人生的旅程中,很多时候就如喂养洋虫是一样的道理,人生的幸福更多的是一种期盼、等待的过程。有笑有泪,有苦有甜,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酸甜苦辣,人生五味。分享快乐,收获成功的过程往往其实比幸福的结局更为重要。当然,小时候养洋虫的经历,也教会了我学会了尊重生命,爱护生命,敬畏生命,哪怕仅仅只是一只微不足道的小小的洋虫,只要爱心的付出,其实都是有着快乐与幸福的回报的。
  难道不是吗?在伟大的自然界面前,其实所有的生命都是拥有灵性的。所有的生命,无论高低贵贱,其实也都应是一律平等的。
  亲爱的,洋虫!在这寂寞如水的夜晚,你不会介意,我又悄悄地想起了你吧?
  
  2012年4月9日记于司马相如故里蓬安嘉陵第一桑梓

141422klyi84kz4wyy0mwj.jpg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41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2-4-9 23:13 | 显示全部楼层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2-4-9 23:39 | 显示全部楼层
。。。。。。。。。。。。。。^_^^_^^_^。。。。。。^_^。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2-4-10 08:26 | 显示全部楼层
''。。。。。。。。。。。。。^_^。。。。。。。^_^。。。。。。。。。。。。

发表于 2012-4-10 08:3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也喂过哇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2-4-10 10:12 | 显示全部楼层
蓬安老乡 发表于 2012-4-10 08:3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我也喂过哇

那你也一定吃过洋虫产的“补药”哈。:lol

发表于 2012-4-10 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想当初,我也喂过洋虫,不过 呵呵 我没有吃过它产的补药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2-4-10 11:08 | 显示全部楼层
恬静的心 发表于 2012-4-10 11:0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想当初,我也喂过洋虫,不过 呵呵 我没有吃过它产的补药

你骗人,你吃过。:lol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2-4-10 11:0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山水如画 的帖子

当然,在喂洋虫的过程中,其实看似聪明狡猾的我们也有非常愚蠢甚至可笑的时候。仿佛现在的人们养宠物一样,大家也常常在一起交流喂养洋虫的经验,有人说,喂洋虫的墨水瓶里的那些黄色的粉末绝对是补药,能滋补身体。问为什么这么说呢?小伙伴中有人神秘地解释道:“大家稍微动动脑筋哈,我们喂养洋虫时,都喂的什么?党参啊,沙参啊,还有大枣等等。洋虫吃的就是这些,就像蜜蜂分泌出来就是蜂蜜一样的道理噻。”于是,我们人人顿时恍然大悟一般。从那以后,每天一到学校,大家都会纷纷掏出贴身衣服里的洋虫瓶来比赛,看谁养的洋虫生产的“补药”多,然后又纷纷打开瓶子来,将所谓的“补药”倒进瓶盖里,倒进嘴里,一仰脖子又咽进肚里,然后摇头晃脑地炫耀着说:“看哈,今天,我吃的补药最多!”其余之人便纷纷投来羡慕嫉妒的目光。其实,现在我们才知道,那哪里是什么补药,那竟是洋虫分泌而出的粪便啊!幸好,洋虫的分泌物吃后对人也甚无大碍。

发表于 2012-4-10 11:39 | 显示全部楼层
还记得冬天为了保暖把装虫虫的瓶瓶揣怀里,时不时还拿出来跟小伙伴比一比!好遥远的回忆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2-4-10 11:48 | 显示全部楼层
金沙风云 发表于 2012-4-10 11:3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还记得冬天为了保暖把装虫虫的瓶瓶揣怀里,时不时还拿出来跟小伙伴比一比!好遥远的回忆

金沙朋友:

     说明你也养过洋虫的。

     童年的时光总是令人回忆和难忘。

     小时候,是我们每一位成人都难以割舍的,也是记忆最为深刻的。

     但已经永远不回不去了。

     每每一想到人世间的各种耳虞我诈,每每一想到这个社会中暗藏的各种奸险恶毒小人,我常常想重新回到童年的宫殿中去,逃避。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2-4-10 11:53 | 显示全部楼层
金沙风云 发表于 2012-4-10 11:3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还记得冬天为了保暖把装虫虫的瓶瓶揣怀里,时不时还拿出来跟小伙伴比一比!好遥远的回忆

然后又纷纷打开瓶子来,将所谓的“补药”倒进瓶盖里,倒进嘴里,一仰脖子又咽进肚里,然后摇头晃脑地炫耀着说:“看哈,今天,我吃的补药最多!”:lol其余之人便纷纷投来羡慕嫉妒的目光。其实,现在我们才知道,那哪里是什么补药,那竟是洋虫分泌而出的粪便啊!幸好,洋虫的分泌物吃后对人也甚无大碍。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2-4-10 14:21 | 显示全部楼层
。。。。。。。。。。。。。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2-4-10 18:01 | 显示全部楼层
。。。。。。。。。。。。。。。。。

发表于 2012-4-10 19:21 | 显示全部楼层
何曾喂过,还卖过钱!

发表于 2012-4-10 19:21 | 显示全部楼层
何曾喂过,还卖过钱!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2-4-10 19:5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航空照片 的帖子

不同的游客,相同的选择:

到周子古镇旅游,到老码头鱼轩吃饭!

邓四平摄影报道 016_副本.jpg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2-4-10 21:1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山水如画 的帖子

:handshake
141422klyi84kz4wyy0mwj.jpg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2-4-10 21:1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山水如画 的帖子

:handshake
140714tqqt8m67m7t738tn.jpg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2-4-10 21:15 | 显示全部楼层

                桐子花开                             


                                                             文 / 邓四平

 

  白如雪,宛如梨花绽放;红似霞,仿佛桃花争艳。花可入药,治疗烧伤。叶片阔大,宛如农人厚实的手掌,叶可包馍,亦可作为肥田的肥料和农家烧饭的柴禾。果实成熟之后,籽粒可以用来榨油……
  故乡川北。群山连绵,峰峦叠翠,漫山遍野都几乎生长着一种很是引人注目的树,它的名字叫做桐子树。
  记忆中,桐子树几乎一身都是宝。同时,桐子树也是一种非常神奇独特的树种,生长于悬崖峭壁或者田野山坡之上,白中带黄的树皮,略带环状的晕圈,仿佛电影片北大荒中所见到的白桦树一般,但桐子树的树身却只有四五米左右,并不高大,更不挺拔,相反看上去还很矮壮,旁逸斜出的枝桠,蓬蓬勃勃地向四处生长与蔓延,努力地向上,或者向四周发展或伸展,俨然黄山迎客松一样地热情与招摇,极具生命的活力与生机。
  一场或大或小的春雨纷纷扬扬之后,那身处山巅或山坡之上的桐子树仿佛深通人性似的,满树的桐子花竟然一夜绽放,白色的花瓣内侧浸润着星星点点血红的颜色,白色如雪似霜,红色如火如荼,纯洁无暇中彰显着热情火辣,洁白素雅中又蕴藏着落落大方。看见桐子花,便令人情不自禁地想起唐人诗句中所描述的“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情景来。小时候,大人们告诉我们,桐子花其实是味非常神奇的药引。先把冬天里的凌冰拣拾起来放进水瓶胆里,待其融化,等到春暖花开之时,再采摘些桐子花放进融化后的冰水之中,泡上一段时日,就是治疗被火烧伤的最好的神奇良药。那时候,家中周围团转,常常有些不慎被火烧伤之人家,于是,家中父母便吩咐我们取出装有冰水和桐子花的水瓶来,给前来求助的患者,用小瓶子装上一些药水送上,在求助人千恩万谢的道谢声与无比感激的目光中,小时候的我们分享到了助人为乐无比巨大的快乐与喜悦。
  桐子叶也是非常有用的宝贝。夏天玉米成熟之时,我们便去到山上,采摘回新绿的桐子叶,洗净,将玉米面包在叶片之中,当然,有时也用桑叶包裹,裹好之后,放进煮饭的锅沿蒸煮,饭熟之时,揭开锅盖,那蒸熟的桐子叶包谷馍馍清香扑鼻,满屋飘香,令人不禁垂涎不已。待到秋高气爽之时,满树的桐子叶纷纷扬扬飘落满地,儿时的我们又会背上背篓去到树下,在满地的金黄之上,打滚,立天鱼,玩斗地主或争上游的扑克游戏,或者模仿电视剧里的英雄人物互相表演和切磋各种所谓的盖世武功,玩得汗流浃背之后,我们才会各自搂上满满一大背篓枯黄的桐子叶回家去向父母交差,那搂回家去的桐子叶就是我们全家几乎一个冬天烧水煮饭用的柴禾。
  当然,最带给人快乐和惬意的自然要数采摘桐子果了。即使是没有成熟的桐子果也是极能带给人欢悦的回忆。炎炎夏日,看见有钱人家的孩子手中扇动着五颜六色的纸扇,没钱买纸扇的我们,便将图画书的纸张拆卸开来,折叠成纸扇的形状,然后去到山上采摘回一两个乒乓球大小青绿的桐子果来,将小刀削去果实的最尖端,于是,雪白的浆液便从果尖之处刹那之间渗透而出,成为了粘贴纸扇的最好的天然胶水,于是,我们就用图画纸做成半圆形、圆形甚至菱形等等各式各样花花绿绿的纸扇,轻轻摇动,惬意着凉快着整整一个炎热的夏天。
  天高气爽,当满山遍野的桐子果成熟之时,每天放学回家去到山上打猪草的我们,就会顺带地爬到山坡之上的桐子树上去采摘桐子果,胆子大的同伴也会爬上悬崖之上的桐子树枝桠上去采摘桐子果,至今刻骨铭心地依旧记得小时候和我们一起的一位打猪草的叫李雪娃的伙伴的哥哥,为了采摘更多的一点桐子果换回一点钱来贴补家计,爬上长在悬崖峭壁的一株桐子树上采摘桐子果时,不慎因为枝桠折断而摔下悬崖,从此再也没有醒来了。血的教训依旧阻止不了我们采摘桐子果的脚步。从小,在冒着生命危险采摘桐子果的过程中,我们就炼就了一副从不畏惧困难也从不在困难面前服输的胆大心细的本领。小时侯,在我们心目中,任何一样的东西的得来,都得付出艰辛的努力,乃至生命的代价。世上绝对没有白吃的午餐。惟有努力,才能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
  当一颗颗辛苦采摘回来的桐子果堆放在墙角,日积月累越来越多,在火红的红花大太阳之下晒上几个对火大太阳之后,青绿颜色的桐子果便会变成黢黑的颜色,晒干晒黑之后便能拿到公社的供销社出售了,三毛五毛一斤不等。那时,老家永兴供销社负责收购工作的是一位名叫杨文的和蔼可亲慈祥的老人,他有一个爱好,喜欢养花,那时候,那工作的供销社的后院,全种植着各种各样的花草,俨然现在电视剧中所描述的皇帝的御花园一般,至今依旧记忆犹新。小时候,我们常常去供销社卖牙膏皮、麻芋、过路黄、桐子果等等,也常常光临他的后花园去看稀奇。当然,采摘回的桐子果,我们也并不全卖,往往则会留下一部分,拿到村中的榨油房榨成桐子油,然后拿回家中晚上照明而用。在乡村的很多的夜晚,小时候的我,就伴随在这样星星之火如豆一般的桐油灯之下,读书,习字,温习功课,或者看一些有趣的连环画,一个又一个难忘的乡村之夜竟然也就转瞬即逝了。
  那时候,最使我难忘的就是家中慈祥的父母,在灯光微弱的桐油灯之下,常常时至深夜一觉醒来,也总是看见慈祥的父母在黯淡的桐油灯之下一针一线地缝制着她人的衣裳,以此换回一些微薄的报酬,养活着我们,养活着家。临近过年之时,母亲也会为家中我们兄妹们赶制过年的新衣服。记忆里,星星之火微弱如豆的桐油灯光带给我们的其实更是慈祥的父爱、母爱与无限的家的温馨。
  往事如烟,岁月如歌。很多年过去,如今,离开故乡已久,父母也早已不在人世,栖居于这个古风徐徐精致秀美的川北古城之中,灯火阑珊的夜晚,我的思绪,我的记忆,我的思念,常常无形之中飞回我梦中的老家,总是刻骨铭心地难忘故乡的那些青山绿水,难忘故乡的那些鲜活的音容或者笑貌,难忘故乡的那些山野之间生长的桐子树,难忘那些孤独而寂寞的乡村夜晚那些些微如豆的桐油灯光下的如烟往事,而一切的一切均已渐行渐远。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当纷纷扬扬的清明雨润湿我的眼际,又是该到回家的时刻了,也不知故乡的那些山坡之上悬崖之巅的雪一样白血一样红的桐子花们是否又迎风绽放了否?……
  桐子花开,美丽常在。
  
  2012年3月30日记于司马相如故里蓬安嘉陵第一桑梓



邓四平摄影报道 016_副本.jpg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