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蒋静:“以前自家种田,一年挣钱不到2万元。现在有合作社的专业人士来教我们,一年弄下来,少说能有六七万元。”3月23日,乐至县劳动镇七门村村民田秀容说。自从田秀容加入了当地蔬菜专业合作社,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她走上了科学种植的发家之路。 “以前嘛,就是‘望天收’,雨多太阳大,就收得多;雨少太阳小,就‘望天儿’。”田秀容腼腆地笑着说,手下种菜的活路却有板有眼。 去年加入合作社后,田秀容和丈夫勤奋肯钻,很快成为了合作社里的技术员。负责对农民进行技术指导,家里的收入也开始节节攀高。“现在我们晓得啥子叫‘保育保苗’、‘复合施肥’,这叫科学种田!” 劳动镇旧居村三组村民杨先祥告诉记者:“利用育苗、精确定向除虫这些科学手法种菜,硬是比以前来得快,一亩多赚一倍多,还省劳力。”今年收入近3万元的杨先祥准备在三年后开一个三层楼的农家乐,“让周边的人也来看看啥子叫‘科技蔬菜大棚’,尝尝我们这儿的‘有机蔬菜’!” 为更好带动群众增收致富,从2012年到2015年,专业合作社准备以劳动镇的七门村、旧居村、陶家村等村镇为重点,再投资3000万元发展蔬菜生产。带动周边3000余农户发展5000亩蔬菜种植,年产无公害优质蔬菜1.2万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