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看四川麻将
我是一个在四川工作的日本人,接触中国有十年了。结缘中国是因为我非常着迷于中国的传统文化。日中文化同源,我非常好奇,同样的根基,在两个不同的环境里,会生长出怎样的结果。我期望通过对结果的分析,来更理解中国,进而对发展日本文化作出一些贡献。
在过去的四年里,我定居于成都,但是去过中国的很多城市。我的观察表明,当前日中文化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很多日中同源的文化习俗在日本得以发扬光大,而在中国却逐渐衰落!例如,曾经日中都是礼仪之邦,现在我依然可以自豪的说日本是礼仪之邦,但我所见到的中国却不是。他们无视礼节。就拿交通而言,中国司机会去插挤每一个可能的空隙。会车时,他们只想尽快通过,很少人会奉行一边一辆的基本规则。再如诚信,工作上的感受很明显,中国人从不遵守规则。他们习惯私了,习惯通融。大多数人只是利用职务提升自己,很少有人坚守岗位,对自己的职务负责任。其他还有很多,中国人会往食品里添加有害物质;中国人的火锅店用吃剩下的油;中国人把自己的小孩塞满“校车”;中国人甚至不敢去扶自己跌倒的老人。这是怎样一个民族?不客气的讲,中国人素质低劣,在当今世界上普遍遭受歧视是有其自身原因的。
我认为问题的根源在于中国人对待文化的态度。首先,中国的大学普遍只是在做技能性质的培训,做人文研究的寥寥无几;其次,当前的中国并未形成一个统一的价值观。没有了可以信奉的东西,中国人就成了一盘散沙。
我们日本人认为,发展传统文化的意义只是在于,通过文化活动来传达这个社会所信奉的东西,比如某种精神。围棋倡导智慧、公平、荣誉;茶道倡导平和、领悟;所有竞技都提倡礼仪。中国人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则要肤浅的多,他们以为把食品搬上街头就发展了美食文化;把风筝搬到公园就发展了风筝文化。。。除了市民娱乐,除了商家挣钱外,我没看到任何精神的东西。
拿麻将来说,四川人对麻将的喜好绝更胜于日本人,但是请注意,我说的是喜好,而非热爱。我们日本人认为,麻将中很好的承载了东方哲学,所以,我们会去发扬这种文化。我们提倡打麻将前静心,是为了能够集中精力算牌,以体现“智慧”;我们提倡打麻将时安静且有良好的环境,是为了能够更好的感受麻将中的“哲理”;四川人打麻将却不然,他们只是盲目的参与其中...
为方便无法观看视频的朋友,把主要内容呈上如下:
因为工作需要,我在中国的成都居住了四年,期间,我发现四川人非常喜好麻将,而我本身,也是非常的热衷于麻将活动,所以,早先在网络上流行的一个视频,是我整理了,希望通过麻将,来分析中日间的文化差异的。
四川人非常喜好麻将。他们进行麻将活动的主要场所叫做“茶楼”,遍布大街小巷。名字叫茶楼,是因为这些地方也会开展一些比较粗俗的类似茶道的活动,这仅仅是因为他们的政府不提倡麻将活动,所以用“茶”为麻将活动做幌子。
四川人喜好麻将,也体现在四川人发明了很多“节日”,这些节日对应着一些类似于“节气”的日子,但唯一主题就是打麻将。比如说,桃花节,人们会聚集到农庄里打麻将;荷花节,人们会围到水塘边上打麻将。
四川人参与麻将活动时,通常会用一些钱来体现输赢。日本人也会这么做,但是,日本人的赌注仅仅是作为一种调剂,而四川人走得要远得多。有些人甚至会把自己一个月收入的80%压住在一局麻将上。麻将是一种竞技运动,在竞技运动中,我们日本人讲究的是“精神”和“荣誉”。
有意思的是,日本人为了方便发扬麻将文化,而发明了“自动麻将机”。然而,在四川,我居然在麻将机商贩那里了解到,他们自制了一种能通过程序控制出好牌的“作弊麻将机”,据说销量还不错。
四川人的麻将规则很“懒惰”,运气成分对胜负的影响非常之大,所以,大多数四川人都只是盲目的参与这项活动,很少有人研究和分析技法,甚至连一个正式一点的机构或者赛事都没有。大量的群众参与其中,却鲜有高手。
四川人参与麻将的热情很高。听说有人坐在小溪里打麻将,我亲眼见过在车尾箱里打麻将的。他们真的是很不在乎环境,再简陋邋遢的环境也不能阻止他们打麻将的热情。但是热情不能成为“无礼”的借口。他们打麻将时的行为也很不礼貌,很多人打牌时喜欢大声呵斥,甚至习惯于把麻将用力的摔在桌上以宣泄情绪。
四川人非常善于利用麻将,四川人除了通过麻将度过休闲时光以外,他们甚至会以麻将的形式进行商务沟通。非常有趣,因为这里“商务沟通”的主要目的是,通过输钱的方式来融洽交易双方的关系,这个现象相当普遍,甚至形成了一个术语,叫“业务麻将”。
所以,我觉得,四川人只是“喜好”麻将,而不是“热爱”麻将。这种“喜好”,造就的只是一种形式上的、邋遢的、无礼的、变态的麻将文化。而在我们日本,如果人们热爱一个文化活动,那除了积极的参与之外,他们还会尊敬这个活动。
中日文化同源,但日本将其发扬光大。日本人热爱麻将,尊重麻将,所以日本人懂麻将。四川人喜好麻将,但不尊重麻将文化,四川人不懂麻将。
中国人如果想得到世界的尊重,那么,他们得先学会尊重自己的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