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13802|评论: 42

四川省阶梯电价方案之我见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5-19 07: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不能违背原则。国家发改委指导意见说,第一档基本用电,维持原来电价;故四川省第一档基本用电170度,就不应该涨价。

  2,退而求其次。如电业局一下接受不了,那就与前期全国最低的陕西省一样---120度维持原价;再退一万步讲,与最近全国最低的青海省一样-----60度维持原价不变。因为这是基本用电。

  3,合情合理合法。奖惩分明,惩罚用电大户的同时,奖励节约模范----原60度(2006年标准)内奖励。既可采取免除10度电费明奖,也可维持原来电价就算是暗奖嘛。

  4,电价成本不客观。若发电要亏本,故一直要政府补贴,那为什么山东魏桥集团自办电厂对外供电才0.35元每度,而自用才0.30元每度----见5月16日《河南商报》?那陕西省地方电网与国家电网人为什么因发电权问题而武斗----见5月7日《中国经营报》《深圳商报》等?莫非他们想争着发电多亏钱?换言之,电价成本公布不透明、不细致、不客观。

  5,基数含糊不清。170度是如何计算出来,并说是覆盖了80%的用户的?因既是照顾,又是80%的用户基本用电,那为什么要涨价?用1度电方案说也要涨价----原0.4724元,现0.5224元每度。而170度,现是0.6224元每度,240度以上是0.8224元每度。这莫不是鼓励用户恰好用到130度左右-----原60度内0.4724元每度,61到100度0.5524元每度,101到150度0.5824元每度,151以上0.6324元每度-----因为130度原来67.8,现在要67.6元,故差不多。而使用130度以下则用户亏了。130到240度内,则用户赚了-----240度原来比现在多2.4元。我就纳闷了:这170度,既不算基本用电----因其涨价了;又不是倡导节约用电----因130度以下用户亏钱;莫不是鼓励用电-----因130到240度内用户赚钱啊;还有莫不是忽悠用户(因基数定的高好看而内里又有钱赚)的-----因陕西省120度、青海省才60度,我们170度,可人家这档没涨价啊!

  6,事实胜于雄辩。我楼10户。去年5月17日安装智能电表,截止今年4月24日(11月多几天)用电如下。1号表1656度,2号1848度,3号894度,4号2255度,5号1172度,6号863度,7号1594度,8号1230度,9号1818度,10号861度。除去2、4号两家高的就是80%用户。若按9号表算---1818度除以11月,165.2度每月。若按10户总度数除以10户,再除以11月,则129度每月。就是说170度每月基本用电还是可行----但别涨价啊。若电业局考虑幸福指数欠妥,那按后者再省点120度做基数也行---也别涨价啊。若电业局不提用户生活水平应提高,那按10号表算还减点就60度吧----同样别涨价啊!这才是真正照顾了80%。

  7,免费电量太低。阶梯电价后将对低收入家庭每月给予10至15度免费电量,试问—这是补助其钱的形式,还是说这点电够他们用了?如是补助钱岂不是太寒碜了---10度才5元多钱。与其惺惺作态,还不如给他们60度不涨价

  8,恳请高抬贵手。5月16日晚中央2套《今日观察》说电业局是垄断,完全没有竞争对手,那从垄断行业地位来说,电业局可否表现出一点亲民举动来-----按照国家发改委指导意见办,基本用电维持原价,正常用电涨价最多0.9分(因为发改委是以分为单位而非以角),超常用电可以在0.20元上面加一点(这确实该警醒其节能减排)。

  ----------------

  相关新闻:

  23日,四川居民用电阶梯电价听证会上气氛热烈。4个多小时的听证会,2个小时的听取意见环节,23名参会代表提出了6大类60多条建议。其中“将首档电量由170度提升至200度”是参会代表提及最多的话题。省发改委方面表示,听取参会代表发言后,会重新审视和论证现在的方案,不排除召开第二次听证会的可能。

  我省现行阶梯电价

  “一户一表”用户

  月用电量每度电价

  60度以内0.4724元

  61度—100度0.5524元

  101度—150度0.5824元

  150度以上0.6324元

  合表用户0.5224元

  听证拟定标准

  “一户一表”用户

  月用电量每度电价

  170度及以内0.5224元

  171度—240度0.6224元

  240度以上0.8224元

  合表用户0.5464元

  另:针对四川电网供区城乡低保户,农村五保户实行每月10度用电免费。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11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参与人数 1 小米椒 +10 收起 理由
sinleone + 10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2-5-19 07:3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的电费比原来还少点

发表于 2012-5-19 08:38 | 显示全部楼层
你能和他们讲理吗?

 楼主| 发表于 2012-5-21 20:54 | 显示全部楼层
全国用电附加费每年多收280亿 去向从未公布
2012年05月21日05:50光明网[微博]汪时锋我要评论(579) 字号:T|T
去年全国用电量近47万亿度,每度电附加6厘的费用,就要多收280多亿元

在全国居民阶梯电价密集听证间隙,关于山东魏桥集团电价低于一般电网电价三分之一的新闻,引爆了公众对于电成本细节的关注。

对于大多数居民和厂家来说,电价账单最熟悉不过,但每度电的产生和输送过程,以及成本结构未必清晰。

一度电的旅程

在一度电的生产旅途中,要经过很多站点,每个站点形成一个成本和价格,而起点当然是发电厂的生产车间。

众所周知,中国有五大发电集团,但其实这五大发电集团的发电量只占全国的50%左右。另外20%来自于包括神华集团、三峡集团在内的7家中央企业,以及15家规模较大的地方发电企业,剩下30%的发电量来自其他企业。虽然“其他”两个字很简单,但实际代表了约18000家具有发电许可证企业的庞大产业群。从电力生产车间所生产的电力有了一个电价属性,就是上网电价。

通过一系列的变电设施,这一度电被送入了电网企业的高压电网,按照需要被留存给当地企业使用,或者被输送到远方,或通过抽水蓄能被暂时储存起来。由于中国电力资源西富东贫,而用电负荷西低东高,因此数以亿计的电量在你无法察觉的瞬间,已源源不断地行走在“西电东送”的大通道上。高压电网就是好比电力的“高速公路”,这样的送电服务在电网内被称为输电,而这项服务所形成的电价是输电电价。

当电力到达东部负荷中心,又需要利用变电设施从电力“高速公路”安全驶下,被配送到千家万户,走完全程。这项服务在电网内被称为配电,所形成的电价是配电电价。上网电价与输电电价、配电电价之和就是销售电价,里面既包含了一些税费,也包括电力行驶途中的损耗。

尽管国家电监会一直在努力,但中国还没有厘清究竟有多少是输电电价、多少是配电电价,只能笼统地通过销售电价和上网电价计算一个购销差价,统称为输配电价。

一度电成本构成

按照电监会《2010年度电价执行及电费结算情况通报》,2010年发电企业平均上网电价为384.56元/千千瓦时,电网企业平均输配电价为187.33元/千千瓦时,电网企业平均销售电价为571.22元/千千瓦时。这一度电能让一台冰箱运转24个小时,让电视机运转10个小时。

当然,不同用户所使用的电力价格并不相同。商业电价最高,为812.24元/千千瓦时,而大工业用电617.72元/千千瓦时,居民生活用电475.04元/千千瓦时,如果贫困县需要排水灌溉,则只需要194.40元/千千瓦时。

但用户几乎不可能用这样的销售电价购电,因为电力作为一项公共服务业需要居民进一步支付辅助的成本,这就是随电价征收的政府性基金和附加。全国政府性基金及附加主要有5项,即国家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基金、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基金、农网还贷资金、城市公用事业附加、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

以魏桥集团所在地的山东滨州为例,从2012年开始,一般工商业用电,电压等级1千伏~10千伏之间的,每度电价格为0.8024元,其中包括6项政府性基金及附加,分别为:农网还贷0.02元、三峡工程建设0.007元、城市公用事业附加0.01元、中央库区移民后期扶持资金0.0083元、地方库区移民后期扶持资金0.0005元、可再生能源基金0.008元。另外1项是农维费0.0059元。这些附加费用大概占整个电价的7.2%。

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基金可以理解为以往的三峡工程建设基金。在三峡工程2009年基本建成之后,三峡工程建设基金取消并开征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基金,主要用于南水北调和三峡工程的后续工作,以及一些地区重大水利工程建设使用,征收期为10年。

而农网还贷资金是用于全国投资规模约5000亿的农网改造。在中国13亿人口中,仅在国家电网所服务的区域,还有57.6万无电户、240.9万无电人口。为无电使用的人们送去光明,让农忙时节的农民不会因为电力供给不稳难以春耕秋收,这就是农网还贷资金的用途。

城市公用事业附加的征收依据来自于1964年的《财政部关于征收城市公用事业附加的几项规定》。在国家对上述文件未作修订前,有关城市公用事业附加的规定仍继续被执行。这部分资金主要用于城市维护和建设。不过江苏省财政厅在关于农网还贷资金等18项政府性基金政策到期后有关问题意见的复函中就指出,“城镇公用事业附加”的文件依据过老,40年前的文件至今一直未作调整,使公用事业附加的征收缺乏现实依据。

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则用于补贴可再生能源产业,由于中国的可再生能源迅猛发展,原来按照每度电4厘左右征收所形成的年均100亿元已是入不敷出,因此国家在2011年将该项附加提升到每度电8厘。

这些基金和费用依据各省条件和用电需求,各地征收水平并不完全相同。在2011年连续调整电价后,中部的河南省,电网直供销售的每度电的国家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基金为0.011元,城市公用事业附加费为0.01元,可再生能源附加为0.01元,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资金为0.008元,地方水库移民后期扶持资金为0.0005元。农网还贷资金每度电一般约0.002元。

争议价格使用

一度电的价格构成,一般情况下都是公开的,但这些占电价构成近8%的基金及附加是如何使用和分配的,却是一本糊涂账。根据相关测算,去年全国用电量近47万亿度,每度电附加6厘的费用,就要多收2800多亿元。

这些资金有些是电网代国家征收,有些是电网自己征收。征收之后的使用情况,并不公开透明。仅仅在1998年,发改委清理电价行动中就曾查明560项违纪加价的情况。据报道,当时的电价政策执行过程中,许多地区不顾国家三令五申,擅自在电价外加收各种不合理的基金和费用,已经查明的这560项违反国家规定的电价加价项目总金额超过210亿元。

一边是资金使用和去向的不透明,一边是电力行业高福利。《广东省居民生活用电定价成本监审报告》显示,广东电网员工月平均工资为7418元。而根据广东省统计局的统计数据,今年一季度广东城镇单位在岗职工的月平均工资为3980元。

在回应“魏桥自备电厂电价比国家电网低1/3”的报道时,有关官员称,是因为他们没有承担社会责任,包括以上基金和附加,还有脱硫、脱硝等环境污染问题。但也有专家表示,这些社会责任,其实已转嫁到消费者身上。

那么,对于魏桥现象,是否可以在全国推广呢?国家能源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对记者表示,作为自备电厂,魏桥电价构成情况同电网企业的授电价格并不可比。

林伯强表示,不可比的第一方面在于自备电厂是为自身使用所设置的,只有十分有效的输电配电成本,和电网企业那样满足全社会需要的情况不可比。不可比的第二个方面是魏桥的价格体系和供电情况处于政府监管之外,而且其本身有违相关法律之处。

但国务院研究室副司长范必则指出:现行《电力法》是1995年12月通过,1996年4月开始执行。之后,1998年撤销电力部,成立国家电力公司;2002年撤销国家电力公司,实行厂网分开,成立电监会;现在又在研究输配分开、直接交易的改革。《电力法》原有的一些规定和内容已经滞后,再用《电力法》说事,恐难服众。

发表于 2012-5-22 01:20 | 显示全部楼层
b43.gif

发表于 2012-5-22 09:43 | 显示全部楼层
有见地

发表于 2012-5-22 10:07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能违背原则。国家发改委指导意见说,第一档基本用电,维持原来电价;故四川省第一档基本用电170度,就不应该涨价。:victory:

发表于 2012-5-22 11:06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是供电局的托吧?基本电价170度是按月计算,楼主以年均170度来证明“170度每月基本用电还是可行”是在混淆概念。
      以下是上海听证方案,四川人均收入比上海人均收入少一倍,但电价方案远远高于上海:

 ●方案一:月度方案,即按月设定阶梯电量基数
  按照《指导意见》80%和95%的覆盖率指标,本市居民生活用电试行阶梯式电价,第一档电量水平为户均每月0-260(含)度的用电量,这部分电量保持当前价格水平不变;第二档电量水平为户均每月260-400(含)度的用电量,这部分电量每度电加价0.05元;第三档电量水平为户均每月超过400度的用电量,这部分电量每度电加价0.30元。
  优势与劣势:该方案严格按照国家《指导意见》确定,阶梯电量分档结构清晰,阶梯电费月结月清,节能导向明确,但没有考虑本市居民各月用电量差异较大的因素。
  ●方案二:季节性月度方案,即考虑季节因素设定月度阶梯电量
  由于本市冬夏温差较大,居民空调等调温设备使用量大,用电呈现明显的季节性特征,因此,在确定阶梯电价分档电量时,区别全年用电高峰时期和非高峰时期,同样按照80%和95%的覆盖率水平,实行不同的分档标准:
  冬夏用电高峰时期(每年1月、7月、8月、12月,对应的电费账单会滞后一个月):第一档电量水平为户均每月0-350(含)度的用电量;第二档电量水平为户均每月350-540(含)度的用电量;第三档电量水平为户均每月超过540度的用电量。各档电量的加价水平同方案一。
  非高峰时期(每年的2-6月、9-11月,账单同样滞后一个月):第一档电量水平为户均每月0-210(含)度的用电量;第二档电量水平为户均每月210-320(含)度的用电量;第三档电量水平为户均每月超过320度的用电量。各档电量加价水平同方案一。
  优势与劣势:该方案电量全年平均后,第一档、第二档电量的上限依然是户均每月260度和400度。方案设计考虑了居民不同季节的电量差异因素,电费结算同样月结月清。但由于本市居民电表抄表时间跨度较长(通常为每月1日至15日),很难与季节性时段精确匹配,管理难度较大,而且由于气候原因,每年天热和天冷时间分布不均,用电高峰月份很难科学、合理确定。
  ●方案三:年度方案,即按年设定阶梯电量基数
  居民阶梯电价按照年度为基数实施,第一档电量水平为户16均每年0-3120(含)度的用电量,即每月平均用电量不超过260度;第二档电量水平为户均每年3120-4800(含)度的用电量,即平均每月用电量在260度-400度之间;第三档电量水平为户均每年超过4800度的用电量,即每月平均用电量超过400度。各档电量加价水平同方案一。
  优势与劣势:该方案完全用足了每月260度的阶梯电量基数,有利于电力公司减少抄表纠纷,操作和管理成本相对较低,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小阶梯电价对居民家庭电费支出的影响,确保80%居民用户不受阶梯电价政策影响。但该方案节能减排的约束效果相对较弱,且全年电价前低后高,时间跨度较长,可能会产生一定矛盾。



 楼主| 发表于 2012-5-23 15:1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鸡丝串 的帖子

现在用1度电方案说也要涨价----0.4724元,现0.5224元每度。请看仔细哈:'(

 楼主| 发表于 2012-5-23 15:2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shanao 的帖子

170度,现是0.6224元每度,240度以上是0.8224元每度。这莫不是鼓励用户恰好用到130度左右-----60度内0.4724元每度,611000.5524元每度,1011500.5824元每度,151以上0.6324元每度-----因为130度原来67.8,现在要67.6元,故差不多。而使用130度以下则用户亏了。130240度内,则用户赚了-----240度原来比现在多2.4元。你说的170度是年平均还是月平均没意义----现在的方案使用1度电都要涨价,你还说什么平均不平均的?哪怕是原来的60度,我们求求电业局不涨价都不行,你还嫌弃我说什么年平均170度?!

发表于 2012-5-23 16:46 | 显示全部楼层
面对不要脸的,你有什么办法?

发表于 2012-5-24 10:10 | 显示全部楼层
电力职工用电是单位福利,没有超过×××度是不花钱的!

发表于 2012-5-24 10:11 | 显示全部楼层
听证会也只是个过场,一个代表5分钟的发言,并不接受代表的询问。这本身就违反了听证法。

发表于 2012-5-24 10:44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得太费劲,反正我就知道越便宜越好

发表于 2012-5-24 11:02 | 显示全部楼层
蛋痛

发表于 2012-5-24 11:06 | 显示全部楼层
关注!!!1

发表于 2012-5-24 11:09 | 显示全部楼层
为什么要违背国家规定的原则?四川电网要急于获取不义之财!自去年统一安装智能电表后,百分之90%以上家庭用电量相比往年不升反降——这是不是说明整个电网原来有胡乱抄表、虚加家庭用户用电量之嫌?

发表于 2012-5-24 11:31 | 显示全部楼层
在每年向政府叫穷,逼政府上调电价的同时,电网职工工资收入却是是全国各行业最好的,是否跟抄表虚加电量乱收老百姓钱有关,现在百姓已经无从考证了?想想“电老虎”的恶名也未必就只是猜测。

当智能电网推行后,乱收老百姓的虚加电费不复存在了,要保障他们的高收入,不断涨价就成为电网的必然选择,而这种选择还带上zf的帽子,让百姓难以叱辨。

发表于 2012-5-24 11:40 | 显示全部楼层
一方面向zf叫穷,一方面却是全国各行业数一数二的高收入,这就是中zg电网的现实状况。

智能电表的使用有效清除了向电网老百姓乱收费(虚加用电量)的渠道。要保障他们曾经的高收益,电费涨价就是必然。

如果zf被蒙蔽,相信电费涨价会不断加快频率!

发表于 2012-5-24 12:12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说的不错 好帖  不能沉了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