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是供电局的托吧?基本电价170度是按月计算,楼主以年均170度来证明“170度每月基本用电还是可行”是在混淆概念。
以下是上海听证方案,四川人均收入比上海人均收入少一倍,但电价方案远远高于上海:
●方案一:月度方案,即按月设定阶梯电量基数
按照《指导意见》80%和95%的覆盖率指标,本市居民生活用电试行阶梯式电价,第一档电量水平为户均每月0-260(含)度的用电量,这部分电量保持当前价格水平不变;第二档电量水平为户均每月260-400(含)度的用电量,这部分电量每度电加价0.05元;第三档电量水平为户均每月超过400度的用电量,这部分电量每度电加价0.30元。
优势与劣势:该方案严格按照国家《指导意见》确定,阶梯电量分档结构清晰,阶梯电费月结月清,节能导向明确,但没有考虑本市居民各月用电量差异较大的因素。
●方案二:季节性月度方案,即考虑季节因素设定月度阶梯电量
由于本市冬夏温差较大,居民空调等调温设备使用量大,用电呈现明显的季节性特征,因此,在确定阶梯电价分档电量时,区别全年用电高峰时期和非高峰时期,同样按照80%和95%的覆盖率水平,实行不同的分档标准:
冬夏用电高峰时期(每年1月、7月、8月、12月,对应的电费账单会滞后一个月):第一档电量水平为户均每月0-350(含)度的用电量;第二档电量水平为户均每月350-540(含)度的用电量;第三档电量水平为户均每月超过540度的用电量。各档电量的加价水平同方案一。
非高峰时期(每年的2-6月、9-11月,账单同样滞后一个月):第一档电量水平为户均每月0-210(含)度的用电量;第二档电量水平为户均每月210-320(含)度的用电量;第三档电量水平为户均每月超过320度的用电量。各档电量加价水平同方案一。
优势与劣势:该方案电量全年平均后,第一档、第二档电量的上限依然是户均每月260度和400度。方案设计考虑了居民不同季节的电量差异因素,电费结算同样月结月清。但由于本市居民电表抄表时间跨度较长(通常为每月1日至15日),很难与季节性时段精确匹配, 管理难度较大,而且由于气候原因,每年天热和天冷时间分布不均,用电高峰月份很难科学、合理确定。
●方案三:年度方案,即按年设定阶梯电量基数
居民阶梯电价按照年度为基数实施,第一档电量水平为户16均每年0-3120(含)度的用电量,即每月平均用电量不超过260度;第二档电量水平为户均每年3120-4800(含)度的用电量,即平均每月用电量在260度-400度之间;第三档电量水平为户均每年超过4800度的用电量,即每月平均用电量超过400度。各档电量加价水平同方案一。
优势与劣势:该方案完全用足了每月260度的阶梯电量基数,有利于电力公司减少抄表纠纷,操作和管理成本相对较低,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小阶梯电价对居民家庭电费支出的影响,确保80%居民用户不受阶梯电价政策影响。但该方案 节能减排的约束效果相对较弱,且全年电价前低后高,时间跨度较长,可能会产生一定矛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