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两会期间,泸州市委、市政府通过了民建泸州市委向大会提交的“关于科学开发两江四岸,打造魅力江城泸州”的集体提案,将“打造‘两江四岸’,建设魅力江城泸州”作为重头戏推出,紧锣密鼓地开始相关整治、规划和打造工作,目前,泸州“两江四岸”建设工程已全面铺开。(《中国日报》网6月12日报道)
据悉,泸州市将用两年时间,采取从提升城市品质的高度,整合放大“两江四岸”城市优势资源入手,进一步明确“两江四岸”各区域城市功能分工、产业布局和总体定位,增强“两江四岸”经济社会发展的后劲和活力。今后的“两江四岸”,将成为城市的优美“客厅”,成为泸州最靓丽的城市名片,成为城市最佳的滨水旅游目的地、市民最佳的休闲空间,把江城特色充分展现出来。
笔者认为,市委市政府做出对“两江四岸”规划建设改造提升的决定,是一个民生工程,也是一个惠民工程,因此,无论是城市规划,还是城市建设,最终目的都是“为人民服务”。可以说,升级改造“两江四岸”的终极目标是进一步提升泸州的城市品味的同时,提升泸州市民的幸福指数,关键在于“民心”。
在四川省的城市中,泸州是具有两江四岸建设独特优势的城市,两江四岸是泸州天造地设的自然资源,是打造泸州独具魅力城市的地理强势。“两江四岸”地区是“中国酒城,醉美泸州”的重要空间载体,也是体现泸州市“城下人家水上城,酒旗红处一江明”这一独特城市韵味的集中区域。过去两江四岸的规划,一是层次感不强,错落有致的江城风格不是很明显。二是景深感不强,景观被一些高大的建筑物遮挡,江城风格显得有些遗憾。三是秩序感不强,在有些保护上,河滩地的保护,湿地的保护上无序的被占,还有些公共资源有被私有化的倾向。四是规划感不强。
笔者认为,只要能坚持“立足实际,着眼未来,打造特色;牢记宗旨,突破局限,集思广益;宏观统筹,掌握节奏,提升品质”的思路,重新规划打造“两江四岸”江城形象,把建设重心放在民生上,多看看市民的生活环境和质量,多走走平时不曾留意的偏街小巷,多问问群众需要什么样的社会服务和市政设施,多想想解决百姓实际困难的办法,才不会偏离打造“醉美泸州”的核心目标。
打造“两江四岸”,就要是让老百姓生活在泸州过得舒心、放心、安心;有信心在泸州生活和发展,有爱心和善心让泸州社会更加和谐。让泸州成为一个来了就不想走的城市,能够留下来共同建设的城市,也真正成为宜居城市,秀美城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