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门洞位于南江县沙坝境内,矗立于沙坝河南岸的高山之巅。每天清晨,当我打开房门时,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连绵的神门洞山脉。一直以来,我都只有远观。在我的脑海中,尚无书写关于神门风采的青春记忆。作为一个沙坝人,近在咫尺的景致都没有去观赏,不免有些遗憾。幸好,这次与同事们相约,前往神门洞一游,与之来了一次亲密接触。
早早起床。云淡风轻、绿水青山。公路两旁无名野花悄然绽放着,默默地奉献着它们一生中最美的时刻。一路上,鸟语花香、欢声笑语。不到15分钟,我们就来到神门洞山脚下。
上山的路,曲曲折折,弯道颇多。公路的尽头,便有一条潺潺流淌的小溪,晶莹剔透的溪水,清凉可口,我们便在这里“安营扎寨”。
在老胡的带领下,我们20人分工合作:有人主动当起捡柴的“樵夫”,有的成了砌灶的“匠人”,有人愿做爨火的“伙夫”,还有乐意洗菜、切菜的“墩子”,还有专职做菜的“厨师”,更少不了专门负责摄影记录的 “摄像师”……
不一会儿,只见樵夫们抱着大捆大捆的干柴归来,伙夫点燃柴火,一缕缕炊烟袅袅升腾起来,在青山间四下飘散。不远处的密林传来阵阵鸟鸣,是在唱着欢乐的迎宾曲,还是被惊扰了这儿的安静而抱怨呢?但从清脆的嗓音中能够听出它们的泰然自若,还是非常欢迎我们这些不速之客的,因为家乡的人们也像这些鸟儿一样好客、给人一种宾至如归的感觉。
经过一个小时的准备,铁罐饭的香气溢出了盖子,弥漫在空气中,惹得大家都忍不住垂涎三尺了。主厨老胡开始展示他的手艺了,只见他利索地翻炒着佐料,流畅地做好一锅香气四溢的火锅汤。待到分享美味的时刻,大家都积极涌跃地动箸把盏。
举杯,无论是美酒还是饮料,笑谈间妙语如珠。难得成行相伴徜徉于青山之间,难得老少偕游在美丽的自然景区。
把盏,不管是多还是少,大家都放开胸怀、兴致昂然。此时此刻,饭香、汤香、美酒香,香四溢;呼声、喊声、欢笑声,声震天。
按事先计划,饭后我们就去登山上神门洞,可是酒足饭饱之后,有的畏惧艰险望而却步,有的曾已游览过而不愿再往。龙主任和程老师便带领我们去神门洞。
一路上披荆斩棘,穿林越草。经过近1小时艰难攀爬,神门洞豁然跃入眼帘,望着那高大威严的洞门,不禁肃然起敬。这真是鬼斧神工的杰作,大自然造化钟毓神秀,就连岱宗的南天门都无法与之媲美。站在山巅回望沙坝乡村,处处业已绿意盎然、生机勃勃。在统一规化下,楼房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
看着家乡近来年的变化,尤其是灾后重建这些年飞速发展,今又又恰逢汶川大地震的第四个纪念日,我们的心中无不感慨万千。为了建设好新农村、为了让日子过得更加红火,家乡的人民在政府的带领下,不惧艰难险阻始终积极进取,让家乡的山山水水更加美丽。
如今,村村公路通、家家水自来、户户洋楼住,此情此景,我顿时不再羡慕城市车水马龙的生活,而愿继续留在山野、退居田园,每天与青山相伴、在绿水中畅游,乐享这份安闲、恬静、宁谧。
站在洞中,仰视这高大险峻的洞门,感叹它真不愧是家乡的南天门。她静静守候着家乡,守护着家乡的子民。我们的到来,让这本宁静的角落热闹起来。因为登临到高处便想大声呐喊,所以,我们集中年轻人,一起吆喝一、二、三,同时呐喊。长长的呼喊声回荡在山谷间。
那呐喊声穿过神门,冲向蓝天,飞向更辽阔的天地;那呐喊声飞扬青春的唱响,是对明天美好的呼唤,是对花样人生最美的绽放。
激情呐喊之后,大家站在神门洞口,相互留影纪念。我相信:我们这群大山里长大的孩子,一定不会辜负恩师的嘱咐。我们都会在自己平凡工作岗位上,认真踏实履行自己的职责。好好做人,默默做事,就像神门洞天坚守在自己的位置,历经磨难不曾改变。
过了许久,夕阳西下,树林阴翳,我们沿着来时的路,缓缓走向山下,一起融入那新农村美丽而迷人的画卷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