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调查 特约记者吴功斌 记者 黄志富 文/图 近日,三台县新德镇新林村村民向本报反映,称有沙石场长年在该村附近涪江河道挖沙,河道里的沙挖得差不多了,就开始挖村民的耕地。因为此举引起当地村民不满,对方就开始“白天不挖,晚上挖”,仅今年3月初至今,就挖去五十多亩耕地。对于村民们反映的情况,2日上午,记者前往新林村调查采访。 目击>>>玉米地里被挖出个大坑 新林村紧邻涪江河滩,原本风景不错,但因为连年采挖沙石,如今的新林村给人一种荒凉的感觉。河堤内有一处庄稼地,一大片玉米地里被挖出了一个大水坑,坑壁泥土还不时往坑里垮落。水坑边,原本平整的庄稼地被挖得凹凸不平,一些刚被铲挖不久的玉米植株胡乱散放在地上。水坑边还堆放着采挖的沙石。 当地村民介绍说,新林村3个村民组原有上千亩河滩,1989年国家造了防洪林,分到一家一户管理。2007年,国家又拨款几百万元修建了河堤,把靠河边的耕地改平,还打了二十几口深井,3个村民组的300多亩耕地从此旱涝保收。村民没想到的是,原本这里都是上好的耕地,如今却变成了这副模样。 村民>>>300多亩耕地有百亩成荒滩 据村民介绍,2011年初,沙场老板赖某等人未经国土部门批准,以每亩8000元的价格“购买”了一部分村民的耕地。当年3月5日,沙场用机械推去耕地上的青苗,开始采挖沙石。 事后,当地有村民向有关方面反映情况,但没能起到效果,于是就集体阻止毁地挖沙,还与沙场方面发生冲突,有村民受伤。随后,村民又多次向三台县有关部门反映,但至今未果。2012年6月4日,当地村民再次阻止挖沙时,沙场老板却声称“采挖的是荒地”。 “300多亩耕地,现在被挖成荒滩的已经超过百亩。仅今年3月5日到6月上旬,就挖去五十多亩耕地。如果不制止,剩下的耕地也快完了。”当地村民如是说。 求证>>> 有关各方说法不一 对于村民们反映的问题,记者前天采访了三台县国土局执法监察大队负责人黎杉。黎杉表示,目前国土执法监察大队已接到当地村民举报,经执法人员调查,已经开挖的耕地未经任何相关部门批准,至于是否涉嫌“非法占用耕地罪”,目前有关部门正在调查之中。 “非法采沙这个问题,前前后后已经说了很久,村民多次找到县上有关部门反映,我们也打了相关报告。”新德镇党委书记蒋再清表示,沙场是否占用了耕地,该怎样处理?我们也在等待有关部门的调查结果。 新林村党支部书记林光明则表示,村民们所说的土地被毁有夸大,“那是拍卖的,哪个买到,哪个就可以挖,都有证。”当记者询问是否有村干部参与此事时,林光明则声称“我在输液,之后再联系。” 3日下午,记者再次采访黎杉,核实毁地挖沙有无证件,是否经过批准等情况。然而,黎杉的说法和前一天有了很大变化。“那个地方属于政府批准的低产田改造项目,首先要确定范围,怎样整治。我们也接到过村民反映,至于是否涉嫌挖沙,现在还说不上。”说完,黎杉就把话题岔开了。 延伸阅读 无证采沙 投小收大” 据一位深知沙石场运作流程的人士介绍,为了规避风险,大部分沙石场都是租赁设备采挖沙石。一方沙石的市场价在70元左右,设备租金加上工人工资,一方沙石的成本大约在25元左右。由此算来,一般规模的沙石场一个月就能挣20多万元。如果相关部门来查或是被迫停工,沙石场便会把租赁的设备退回,“该挣的钱挣了,也没什么损失,所以才造成毁田挖沙禁而不止。” 该知情人士还向记者透露,按照正规程序,开办沙石场必须要办理《采矿许可证》《安全生产许可证》《环境保护许可证》以及工商税务等手续,且有一定采挖年限。一般来讲,办个沙石场的花费需300万至600万元不等,而非法采挖的成本仅仅是这个数目的五分之一甚至更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