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0日,会东县与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移民局、中国水电顾问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联合组织召开“白鹤滩水电站会东库区移民实物指标调查成果行政确认暨移民安置规划工作动员会”,对白鹤滩水电站会东县实物指标调查成果进行正式确认,对移民安置规划工作进行动员部署。此举标志着白鹤滩水电站会东库区实物指标调查工作全面结束,进入移民安置规划阶段。 白鹤滩水电站建设工程涉及会东县沿金沙江左岸145.2公里,起于大崇乡大花村,止于新马乡三台村,沿金沙江左岸库区涉及该县大崇、鲁吉、溜姑、文箐、野牛坪、干海子、黄坪、新田、岩坝、普咩、鹿鹤、新马等12乡、40个村、140个村民小组。淹没需迁建集镇4个。 2010年12月31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发布《金沙江白鹤滩水电站建设征地范围内禁止新增建设项目和迁入人口》的通知(“封库令”)后,白鹤滩水电站四川库区涉及的各县(区)、市立即启动准备移民实物指标调查工作。 会东于2011年3月11日,正式启动实物调查工作。为做好库区移民实物指标调查工作,县委、县政府从有关乡镇及相关部门抽调了100余人与三峡集团公司和华东设计院组成3个联合调查队,每个调查队分别设立宣传协调组、人口房屋组、土地调查组、专业项目组、后勤保障组。由宣传协调组负责宣传、协调工作;人口房屋组负责人口、房屋及附属设施调查登记;土地组负责土地、林地、零星树木调查;专项调查组负责水利、公路、桥梁、电力、电信等基础设施及厂矿企业专项调查登记;后勤保障组负责调查人员的吃、住、行等。各调查组在县实物调查工作领导小组和调查队的统一领导下,精心组织、责任到人、分工协作,密切配合,全力对金沙江白鹤水电站会东县建设征地范围内实物指标进行全面调查,于今年5月下旬完成外业调查任务,经过土地分解、三榜公示、复核等程序后,于7月15日全面完成库区实物调查工作。 会东县政府和三峡集团公司、华东设计院等三方认为,白鹤滩水电站建设征地实物指标调查的范围、内容、方法、标准、程序、精度符合国家有关政策、规程规范及《调查细则》的规定,数据真实可靠,同意该成果作为编制移民安置规划和计算补偿费用的依据。 据调查,本次累计完成调查登记人口6890户、23633人;各类土地面积95484.90亩;各类房屋建筑面积2546641.07平方米。影响涉及专业项目的等级公路57.9km,公路桥5座,渡口7处,道班5处;变压器82座;电信局1座、电信机房6座;移动通信发射基站6个;联通通信发射基站5个;广电机房5座;水电站3座;机关企事业单位64家。本次调查,为白鹤滩水电站会东库区移民安置规划和制定移民安置补偿政策打下了基础。 会东县委、县政府表示,全力协助设计单位开展移民安置规划工作,提早启动安置点基础设施建设,要求库区涉及各相关单位要充分认识移民安置规划的重要性、严肃性,统一思想认识,落实责任,精心组织、及时提交移民安置规划的相关基础资料,积极配合三峡公司和设计院,切实做好移民安置规划工作。重点要做好农村移民安置规划、迁建集镇规划和专业项目复建规划等三项规划工作。 针对农村移民安置规划,会东县委、县政府希望设计部门坚持四个原则——依法依规的原则、科学实效的原则、以人为本的原则、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的原则。把握六项标准土地资源——要充足质量高、人居环境要好、安置点要相对集中、基础设施要配套、产业发展基础要好、区位优势要明显。考虑五个问题——与新村建设结合问题、安置点基础设施配套问题、移民新居具有“川滇特色”问题、安置点绿化和排污问题、移民产业发展的支撑问题。要按照省委刘奇葆书记视察会东时提出的新村建设要“打破均匀式、打破火柴盒、打破夹皮沟”的要求进行规划设计,做到50年不落后,保证移民群众搬迁后能致富、能发展,生活水平不降低。 针对专业项目复建规划,会东县委、县政府提出,要根据受淹程度,影响情况和各复建项目法律法规,技术规范,按照原规模、原标准或恢复原功能的原则,结合库区实际和行业规划进行设计。以有利于库区经济发展,方便群众生产生活为要求,科学合理的制定专业项目复建方案,尽快完成规划设计工作,提早启动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按照国家对移民安置工作提出的“移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要求,把白鹤滩电站移民安置区建设成为移民安置工作的典范,建成新农村的典范,建成移民与当地村民成为和谐社会的典范。 针对迁建集镇规划,会东县委、县政府强调,对集镇新址必须进行地质勘测,确保迁建集镇安全,因地制宜,合理确定集镇规模,对规划进集镇安置的移民,要确保在集镇附近有一定的土地资源,保证其生产生活稳定;同时要充分考虑新集镇的旅游特点设计,对新集镇旅游进行超前谋划,高标准做好沿江迁建新集镇的旅游规划工作,努力打造沿江旅游新亮点,实现会东旅游零的突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