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部县赋 南部者,川北重镇也。诚交通之要塞,得天然之地势。居巴郡之南,处渝水(1)之涘。北通阆苑(2)仙境,西至多盐秦亭(3)。东邻元帅(4)之土,南至汉将(5)之府。新元伊始,筑成南之高速,建兰渝之铁路。四通八达,货物琳琅。商贾云集,车马通畅。 南部者,文明之地也。天监二年,始为南部(6)。历千年之久,具巴渝之魂。殷殷先民,衍息度门(7)。凿石以求火,筑巢而御风。古往今来,斯文滋盛。 马王(8)之皮影,饮誉川北。拉抖搡摆,众妙极尽。俯仰坐卧,炉火纯青。店垭(9)之花灯,世代相承。天灯地灯(10),锣鼓相对。表灯马灯(11),歌舞齐配。 双峰(11)之傩戏,享誉中外。红白黑黄,染珠炫目。天地神人,禳灾祈福。转橹号子(12),云水之中。登山吼拐(13),山谷之东。李家剪纸,掺划剪刻,栩栩如生。升钟(14)根雕,蒸煮泡晒,技艺何精。 戟门相对,圜桥回曲,慕夫子之圣德,而造蔚为之庙(14)。古木参天,山峦起伏,解皇娘之乡愁,而修壮丽之观(15)。南桥(16)晴日,青山环绕,绿水隐隐。流杯(17)雨后,瓦当似云,沟滴如意。信步马家大院(18)之内,而发千古之幽情。仰首神坝砖塔(19)之下,而叹士子之苦心。禹迹大佛(20),宏含万物,慈眉善目。观音造像(21),普度众生,双唇微启。沈荣石刻(22),清新飘逸。道玄丹青(23),刚健有力。 南部者,人杰之地也。硕儒谯周(24),博通经史,奖掖后辈(25),启三国文化之新轫。新井三陈(26),苦读十载,兼济天下,为南部学子之懿行。丛地多识而属《棋殇》(27),罗云才高而作《悲壮》(28)。学会(29)峰出,各有其风。少长咸集,其乐融融。南中(30)踞凌云(31)之巅,踵书院(32)之教化,聚名师而招英才,修德行而进学业。 南部者,休闲之地也。川北米线,麻辣兼备。锅盔凉粉,嫩滑香脆。高楼林立,店肆众多。柳林河坝,男女老少,昼则翩然起舞,夜则推杯换盏。桂博园内,高矮胖瘦,或品茗赏花,或吹箫观月。升钟湖畔,四方钓友,或轻抛钓竿,或闲撒渔网。 余生于斯、长于斯、乐于斯。吾友亦戏曰:“人在四川,堪比苏杭。人在南部,堪比天堂。” 壬辰之年,戊申之月,观邵先生(33)大作《南部赋》,玩索良久,羡其才,慕其德。遂不揣浅陋,拟作兹文。于石头山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