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履历:蔡华成,武警四川总队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任,主任医师,正师级。1984年毕业于第三军医大学,现任全军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专委会委员,武警部队耳鼻咽喉专委会副主任委员,武警医学院兼职教授,四川省听力康复委员会常委,四川省耳鼻咽喉专委会常委,乐山市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专委会主任委员,《中华耳科杂志》编委。由他开创的多项临床治疗技术填补了专业空白,其带领的科室因人才技术优势被武警总部确定为武警部队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专科中心。
1957年,蔡华成出生在德阳市绵竹一个普通农民家庭。作为家中的长子,懂事的蔡华成养成了艰苦朴素、勤奋实干的个性,正是这些优良品行引导他走上之后的从医之路并影响了他的一生。
回忆:激情燃烧的岁月
1974年,年仅17岁的蔡华成高中毕业,回到乡里当了一名兽防员。那时候的蔡华成对这份来之不易的工作非常珍惜,只要群众需要,随喊随到。“在干这份工作的两年多时间里,我几乎走遍了全乡各个村组,爬遍了全乡所有的猪圈、牛栏。”坐在武警四川总队医院住院大楼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任办公室里,蔡华成回忆起当年工作的情景感慨万千。
1976年,不甘心命运安排的蔡华成因为工作踏实而获得报名参军的资格。“说到当时报名参军的原始动力,其实还是受到一个邻居的影响。” 蔡华成毫无保留地向记者说出了一个“小秘密”。“那时候因为年轻,思想比较单纯,看到一个退伍回来的邻居哥哥,买了当时非常令人羡慕的手表和自行车,立即就萌发了参军的念头。”要知道当时蔡华成家中,三个月才能沾到一点油腥味,而且还是母亲专门挑的那种便宜的刀头肉做成的一小盘回锅肉。蔡华成笑着说:“以致于现在我都有回锅肉情结,几天不吃就馋得慌。”
入伍后的蔡华成一次可以吃掉9个馒头,三个月后,体重飙升了25斤。回忆起当年的这些事情,蔡华成不禁再次笑了起来。体重增长的同时,蔡华成的军事成绩也不赖,各项考核名列前茅,手榴弹能仍三十多米远。“今别涪陵去秀山,稻麦田中齐会战;为夺丰收何惧苦,赤心一片献给党。”这是蔡华成新兵下连队参加劳动时写下的一首短诗,表达出蔡华成当时心中燃烧的那份青春与激情。
插曲:一波三折高考路
在连队,蔡华成“助人性人格”赢得了大家的认同,加上积极活跃的思想,很快就显露出他与众不同的一面。一个偶然的机会,蔡华成被选派到团部参加卫生员培训学习,真正踏上了从医道路的第一步。
1979年,国家恢复高考后,成绩优秀的蔡华成决定报考军校。说起报考军校的经历,可谓好事多磨,一波三折。就在临考前夕,部队派他去贵州出差,为了补上耽搁的课程,在赶回部队驻地的火车上,蔡华成没日没夜地看书、背要点,终于在临考前三天赶回了部队参加了考试。考试后,自信满满的蔡华成直到开学都还没有等到录取通知书。不服输的蔡华成费尽了周折才查到,原来是考分统计出现了错误,自己的成绩被少计入了30分。待一切手续办理完毕,蔡华成如愿入学时,学校已经开学半个多月了。
作为一个从小看《苦难辉煌》、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热血青年,蔡华成把5年的苦读当成“书本上的练兵”,看重专业理论知识学习更看重实践操作的他渴望用自己学到的知识为患者解除痛苦。怀着对“白衣卫士”的崇敬,1984年,毕业于第三军医大学的蔡华成步入了武警四川总队医院橄榄绿的方阵,成为了一名光荣的人民军医。1985年,作为医院少有的医学院校本科专业人才,蔡华成被调入刚刚组建成立的五官科。
人生:甘为人梯显大爱
“不要和过去纠缠不清,那样就有可能失去今天和未来。人活着要有志气,要不断追求。”“看一个病人,结识一位朋友,做一台手术,认一门亲戚。”“为您服务是我应尽的职责,使您满意是我不懈的追求。”正是凭着这种胸襟和目标,蔡华成积累了深厚的理论基础知识和丰富的临床实践,这也让他对传统的医学模式产生了深深的思考。为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对医学无限挚爱的他孜孜不倦地奔忙在病床前,空闲时就扎根图书馆,遨游于医学知识的海洋,甚至利用休息时间挑灯鏖战。天道酬勤,五年如一日的勤奋积累和真刀真枪的磨炼让他逐渐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外科医师。
蔡华成在临床实践中发现,对晚期喉癌患者采用传统手术方法行全喉切除术,虽然延长了生命,但术后不能说话和易发生误咽,给患者生活、工作带来很多不便,增加了患者及家属的精神负担。如何恢复喉功能?医学界一直都在寻求有效的解决方法。因此,蔡华成对“人工喉”、“气管与咽腔吻合”、“气管食道造瘘”等方法进行深入分析和论证后,创新开展了“喉切除保留会厌发音管重建术”。这种创新手术完美地解决了“发音”和“误咽”这对矛盾,让患者在术后发音清晰又能防止吞咽时误咽,极大地提高了患者术后生存质量。这项技术达到了国内研究的同等水平,在省内处于领先水平,并获得武警部队科技成果三等奖。
“好的技术一定要推广,为更多的人解除痛苦才有意义。”在临床工作中,蔡华成积极应用掌握的新知识拓展新业务,并毫不保留地将自己掌握的前沿医学理论和新技术教授给科室医护人员和前来进修学习的医生。在理论学习方面,他是同行的良师益友,在人才培养方面,堪称合格的领军人物,他以其人格魅力带出了一支优秀的人才队伍。在他的主导下,科室先后成功开展了“功能性鼻腔内窥镜微创手术(Fess)”、“中西医结合治疗嗓音疾病”、“等离子体射频消融治疗成年人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症(OSAHS)”等一系列创新手术,这些创新手术在国内医学界处于领先地位,有20余项新技术填补了专业空白。蔡华成因工作而结识的朋友、“亲戚”也越来越多。
“我将继续保持低调,带着信念和激情履行自己的职责与义务。”采访结束时蔡华成的表述,朴素无华却字字铿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