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以农业促增收为基础。以农林牧渔业为核心,发挥传统种植、养殖业基础优势,以1383个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为骨干,探索建立适度规模养殖(种植)户+合作社+企业经营模式,大力发展以黑山羊、生猪、梅花鹿、肉禽等生态养殖,华山松、核桃、烤烟、蚕桑等特色种植为主的绿特色产业,力争传统农业帮助群众实现人均收入7303元以上。
二是以劳务促增收为核心。结合乌东德、白鹤滩两大电站建设,加强农村实用技能培训,强化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输出,坚持“请进来”与“走出去”向结合,引进带动就业能力强、市场容量大的建筑、制造业、服务业等行业,上半开展劳动技能培训4400人次,实现劳务转移输出5.75万人,创劳务总收入4.4亿元。
三是以扶贫促增收为重点。以产业扶贫、教育扶贫为重点,抓好基础设施建设、彝家新寨建设以及农村低保和扶贫开发政策的衔接,争取扶贫两资项目117个,引进资金4783.38万元。有效改善40个村7686户35140余人的生产生活和居住环境条件,彻底解决12149户58720人和70330头(只)牲畜的饮水难问题和3443户17004人的行路难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