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9308|评论: 1

不吃锅盔灌凉粉,不算到过南充!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2-21 21: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有锅盔这种小吃的地方很多,但真正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却又并不见多。
既有新鲜出炉锅盔的香脆,热气腾腾,又有川北凉粉的晶莹剔透,麻辣绵软。

南充锅盔灌凉粉将锅盔、凉粉二者的优点有机地统一于一体,

001.jpg

芳香可口,独具特色。不吃锅盔灌凉粉,不算到过南充!
吃南充锅盔灌凉粉本身就是一道独特的风景。

01.jpg
大街小巷,街头巷尾,叫卖锅盔灌凉粉的吆喝声此起彼伏,
吃锅盔灌的人热气腾腾,汗流浃背。
其中最出名的要算陈锅盔和方锅盔两家。
当街两根高高的长条凳,支起一张金黄的木头案板,三面围上雪白干净的纱窗,
一溜儿摆放大大小小金黄黝黑的土碗,油盐酱醋,生姜蒜末,一应俱全。
案板旁立一废旧铁桶,揭去上盖,里面用耐火的泥土糊成肚大口小的灶膛。
卖锅盔灌凉粉的人便立在案板旁现做现卖,那人倒更像一个杂技演员,
手捏一根手腕般粗细光滑的擀面杖,上下翻飞,“噼里啪啦”敲打得案板“蓬蓬”直响,
乡村俚人常常戏言,开玩笑说那打锅盔的声音宛如两口子半夜****肚皮撞击肚皮发出的美妙声响,
所以做锅盔在乡下不叫做,而叫“打锅盔”,
那打出来的锅盔吃起来才更地道筋斗,让人浮想联翩。
打锅盔的细节是这样的:先是扯下一小坨面团,
滚动擀面杖擀成三指宽扁平的面皮,涂抹上油盐,花椒辣面粉末,
有时候还要涂抹上一层芝麻,更增加口味。
然后才卷成一个小卷,竖置案板之上,又用擀面杖将面卷从上向下擀,
直到擀成一个圆圆的面饼,就摊开在油桶上烧得火辣辣的平底锅上烫烤,
并不断用一把铁夹翻边烫烤。

03.jpg
那面饼渐渐变得金黄蓬松之时,就揭开平底铁锅,
放进肚大口小的的桶里一溜儿沿灶膛泥台竖置摆开烘烤,片刻工夫,
那面饼便烤制得变成了一个仿佛发了酵的蓬松酥脆的飞碟一般,
起出灶膛,用一把雪亮的小刀沿锅盔边沿,切入,理开一道小口,
然后再用一个小铁刮子,将倒扣在案板上的一个洗脸盆一般形状的凉粉细细地刮上一碗,
放进红油、盐、酱、醋,抖上一点花椒粉、胡椒粉,浇上生姜、蒜水,
撒上几丝青葱的芫荽,在金黄黝黑的土碗里拌得晶莹剔透,鲜红耀眼,
然后就从锅盔切出的口子处灌进去,装满锅盔的肚子,
那金黄酥脆的锅盔顿时更变得更加脑肥肠满大腹便便了。
然后热气腾腾地装进一个透明的小小的塑料袋子里面,
交上一块钱,递过来,一个美味可口的锅盔灌就是属你所有了。
那锅盔灌吃起来“咯吱咯吱”,脆生生的,香喷喷的!
麻辣热脆香,看得旁边没买的人也禁不住垂涎三尺,
仿佛见了可餐秀色一般!让人抓耳挠腮,情迷意乱!
冬春时节,尤其是正月春节之时,那打锅盔灌卖的小摊随处可见,
那买锅盔灌吃的人更是熙熙攘攘,排成长龙,围得小摊水泄不通。
做锅盔灌的小贩们忙得汗流浃背,犹如热锅上的蚂蚁团团直转,
那吃着的人也忙得狼吞虎咽,热气腾腾,手里捧着一个,
嘴里还在大声叫喊:“还要两个,还要两个锅盔灌,还有我婆娘娃儿两个都要灌!!!”

02.jpg
非一般的美味,非一般的锅盔灌!
就如川北凉粉成了南充驰名小吃的象征和美食文化符号一般,
南充的锅盔灌凉粉也一样成为了一张独特的南充地方美食文化名片了。
妙哉亦,妙哉亦,不吃锅盔灌凉粉,不算到过南充!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74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发表于 2012-12-21 22:23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介绍一下陈锅盔和方锅盔的地址嘛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