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4406|评论: 11

温江欧洲风情背后

[复制链接]

温江 欧陆风情背后
近年来国各大城市房地产价格暴涨,给这一行业带来巨大的利润。在金钱的诱惑下,个别腐败官员以权谋私,利用手中权力,采用种种手段强行征地拆迁,然后将征来的土地以极低的价格卖给与自己有利益联系的开发商,开发商盖起商品房以高价售出,赚取大钱后与提供土地的腐败官员分成。这是在房地产开发中官商勾结腐败的典型模式。
两年来,在成都市温江区“欧洲风情小镇”里就上演了这样的故事。
“双赢”结果与村民抗议
从成都市区西去10公里,便是成都市郊温江区,一进市区便可看见一片模仿欧洲小城而修建的漂亮的商品房“欧洲风情小镇”。这便是占地350亩的温江置信柳城谊苑。
走入宽敞、豪华的售楼大厅,面带微笑的售楼小姐会告诉你:“开发的一期、二期已经卖得差不多了,6个单元、600套房子只剩下最后两三套房子,要买就要快点,过不了几天,估计就没有了。”
审视这处主题为欧洲风情的城市商业楼盘,里面布有8000平米的城市广场、碧水荡漾的游泳池、高级的网球场、6座独立成体带有欧洲城堡味道的建筑物、漂亮的茶楼、酒吧……
这片目前在成都市都算得上豪华的花园型商品房,给它的开发商——置信房地产公司,带来了2亿元左右的销售收入。而快卖完的一期、二期商品房,只占了100多亩土地。这意味着开发商如果把总计350亩土地全部开发完,至少还有2亿元的销售收入。
在开发商赚足金钱的同时,600户来此置业的新住户,也用30万左右的价格换来了美丽的建筑、城市郊区特有的新鲜空气、满眼的绿地,同时因为新建的八车道公路——光华大道准时通车,可以很方便地参与城市中心的日常工作。
这看起来像是一个双赢的格局。
但这需要我们完全忘记原来这块土地上600多位村民被强行改变的命运。城镇繁华的背后,是通常被称作弱势群体的农民的痛苦。2003年8月26日,从这块土地上迁走的农民开始在温江区委大门口静坐,他们举着“还我土地款,我们要吃饭”、“要求公开两河村账目”、“强行折迁,农民惨!惨!惨”的牌子。
同年9月26日,村民开始转在温江区光华大道上静坐示威,至今已有10多个月。
失地村民生活之困
温江区政府于2002年3月“征用”该区柳城镇两河村五组的土地,并非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而是卖给置信房地产公司搞商业开发,也没有召开村民大会进行公告并经村民同意,只是与柳城镇人民政府签订了一张没有土地价格和土地数量的“征地协议”就将两河村五组的土地交给开发商置信房产公司进行“欧洲风情小镇”的商品房开发。
五组农民的土地被全部征给置信房产后,柳城镇依据温江区《72号文件》,给五组村民按每人35m2共计买了60亩宅基地,但柳城镇人民政府却不将这些地划给五组村民,而是强行将35m2的土地面积变成40m2的住房面积。如果按楼高6层计算,村民35m2可修住房面积210m2。但经柳城镇政府这一变通,镇政府就从村民的60亩土地中节约40亩,变为镇政府所有,并进行商品房开发。
柳城镇政府为五组村民的修建的房屋于2003年底竣工, 2004年村民陆续入住。但是安置房墙体裂缝,碰上大雨水就会从六楼一直漏到底。2004年6月30日的一场大雨,使得村民住房又发生漏雨,甚至二楼许多住户的房内因漏雨,积水深达10多厘米。另有部分村民出于安全考虑不愿搬进“安置房”,直到现在还在外面租房住。
另外,村民每人还得到了8000元的补偿。柳城镇党委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给村民的补偿是严格按温江区《72号文件》执行的,每人8000元,算是高的。但村民不这么认为,据介绍,他们被征的耕地有350亩左右,处在城郊交通要道边,农民都是菜农,种菜的收入很高。按照《土地管理法》的标准,全村600人每人8000元的补偿是不够的。
《土地管理法》规定,征地造成农民失地的,要妥善安置农民并保证他们的生活水平不低于征地之前。但从“欧洲风情小镇”迁走的600多位村民现在生活得并不好。
30岁的女村民杨春凤,全家3口主要的经济来源现在靠丈夫每个月500多元的打工收入。生活紧张得很,使她常常为一毛钱利益,毫不客气地与人争吵。丈夫微薄的收入不足以支撑她这个家,逼于无奈,她只好到舞厅去伴舞,去陪一个个陌生的男人跳舞。忍气吞声地被不同男人拥抱,仅仅是为了赚取令人不耻的小费,以支撑这个家。“现在年轻还可以跳舞赚钱,老了后怎么办?”她麻木地说。
而在被从土地上赶走前,她的生活不是这样。“原来每个人有4分地种菜,吃菜不要钱,一天卖菜还可以挣到20多块钱。”回忆以前幸福的日子,她脸上显现出了难得的笑容。
在“欧洲风情小镇”几百米外,给原住户盖的安置房里, 52岁的村民王孝英,一边抱着4岁的小外孙,一边说:“现在吃肉的钱都没有了,一个月最多能买一回肉吃。”
王在被强行折迁之前,自己卖着水泥,每年至少可以赚2万元钱,加上自家里耕种的蔬菜,完全可以过着自给自足的成都市郊外农民特有的富裕生活。但好日子只到2002年3月。在一次性补偿8000元后,她的土地被占,十多间房子被推土机推平,然后被“安置”在今天的房子里。
而现在厂房没有了,菜地没有了,每年2万以上的收入也没有了。为了晚年生计,她只好拿出7000元,买了养老保险,现在每个月靠保险公司发的210元过着艰难的城市贫民生活。据估算,王孝英她的生活水平和收入因为土地被占后,至少倒退了好几年。
49岁的李树春,是村民中少数现在不为生活担忧的人之一。在被强制拆迁两年多后,留给他最深的感受是“有些事情毫无道理和法律可讲”。
3年前他有自己的化工厂、餐馆,每年至少可以赚到7、8万块钱。被赶走后,他一共1000多平方米的房子,只拿到了3万多元的补偿款。为了继续打理经营了多年的生意,他只好另外去租房子,延续已经做了多年的餐饮业。现在,他首先需要付一笔以前不用付的房租——每年4万元,而地址的迁移生意也大不如从前。以前每天可以做到2、3千元的生意,现在每天只有1千多元。
打击对他并不仅仅是金钱上的减少。由于他是村民中少数较富裕和有商业头脑的人,他被理所当然地认定为鼓动村民闹事的领导者。于是他在温江政法委工作的侄儿被警告,要求他传话给李:“要给村民划清界限,要给区里领导保持一致,不许乱说乱动。”为了不影响侄儿的前程,李树春甚至一度远逃到海南呆过一段时间,以此证明村民的抗争与他无关。
抗争的结果
但是当自己的利益受到如此侵害时,大多数村民还是选择了抗争。
五组村民在多次找到有关部门解决未果的情况下, 2002、2003年,两河村五组数百村民,上百次站在那条用他们土地修建的光华大道上,举着反映自己心声的标语,以静坐来抗议腐败官员和开发商对他们的侵害。温江区政府多次出动警察驱散、殴打村民,甚至将老太婆、儿童打伤,将壮年男子逮捕刑事拘留。
2004年2月16日下午2时许,温江区柳城镇两河村五组村民黎怀树送完牛奶,喂饱家里的奶牛后,就到离住地不远的同村村民静坐之地,光华大道旁与人下棋。3时30分,数百公安警察、城监及社会闲杂人员来到村民静坐之处,强行驱赶村民,甚至有村民遭打。
60多岁的老太太雷慧如被打晕,村民黎怀树被打成重伤,并被强行带走后逮捕,无奈的村民及时赶到将晕迷的雷慧如抬到温江区委大门口,却没有一位领导出面过问。直到晚上 7时,才有警察将受伤的雷慧如送到医院。
闻知此事的四川省人大常委、代表、西南交大教授张世昌先生、四川大学数学罗懋康教授、四川师范大学喻秉均教授、电子科技大学谢文凯教授等四名四川省人大常委多次书面向四川省人大、四川省检察院、四川省公安厅、温江检察院等相关职责部门反映,张世昌教授还亲自到法庭旁听村民黎怀树案件的开庭审理,但均收效甚微,有关官员至今不理不问。
村民林建书、游道华、杨志成于2004年9月15日以扰乱公共秩序的名义被治安拘留,另有几位村民也被无辜关押十多个小时后被释放,其中包括82岁的老太太。村民韩玉芬、杨春凤以涉嫌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被刑拘,至今仍被关押。

且看如此丑态
2004年1月27日,温江区万春镇党委书记杨国华带着一个年仅15岁的小姑娘到他在崇州修建的别墅里过夜,因别墅里天然气泄漏,双双赤身裸体、一丝不挂地死在的床上。一时间“风流书记花下死”的故事在成都、温江等地区传得沸沸扬扬。据说,杨书记在崇州除了价值400万的豪华私人别墅外还有100多亩私人花园,并拥有四家私人公司。出事后,中共成都市纪律检查委员会对杨国华书记进行了开除党籍处分。
2004年正月十五,成都市温江区某副区长以每亩1.5万元的价格买走温江区涌泉镇燎原村四组数亩土地,并打伤村民,而同等地段每亩的市场价格高达80-90万元。
面对如此父母官,成都市温江区被强行折迁的村民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该村38岁的村民王俊面带愁苦地告诉记者说:“土地被占、房子被毁后,村上现在耍起的人起串串。两年前,每人发的8000多元只能用过今年,过了今年我们那么多人干吗去呢?”
经过两年多的抗争后,柳城镇两河村村民反映的问题至今没有解决,但他们仍然没有停止抗争。他们相信,在党中央带领全国人民努力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农民被损害的利益最终能够得到补偿。
2# hw6635 发消息 只看他
2005-8-22 13:13
是真的吗????!!!![em03][em03][em03][em03][em03][em03][em03][em03]
3# 大漠孤烟客 发消息 只看他
2005-8-21 23:24
[em03]奇闻,腐败官吏丑态百出!!!
[em10][em10][em10]
4# ldy698 发消息 只看他
2005-8-21 22:16
[em02][em02][em02]
5# 南充人 发消息 只看他
2005-8-24 17:22
竞有这事!!!!"人民利益无小事"结果是句假话.
6# 浩淼云烟 发消息 只看他
2005-8-25 10:34
温江前不久不是请央视同一首歌演出吗?
现在晚报和其它媒体不是每天有花博会专刊吗?
这是很多人都知道的事实哈!
[em02][em02]
7# wxp5580 发消息 只看他
2005-8-25 13:28
[em06][em06][em06]
8# 大灵通 发消息 只看他
2005-8-25 15:16
[em06][em06][em06]
9# 当时已惘然 发消息 只看他
2005-8-25 16:52
霓虹灯下的血泪[em04][em04]
10# 0072002 发消息 只看他
2005-8-25 21:42
温江 欧陆风情背后
                         温江                        欧陆风情背后
近年来国各大城市房地产价格暴涨,给这一行业带来巨大的利润。在金钱的诱惑下,个别腐败官员以权谋私,利用手中权力,采用种种手段强行征地拆迁,然后将征来的土地以极低的价格卖给与自己有利益联系的开发商,开发商盖起商品房以高价售出,赚取大钱后与提供土地的腐败官员分成。这是在房地产开发中官商勾结腐败的典型模式。
两年来,在成都市温江区“欧洲风情小镇”里就上演了这样的故事。
                    “双赢”结果与村民抗议
      从成都市区西去10公里,便是成都市郊温江区,一进市区便可看见一片模仿欧洲小城而修建的漂亮的商品房“欧洲风情小镇”。这便是占地350亩的温江置信柳城谊苑。
      走入宽敞、豪华的售楼大厅,面带微笑的售楼小姐会告诉你:“开发的一期、二期已经卖得差不多了,6个单元、600套房子只剩下最后两三套房子,要买就要快点,过不了几天,估计就没有了。”
      审视这处主题为欧洲风情的城市商业楼盘,里面布有8000平米的城市广场、碧水荡漾的游泳池、高级的网球场、6座独立成体带有欧洲城堡味道的建筑物、漂亮的茶楼、酒吧……
      这片目前在成都市都算得上豪华的花园型商品房,给它的开发商——置信房地产公司,带来了2亿元左右的销售收入。而快卖完的一期、二期商品房,只占了100多亩土地。这意味着开发商如果把总计350亩土地全部开发完,至少还有2亿元的销售收入。
      在开发商赚足金钱的同时,600户来此置业的新住户,也用30万左右的价格换来了美丽的建筑、城市郊区特有的新鲜空气、满眼的绿地,同时因为新建的八车道公路——光华大道准时通车,可以很方便地参与城市中心的日常工作。
      这看起来像是一个双赢的格局。
      但这需要我们完全忘记原来这块土地上600多位村民被强行改变的命运。城镇繁华的背后,是通常被称作弱势群体的农民的痛苦。2003年8月26日,从这块土地上迁走的农民开始在温江区委大门口静坐,他们举着“还我土地款,我们要吃饭”、“要求公开两河村账目”、“强行折迁,农民惨!惨!惨”的牌子。
同年9月26日,村民开始转在温江区光华大道上静坐示威,至今已有10多个月。
失地村民生活之困
     温江区政府于2002年3月“征用”该区柳城镇两河村五组的土地,并非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而是卖给置信房地产公司搞商业开发,也没有召开村民大会进行公告并经村民同意,只是与柳城镇人民政府签订了一张没有土地价格和土地数量的“征地协议”就将两河村五组的土地交给开发商置信房产公司进行“欧洲风情小镇”的商品房开发。
      五组农民的土地被全部征给置信房产后,柳城镇依据温江区《72号文件》,给五组村民按每人35m2共计买了60亩宅基地,但柳城镇人民政府却不将这些地划给五组村民,而是强行将35m2的土地面积变成40m2的住房面积。如果按楼高6层计算,村民35m2可修住房面积210m2。但经柳城镇政府这一变通,镇政府就从村民的60亩土地中节约40亩,变为镇政府所有,并进行商品房开发。
      柳城镇政府为五组村民的修建的房屋于2003年底竣工, 2004年村民陆续入住。但是安置房墙体裂缝,碰上大雨水就会从六楼一直漏到底。2004年6月30日的一场大雨,使得村民住房又发生漏雨,甚至二楼许多住户的房内因漏雨,积水深达10多厘米。另有部分村民出于安全考虑不愿搬进“安置房”,直到现在还在外面租房住。
      另外,村民每人还得到了8000元的补偿。柳城镇党委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给村民的补偿是严格按温江区《72号文件》执行的,每人8000元,算是高的。但村民不这么认为,据介绍,他们被征的耕地有350亩左右,处在城郊交通要道边,农民都是菜农,种菜的收入很高。按照《土地管理法》的标准,全村600人每人8000元的补偿是不够的。
     《土地管理法》规定,征地造成农民失地的,要妥善安置农民并保证他们的生活水平不低于征地之前。但从“欧洲风情小镇”迁走的600多位村民现在生活得并不好。
      30岁的女村民杨春凤,全家3口主要的经济来源现在靠丈夫每个月500多元的打工收入。生活紧张得很,使她常常为一毛钱利益,毫不客气地与人争吵。丈夫微薄的收入不足以支撑她这个家,逼于无奈,她只好到舞厅去伴舞,去陪一个个陌生的男人跳舞。忍气吞声地被不同男人拥抱,仅仅是为了赚取令人不耻的小费,以支撑这个家。“现在年轻还可以跳舞赚钱,老了后怎么办?”她麻木地说。
      而在被从土地上赶走前,她的生活不是这样。“原来每个人有4分地种菜,吃菜不要钱,一天卖菜还可以挣到20多块钱。”回忆以前幸福的日子,她脸上显现出了难得的笑容。
在“欧洲风情小镇”几百米外,给原住户盖的安置房里, 52岁的村民王孝英,一边抱着4岁的小外孙,一边说:“现在吃肉的钱都没有了,一个月最多能买一回肉吃。”
      王在被强行折迁之前,自己卖着水泥,每年至少可以赚2万元钱,加上自家里耕种的蔬菜,完全可以过着自给自足的成都市郊外农民特有的富裕生活。但好日子只到2002年3月。在一次性补偿8000元后,她的土地被占,十多间房子被推土机推平,然后被“安置”在今天的房子里。
      而现在厂房没有了,菜地没有了,每年2万以上的收入也没有了。为了晚年生计,她只好拿出7000元,买了养老保险,现在每个月靠保险公司发的210元过着艰难的城市贫民生活。据估算,王孝英她的生活水平和收入因为土地被占后,至少倒退了好几年。
      49岁的李树春,是村民中少数现在不为生活担忧的人之一。在被强制拆迁两年多后,留给他最深的感受是“有些事情毫无道理和法律可讲”。
      3年前他有自己的化工厂、餐馆,每年至少可以赚到7、8万块钱。被赶走后,他一共1000多平方米的房子,只拿到了3万多元的补偿款。为了继续打理经营了多年的生意,他只好另外去租房子,延续已经做了多年的餐饮业。现在,他首先需要付一笔以前不用付的房租——每年4万元,而地址的迁移生意也大不如从前。以前每天可以做到2、3千元的生意,现在每天只有1千多元。
      打击对他并不仅仅是金钱上的减少。由于他是村民中少数较富裕和有商业头脑的人,他被理所当然地认定为鼓动村民闹事的领导者。于是他在温江政法委工作的侄儿被警告,要求他传话给李:“要给村民划清界限,要给区里领导保持一致,不许乱说乱动。”为了不影响侄儿的前程,李树春甚至一度远逃到海南呆过一段时间,以此证明村民的抗争与他无关。
抗争的结果
      但是当自己的利益受到如此侵害时,大多数村民还是选择了抗争。
      五组村民在多次找到有关部门解决未果的情况下, 2002、2003年,两河村五组数百村民,上百次站在那条用他们土地修建的光华大道上,举着反映自己心声的标语,以静坐来抗议腐败官员和开发商对他们的侵害。温江区政府多次出动警察驱散、殴打村民,甚至将老太婆、儿童打伤,将壮年男子逮捕刑事拘留。
      2004年2月16日下午2时许,温江区柳城镇两河村五组村民黎怀树送完牛奶,喂饱家里的奶牛后,就到离住地不远的同村村民静坐之地,光华大道旁与人下棋。3时30分,数百公安警察、城监及社会闲杂人员来到村民静坐之处,强行驱赶村民,甚至有村民遭打。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发表于 2013-1-9 18:41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1-11 16:33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1-11 16:34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3-1-11 1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3-1-12 11:21 | 显示全部楼层
额~字太多~看的眼花

 楼主| 发表于 2013-1-19 07:39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3-2-17 00:39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3-2-19 00:27 | 显示全部楼层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