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1614|评论: 10

[交流共享] 【连载】左清飞《清言戏语》(十五)这个矮子是谁?

[复制链接]

2017年川剧奖 2014年度优秀版主 2015年优秀版主 2016年优秀版主

发表于 2013-1-2 10:38 | |阅读模式
      这个矮子是谁?

      周裕祥老师有许多趣事,下面仅举几例。


      买猪耳朵

      重庆演出期间,听到了一个周裕祥老师的故事:

      周老师这天酒瘾发了,想喝两口,缺点下酒菜,平时都是学生跑路,今天偏偏不在。自己上街,走到一烧腊摊,叫声师傅,切一元钱的猪耳朵。师傅应声后,熟练地拿起快刀,开始切肉。顾客要多少钱的肉,这位师傅一般随手就能切出相应分量,放在秤上,不多不少。这位师傅漫不经意抬头一望,买肉的竟是自己非常喜爱的名演员,顿时激动起来:“周老师,是你呀!昨晚我看了你的《西关渡》,哎呀,唱得才好哟!”嘴上说话,手不停刀。他说得高兴,讲得忘情。等刀停下,看看菜板上切好的肉时,竟多出许多,自己禁不住也笑了。管他的,顺手用纸包好,递给周老师。周裕祥拿回家,打开纸包一看,竟比平时多出一倍多,一同喝酒的人也十分诧异!弄清原委,不禁大笑起来:“原来碰上戏迷老二了!”这是20世纪50年代发生在重庆的一桩趣事。


      这个矮子是谁?

      我知道周裕祥老师,是在20世纪60年代初。川剧的几大名丑中,他与众不同:人虽胖,功夫深,表演别具一格,唱腔更是独特。据说还是最早懂得“斯坦尼”理论体系的川剧人,排导了许多戏,有的戏还是和我的老师阳友鹤一起担任导演。

      组建《杜鹃山》剧组的时候,他从重庆来到成都,成都气候温和,不像重庆,是长江边的火炉。成都地势平坦,不像重庆爬坡上坎是一座山城。这两条,对胖的人来说,很具吸引力,从此便留在了省团。和周企何一起担任剧院副院长。

      邓小平很喜欢看他的戏。1978年初,在金牛坝点了他的《花子骂相》,年底三中全会又点了他的《晏婴说楚》。他在《晏婴说楚》剧中,讲得铿锵,唱得气势,举手投足气度不凡,“矮子身法”毫无破绽。有位观者问:“这位演员是谁?演得那么好,怎么是个矮子?”

      有位青年演员演《鸳鸯谱》的乔太守,要走“矮子身法”。出场时人很矮,一段唱腔没唱完,人越来越高,最后站起来露出长长的腿,引得观众大笑。看过周老师的《晏婴说楚》,佩服得五体投地:“周老师的东西太绝了。”多年来,除了周裕祥,从未见其他人能演此戏。

      《江油关》他饰马邈,我演李氏。他把一个很不好演的反面人物,刻画得活灵活现。

      传统戏一获解放,他立即在一团恢复大幕戏《玉支矶》,这是一出喜剧。自导自演,他饰强之良,女主角管青梅点名我演。接着他导演移植了《春草闯堂》,刘天秀扮演相府丫头春草,我饰相府千金李伴月。李丞相由何伯杰饰,知县胡进由任庭芳演,杨夫人由燕凤英饰,薛玫庭由黄学成饰。舞台调度,戏的节奏,非常考究。在成、渝及专县演出时,反映甚好。


      “耍赖”

      最难忘的,是演《芙奴传》。经他重排,戏更完美。陶芙奴的知己席贤春由黄学成、夏官禄饰,杭州知府苏冉改由任庭芳饰,周老师亲自出演见义勇为的盲人贾琏。《写传》一场,陶芙奴满腹冤屈,贾琏前去探望,只听他叫了一声:“陶姑娘,我贾瞎子又来看你来了。”他那动情的语气和表演,非常感人。犹如在冰雪中看见了火,顿时有了温暖,一个孤苦的弱女子,顿时有了依靠。当我激动地喊着“贾大哥啊!”自然而然就会泣不成声,此时的观众常常落下感动的眼泪。作为演员,和他同台,他成了主心骨,我仿佛有了依靠,不知不觉,便跟着他进入“戏”中。周老师塑造的这个“盲人” 形象,有口皆碑。

      舞台下,情况就不一样了。1982年,苏州举行南方昆曲会演,七十多岁的周老师、任庭芳、黄世涛和我前去观摩。他名为领队,实际上是我们领他。到了苏州,两眼一抹黑,不知该去何处报到,想想只有去找苏州文化局。那时没有出租车,只能步行。一路走一路问,已是初夏,走得我们浑身冒汗,周老师人胖,更觉行动艰难。走着走着,忽然一屁股坐在街沿上,像个小孩子耍起赖来:“我不走了!我不走了!”我们傻了眼:不走又咋办?大家你看我,我看你,失了主意。看见周老师那大汗淋漓、气喘吁吁的样子,心里想笑:“你这个‘贾瞎子’,舞台下还得要靠我‘陶姑娘’呢!”便说:“周老师,你就在这里等倒,不要乱走哈!”转身对任、黄:“你们两个把周老师看好,我去找文化局,以免走冤枉路!”

      还是一路走来一路问,东倒西拐,路程还真远。总算找到了,急忙返回,见他们规规矩矩待在原地,有些好笑,忽听老师高兴地说:“左清飞硬是把路找到了呀?”平常我确是属于不识路的“菜鸽子”一类,这回总算没走错。见胖老师有了精神,大家都高兴起来。

      既然如此怕热,何苦偌大年纪远涉苏州?这就是周裕祥,一生都善于学习吸收的艺术家。否则他何以能自成一家?

      返蓉时,四川观摩团的总领队、省文化局局长邓自力自己乘火车,安排我们乘飞机。那时火车上没有空调,要不然胖老师又要在火车上受几天几夜的“热罪”,说不定又要“耍赖”了。

      如果你只见到今天生活中像小孩“耍赖”的周老师,一定不会想到他就是那个演戏大气、霸气,叱咤川剧舞台半个世纪的周裕祥。


复件 -37_缩小大小.jpg
1982年,国务院副总理张爱萍(后排右六)与中共四川省委领导观看《晏婴说楚》等戏后,亲切接见演员。周裕祥(后排右八)饰《晏婴说楚》中的晏婴,左清飞(后排右十)饰《三娘教子》中的王春娥。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最佳新人

发表于 2013-1-2 11:50 |
:):):):):)

发表于 2013-1-2 13:00 |
鼓掌好.gif 0808579rpfx4zpynof908r.gif

发表于 2013-1-2 13:39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在川剧丑角中,我最欣赏的就是周裕祥老板.

2017年川剧奖 2014年度优秀版主 2015年优秀版主 2016年优秀版主

 楼主| 发表于 2013-1-3 10:25 |
  好遗憾,无缘学习周裕祥老师的《晏婴说楚》。
发表于 2013-1-3 13:36 |
好帖!
065056tiey1qcss0pkplyy.jpg

发表于 2013-1-3 17:38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长歌悠悠 发表于 2013-1-3 10:25
  好遗憾,无缘学习周裕祥老师的《晏婴说楚》。

怎么?要改习丑角,还准备练“矮子功“?  

发表于 2013-1-3 18:49 |
周大师也算是一酒仙,其实以前的好多老先生都喜欢喝上两口,戏完在舞台角约上三俩酒友来上一碟花生,品酒谈戏好不快乐也!

发表于 2013-1-3 18:56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川剧丑角大师傅三乾传下的“矮子功“,我最初见于《顺天时》这戏.上世纪五十年代,我看了三次《顺天时》,我记得,第一次是赵又愚的,第二次是刘裕能的,第三次是周裕祥的.在看了这三次《顺天时》之后不久又看了周裕祥的《晏婴说楚》.我看的这场《晏婴说楚》,是一天的午场戏,我记得,是同母亲一道去看的.傅三乾大师传下的这“矮子功“也是川剧的一绝,但愿能传承下去!

发表于 2013-1-3 19:27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我是在上世纪五十年代看周裕祥老板演出《晏婴说楚》的.那时他正值壮年,不但矮子功好,做得好,而且唱得好,我记得很清楚,在他唱完那一大段之后,赢得全场观众的热烈掌声.本世纪,我买了他的这戏的录像光碟,这录像是他晚年的演出记录,矮子功仍然不错,但“唱“比其上世纪五十年代的演出差远了,毕竟岁数大了.这录像也只是其演出的《晏婴说楚》的前面部分,缺其后面部分.

发表于 2013-1-4 19:09 |

本文中提到的《写传》一场的视频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