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让金钱蒙蔽了双眼 巴城出租车川Y12859无理拒载 本报讯 5月2日上午,记者在前往市医院看病,在搭乘出租车的过程中,遭到出租车川Y12859司机的无理拒绝。 当日上午8点20左右,记者在老江北永泰花园门口等车前往市医院住院部看病,在长达半个小时的焦急等待中,也就是8点57分左右,出租车川Y12859在街道中间飞速行使,突然转到记者面前,记者满心高兴,打开车门坐上了这辆出租车,当记者把车门关好后,那位司机开口就问:“到哪里?”记者说:“到住院部看病。”那位名叫魏某的司机说:“我不到住院部去,你去坐别的车……”记者连忙说:“麻烦师傅送我一下,我身上有伤口痛得厉害。”作为一个病人,当记者问这位司机“为什么不去住院部时?”那位姓魏的师傅说:“我只拉顺路的客人,现在要到南江去跑包车”。记者说到住院部不过5分钟时间,不会耽误你到南江去的,经过再三劝说都没有起效,他也不听记者的解释,婉言拒绝了一个病人的要求,硬是把记者从出租车上赶了下来,绝尘而去。记者这时才看清了车牌号川Y12859,记者作为普通消费者,在告知有病在身的情况下,第一次真正感受到了巴城部分出租车司机的牛气。 随后,记者拨打了市出租车管理办公室的举报电话5267966,一位不知名的工作人员受理了记者的投诉,这位工作人员当即向记者表示,要严肃查处这件事情,至于怎么处理,没有向记者说,只说要上班以后才能有结果。 5月8日,记者再次拨打市出租车管理办公室孙主任的电话,孙主任在电话中说,他们已经对出租车司机魏某进行了笔录,随后进行调查取证,再根据调查情况进行处罚教育,随即派人找到记者了解情况。 同时还打电话到报社办公室告状说记者威胁他们,记者作为一个普通消费者要求出租车管理办公室对投诉给予答复也是情理中的事情,怎么叫威胁呢?出租车管理办公室是直接管理出租车的部门,与出租车有着千丝万缕的利益关系,在消费者的权益受到侵害时,到底该为谁说话???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在全国上下都在坚持以人为本的今天,在建设和谐巴中的关键时刻,这种行业歪风该不该助长?出租车管理办公室对群众的投诉该不该受理?处理结果谁知道呢? 不要让金钱蒙蔽了双眼 自巴城面包车退出客运市场以来,巴城出租车的需求量随之增加,出租车的生意好了,有一些出租车便出现了挑活拒载的行为,司机拒载拉客行为是有发生,更有甚者个别出租车司机恶意拒载,对出租车司机拒载的投诉日益增多,巴城市民对此多有怨言。 记者在写这篇报道的时候,有许多的疑问在记者的脑海里旋绕,假如被出租车拒载的是一个垂垂老者,或是一个生命垂危的病人,或是一个在路边的急切需要救助的受伤者……出租车司机该不该施救呢?是选择去包车挣大钱还是尽一份人道主义义务。出租车司机魏某的行为的确不敢认同。 挣钱本无可厚非,但是作为具有公共服务性质的工作人员,如医生、法官、教师、律师、检察官、公安警察、出租车司机等人员,在金钱面前,该如何选择,代表了他们的世界观和人生价值,在市场经济面前,一些人被金钱蒙蔽了双眼,在金钱面前忘记了自己的职业道德和作为一个公民具有的最起码的社会良知。 写这篇报道,绝非记者以泄私愤,而是川Y12859出租车司机魏某的行为决不是个人行为,而是代表出租车整个行业的经营形象,在出租车行业带有相当的普遍意义。金钱在拷打从业者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良知,出租车行业作为一个城市的窗口行业,代表巴城形象,我们希望有关部门加强出租车行业整顿,加强从业人员的教育,给巴城树好窗口形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