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毒品防范问答 1、 什么是新型毒品 所谓新型毒品是相对鸦片、海洛因等传统毒品而言,主要指人工化学合成的致幻剂、兴奋剂类毒品,是由国际禁毒公约和我国法律法规所规定管制的直接作用与人的中枢神经系统,使人兴奋或抑制,连续使用能使人产生依赖性的一类精神药品(毒品)。 目前在我国流行滥用的摇头丸等新型毒品多发生在娱乐场所,所以又被称为“俱乐部毒品”、“休闲毒品”、“假日毒品”。 2、 新型毒品的种类 由于科学技术和制药工业的进步和发展,精神药物的范围和种类不是固定不变的,新型毒品滥用的品种也将不断增多。 根据新型毒品的毒理学性质,可以将其分为四类: 第一类以中枢兴奋作用为主,代表物质是包括甲基苯丙胺(俗称冰毒)以内的苯丙胺类兴奋剂; 第二类是致幻剂,代表物质有麦角乙二胺(SLD)、麦司卡林和分离性麻醉剂(苯环利定和氯胺酮); 第三类兼具兴奋和致幻作用,代表物质是二亚甲基双氧安非他明(MDMA,我国俗称摇头丸); 第四类是一些以中枢抑制作用为主的物质,包括三唑仑、氟硝安定和γ-羟丁酸等。 3、 新型毒品与传统毒品的区别 新型毒品大部分是通过人工合成的化学合成类毒品,而鸦片、海洛因等麻醉药品主要是罂粟等毒品原植物再加工的半合成类毒品。所以新型毒品又叫“实验室毒品”、“化学合成毒品”。 新型毒品对人体主要有兴奋、抑制或致幻的作用,而鸦片、海洛因等传统的麻醉药品对人体则主要以“镇痛”、“镇静”为主。 海洛因等传统毒品多采用吸烟式或注射式等方法吸食滥用;新型毒品大多为片剂或粉末,吸食者多采用口服或鼻吸式,具有较强的隐蔽性。 海洛因等传统毒品吸食者一般是在吸食前犯罪,由于对毒品的强烈渴求,为获取毒资而去杀人、抢劫、盗窃;而冰毒、摇头丸等新型毒品吸食者一般由于在吸食后会出现幻觉、极度的兴奋、抑郁等精神病症状,从而导致行为失控造成暴力犯罪。 4、 什么是冰毒、麻古 通用名称为甲基苯丙胺,外观为纯白结晶体,晶莹剔透,故被吸毒、贩毒者称为“冰”(Ice)。由于对人体的中枢神经系统具有极强的刺激作用,且毒性剧烈,又称之为“冰毒”。冰毒的精神依赖性极强,已成为目前国际上危害最大的毒品之一。吸食后会产生强烈的生理兴奋,能大量消耗人的体力和降低免疫功能,严重损害心脏、大脑组织甚至导致死亡。吸食成瘾者还会造成精神障碍,表现出妄想、好斗等。“麻古”是泰语的音译,实际是缅甸产的“冰毒片”,其主要成分是“甲基苯丙胺”和“咖啡因”。外观与摇头丸相似,通常为红色、黑色、绿色的片剂,属苯丙胺类兴奋剂,具有很强的成瘾性。 5、 什么是摇头丸 摇头丸以MDMA、MDA等苯丙胺类兴奋剂为主要成分,由于滥用者服用后可出现长时间难以控制随音乐剧烈摆动头部的现象,故称为摇头丸。外观多成片剂,形状多样,五颜六色。摇头丸具有兴奋和致幻双重作用,在药物的作用下,用药者的时间概念和认识出现,表现出超乎寻常地活跃,整夜狂舞,不知疲劳。同时在幻觉作用下使人行为失控,常常引发集体淫乱、自残与攻击行为,并可诱发精神分裂症及急性心脑疾病。 6、 什么是K粉 K粉的通用名称为氯胺酮,为静脉全麻药,有时也可用作兽用麻药。一般人只要足量接触二、三次即可上瘾,是一种很危险的精神药品。K粉外观上是白色结晶性粉末,无臭,易溶于水,可随意勾兑进饮料、红酒中服下。服药开始时身体瘫软,一旦接触到节奏狂放的音乐,便会条件反射般强烈扭动、手舞足蹈,“狂劲”一般会持续数小时甚至更长,直至药性渐散身体虚脱为止。氯胺酮具有很强的依赖性,服用后会产生意识与感觉分离状态,导致神经性中毒反应、幻觉和精神分裂症状态,表现为头昏、精神错乱、过度兴奋、幻觉、幻听、运动功能障碍、抑郁以及出现怪异和危险行为。同时对记忆和思维能力都造成严重的损害。一些不法分子经常在迪吧、歌舞厅等娱乐场所将K粉和冰毒、摇头丸混合一起兜售给吸毒者使用,具有兴奋和致幻的双重作用。由此导致毒品之间相互作用产生的毒性较两种毒品单独使用要严重得多(即1+1>2),很容易导致过量中毒甚至发生致命危险。目前也有发现把K粉溶于水中骗取年轻女性服用后实施性侵犯,因此也被叫做“强奸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