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1431|评论: 7

[百家争鸣] 转文:川剧初体验: 或许看川剧是将来文艺青年们的一种时髦象征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3-27 01: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转文:川剧初体验: 或许看川剧是将来文艺青年们的一种时髦象征
前晚,我在剧场里看戏。  这是我第一次认真看完一场川剧。此前,我对川剧的认识和大多数同龄人一样,仅仅停留在“佳肴伴侣果城味精呐———啊———”。川剧,是那么闹腾,那么慢条斯理,那么远。
  我看的这出戏叫《岁岁重阳》,魏明伦的成名作之一,根据小说《被爱情遗忘的角落》改编。这次以大改之后的“新作”面目亮相,时隔27年。
  两个半小时的戏,长度相当于一部电影。其间我并没有走神,我周围的观众也都没有离席。在几处高潮,人们热烈地鼓掌,高声叫好,我竟然也跟着起了鸡皮疙瘩。演员谢幕时,观众都起立致敬。在电影院里,人们总是等不到字幕结束,而前晚的剧场里,掌声是那么经久不息,我想,这也许就是舞台的魅力,是艺术家和观众面对面的魅力。
  在演出的过程中,我听见身边人们的议论。“王玉梅,好嗓子!”“这处唱词有意思!”这些是谙熟川剧的票友。而我这个菜鸟,则看到了许多崭新的关于川剧的面貌。
  比如川剧的唱腔。它原来并不是我印象中的只有激越———尖着嗓门惊叫唤,许多唱段非常婉转、优美,饶有趣味。它也并不难懂,吐字发音都是我们日常里使用的川话川腔,比如批斗,唱成“胚斗”,比如新鞋———“新孩”,我们生活中的一些词汇也来源于此:起高腔,打帮腔。
  魏明伦的长项在这里得以发挥,那些押韵和对仗都极为讲究的唱词贯穿了整出戏。有的地方是“大江东去”,有时又是“杨柳岸晓风残月”。有一处描写女主角情窦初开盼郎来:“问声荒妹你望哪个?我望梨花几时开。”很有些“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的韵致。另一处写她顾影自怜,青春豆蔻却又压抑寂寞,舞台中央挂起一帘薄纱,两个装扮一样的女演员一前一后,做出同样曼妙的动作,状似临水照影,十分有趣。
  我的同事曾灵是85后女孩,跑曲艺口。因为工作原因,她大概是她那个年纪里看川剧看得最多的人了。她有一次告诉我:原来川剧这么好看!
  我觉得这代表了年轻人的普遍状态:对川剧感到陌生,看到后觉得有意思,但却没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再以后,也就没有耐心、时间和主动的理由,去支撑那份由好奇带来的好感。
  在这个什么都可以流行起来的时代,倒是可以想象,或者看川剧也能够成为文艺青年们的一种时髦。让一种如此有沉淀和有传统的东西,成为小年轻们一时半会的流行,从本质上来说并不好,但时髦和流行,总比遗忘和淡漠好。
  这是巴蜀鬼才魏明伦27年后的再创作,这一年他已经七十有二。他不仅写川剧,还写杂文,出名的是赋。魏老曾说,你们记者随便写一篇文章,每天就有几十万的读者,而我所有作品的读者加起来可能还没有这么多。他不无感慨:“都说物以稀为贵,但现在好像又不是那么回事了。”
  有一次,我因为一篇跟《金瓶梅》有关的报道,向魏明伦请教———原因当然是他创作了轰动一时的川剧《潘金莲》。他在电话里问了我提要,然后,当我登门拜访时,他已经做了充分的准备,一一道来,快人快语,风趣又犀利。
  等我整理完采访笔录,再传真给他,他又细细地用软毛笔一处一处地改了,传回于我。在我的工作范围内,再没有比他更认真更严肃的采访对象了。这种严肃和认真,是一种做派,这样的做派,有点骄傲,也有点寂寞。
  那次采访,魏老特地将他珍藏的宝贝借给我———一盘刻录的光碟,里面是上个世纪80年代排演的川剧《潘金莲》。在那些模糊的画面里,潘金莲咿咿呀呀,面对各种审视,穿越了好多个时代。
  成都商报首席记者 潘媛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楼主| 发表于 2013-3-27 01:29 | 显示全部楼层
看了这篇文章,心里有点悲哀,川剧的没落映射出传统文化的迷失,迷失在纷繁复杂的现代尘烟中,多少辈人视为神圣的传统文化在现代人看来就貌似一个怪物或一个摩登小姐的饰品,随手拈来也随手扔掉。。。。

发表于 2013-3-27 08:13 | 显示全部楼层
无难 发表于 2013-3-27 01:2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看了这篇文章,心里有点悲哀,川剧的没落映射出传统文化的迷失,迷失在纷繁复杂的现代尘烟中,多少辈人视为 ...

压死也顶.gif

最佳新人

发表于 2013-3-27 09:13 | 显示全部楼层
:):):):):):)

2017年川剧奖 2014年度优秀版主 2015年优秀版主 2016年优秀版主

发表于 2013-3-27 09:32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川剧是将来文艺青年们的一种时髦象征

  真是这样多好啊!但愿。

发表于 2013-3-27 09:37 | 显示全部楼层
:):(:):(:):(

发表于 2013-3-27 13:43 | 显示全部楼层
:curse::curse::curse::curse::curse::lol:lol:lol:lol:lol:lol:L;P;P
发表于 2013-3-27 16:11 | 显示全部楼层
在这个什么都可以流行起来的时代,倒是可以想象,或者看川剧也能够成为文艺青年们的一种时髦。让一种如此有沉淀和有传统的东西,成为小年轻们一时半会的流行,从本质上来说并不好,但时髦和流行,总比遗忘和淡漠好。
川剧会被人们遗忘吗?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