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机扫一扫 下载APP
微博扫一扫 关注微博号
微信扫一扫 发布留言帖
“峨眉山8月8日发布公告称,将就门票涨价事宜进行听证,其提价幅度可能为25%,有望在今年第四季度开始执行。(8月9日《第一财经日报》)”
以这段新闻作为本游记的开头吧。还“有望”!我靠!
十年前玉屏山曾经火爆过一段时间,但我一直没去过。去过的人回来几乎都是三个字——没意思。我曾无数次从玉屏山脚掠过,抬头望去那郁郁葱葱的茫茫林海岂是没意思三字所能涵盖的。这只能说明我们太多人已经被中国旅游业污染了视野、麻木了触角、掠夺了感性。所以一般性的认知不能左右我对事物的看法。于是暑假的几个旅行安排中爬玉屏山就成了其中之一。
本来准备邮购的帐篷收到后在山上露营一宿的,但迟迟不到,加上开学临近和我工作的不确定性,只好当天去当天回。此次活动锁定在一个“爬”上,典型的自虐行为。
一早骑车到玉屏山脚下的花溪黄龙村,把车寄放在路边的一户人家,开始徒步上山。
实际上这还不算是开始爬山。走完这段水泥路还有一段土路,然后就要边走边问了。这里已经少有人家,我们运气很好地遇到一位打柴的大娘,她给我们指了去往山脚的路。
下载APP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45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举报
全部评论 按赞排序
刚开始上山的路并不好走,但越爬越高、越高越辽阔,心旷神怡的感觉就出来了。
穿越一片竹林,跨过几道小溪后又迷路了。又很运气地遇到一位大姐,她领我们走过她家,指着一条掩藏在草丛中的石板路说就这条路。她对我们爬山不解,说从柳江有公路上山,骑摩托一会儿就到了,何苦从这里上去。这条路很少人走,杂草丛生荆棘刺脚。
从这条路可以看出前面还有人家
林间小溪水潺潺
在这片静逸的林间我们没有急于赶路,因为不知道路在何方。放慢了脚步,缓缓地沿着一道貌似路的痕迹前行。上了一个坡后惊喜的发现居然摆在面前的是一条水泥路,仔细一看,路的对面还是坡,看来我们还只是在半山腰,这不过是一条盘山道。后来我们知道这条路就是柳江到度假村的路。
跨过公路穿越一片坡林,眼前是一所寺庙——西华寺,寺前有两块不伦不类的碑。对这类玩意我向来是不屑的。中国的旅游业早已是没落僵化,毫无创意,搞来搞去就是搞点寺庙鬼神,要不就是碑文诗词,说他附庸风雅都有点抬举他了。
在山下看到山上的树林,似乎那就是山顶了,然而还远远不是。大约一小时后我们进入了杉林,儿子一阵欢呼:登顶了!我说可能还不是,要一直爬到开始下山的地方才算是。整个树林一片幽静,只听到偶尔蛙鸣鸟叫。杉树都是一二十米高的,修长挺拔。空气中负氧离子所散发出的清新沁人心脾。
当天来回?还是住那里,住宿如何呢?
楼主:
你说的西华寺,不知这个名字是怎么来的?据我了解,这个应是“西竺寺”。
露营当然是很惬意的了,但林区防火重要,管理方不支持游人在林区露营。
峨眉山好耍的地方太多了哈
旅游主要看的是心情。
生活中的每一个地方都是景点,只是看你怎样去对待!!!
以这段新闻作为本游记的开头吧。还“有望”!我靠
以这段话作为开头代表了作者的什么意思?
我眼里的天堂。
等我把北京的事情料理完了就去。盖半间房子,养一个老婆,喂三四个娃,开七八亩地,咱也干点焚琴煮鹤的事。
在翠林清溪中终老,又有什么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