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5396|评论: 123

[原创]我镜头中的巴山背二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8-16 14: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解读巴山“背二哥”

地属川东盆地北缘的巴中市,在解放前,这一地区的公路建设非常落后。当地的人民以“背”为主要运输方式。人们称这种以背篼运输靠出卖劳力帮人背运货物挣钱的群体为“背老二”或“背二哥”,他们在背运途中打杵歇气时自编自唱的山歌“巴山背二歌”也被列入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随着交通网络的迅速发展,背二哥的运输方式也发生了变化。70年代以前是背运长途爬山淌河,之后以短距离背运为主。特别是近几年以来,部份乡村的人在家里农活做好了,有空,自己就到城里当“背二哥”, 专门从事以背篼帮居民、商家或单位背物品;该忙农活了,就离开城镇。这种既能挣钱又不误农活的做法成为当地特色的打工方式之一。

经常能见到巴城街头那些身着旧蓝衣裤、脚蹬军胶鞋、背着背篼的“背二哥”守候在各个车站、码头,大街小巷,远远等候着有人叫一声“喂,背二哥!”然后高兴的用自己的肩头背起别人的需要,也背起了自己的希望。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他们在街头挥汗如雨地为商品装卸货物、为居民背货扛物。

生活对于这支“背二哥”来说,就是这样,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他们一般早出晚归、背运无定时、有活就干。每天工作时间在14小时以上。背一背篼东西的基本价是1元。路程长、物品大、重或多时,顾主会视情况加价,多的能给20元,但一般不会超过2元。 “背二哥”的收人一天平均能有15元,但有时只有2、3元。当遇雨天或没多少生意时,他们也会三五一群聚在一起“吹壳子”、“摆龙门阵”、 “斗地主”。背二哥的生活非常简单,五元一个菜一大碗饭对他们来说都是奢侈品,更多的时候是几角钱一个馒头,或花一元钱一个饼就是他们的午餐。部分“背二哥”在城里找房子住下。这些房子一般位于城边比较偏僻和狭小的地方,是专门出租给“背二哥”住的。一间房子,少则十几人,多则几十人,睡一个铺。住房条件很差,较脏较乱,这样的住处,一天只需一元钱。但仍有很大一部分“背二哥”露宿街头,为的是节约那一元钱,也为揽生意方便,也有一些背二哥专门为一些商家看守门市部,一个月也可多挣两百多元。深夜,几十个“背二哥”聚集在一起,将背篼倒放在街道上,头和上半身钻在背篼里睡觉,就这样过了一天。

这些朴实勤劳的巴山“背二哥”用肩头背起了城市的高楼大厦,背出了商业的繁华,也背出了城市人的幸福生活,他们以自己的生计流着汗,形成了某些特有的表达生活情感的方式和内容,获得了人们的认同和欣赏。也形成了当地特色的民俗民风文化。

五年多来,笔者经常背着相机从早上5:00到晚上凌晨2:00完成了这组照片,相机也由原来的尼康F80、D100升级到现在的D2X,但对记录这些背二哥的生活却从没间断过, 朴实的“背二哥”们对于你的拍摄,只要善意作好解释,基本都愿意配合完成拍摄工作。为了不打扰被摄人物,大都会用长焦镜头AFS70-200/F2.8,有些照片甚至是通过汽车车窗使用超远摄AF300/F2.8或AFS600mm/F4镜头去拍摄,为了更有现场感也会用广角镜AFS17-50/F2.8去近距离肓拍。通过这些年与“背二哥”零距离的接触,他们的艰辛、他们的朴实、他们的快乐与幸福……深深的感动并感染着我,激励着人生的道路上要有乐观向上的精神状态继续向前

 

摄影/文字:叶 

通讯地址:巴中市龙泉街4号巴中银监分局

 

 

 

 

清晨六点,“背二哥”在浓雾中走向希冀


 



清晨,托起太阳走向希冀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43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活跃会员 热心会员

发表于 2007-8-16 14:48 | 显示全部楼层
泥巴老师镜头中的背二哥正走向明天!第二张最美!最有艺术和现实之感!精华鼓励!

 楼主| 发表于 2007-8-16 14:50 | 显示全部楼层


津津有味的吃着面饼,就是他们简单的午餐

 


老婆来城里了,抱着儿子亲个没完

 楼主| 发表于 2007-8-16 14:47 | 显示全部楼层



坐在街边的“背二哥”是巴城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楼主| 发表于 2007-8-16 14:47 | 显示全部楼层


烈日下,挥汗如雨苦中有乐

 楼主| 发表于 2007-8-16 14:46 | 显示全部楼层


“背二哥”也不是男人的专门称谓

 


 


风雨无阻背篼背起希望

发表于 2007-8-16 14:59 | 显示全部楼层
[em03]他们为生活带来了方便!

 楼主| 发表于 2007-8-16 14:53 | 显示全部楼层


重了就用“打杵子” 支起“背篼”歇一下再走

 


“夜啤酒”与“背二哥”形成了巴城独特的风景

 


深夜,将背篼倒放在街道上,也睡得那么香甜01.

 楼主| 发表于 2007-8-16 14:53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巴中小丫在2007-8-16 14:48:00的发言:
泥巴老师镜头中的背二哥正走向明天!第二张最美!最有艺术和现实之感!精华鼓励!

谢谢您的鼓励!

 楼主| 发表于 2007-8-16 14:51 | 显示全部楼层

 

深吸一口叶子烟,沧桑脸上掩不住的高兴,今天收入不错哟



傍晚时分也会座在街边玩会儿“斗地主”

发表于 2007-8-16 16:45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

发表于 2007-8-16 16:31 | 显示全部楼层
非常感人,谢谢.

发表于 2007-8-16 16:35 | 显示全部楼层
想起了在老家成天背个背兜在山上晃的日子[em02][em02][em02]

发表于 2007-8-16 15:57 | 显示全部楼层

生活虽然艰辛,但他们未来充满希望!感动!

[em02][em02][em02]

发表于 2007-8-16 22:33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07-8-16 21:34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

发表于 2007-8-16 21:34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我以为我是一阵风在2007-8-16 16:47:00的发言:
那张抱着孩子亲昵的年轻背二哥的照片最感人,看了想流泪,这些看似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人们,用自己的勤劳和汗水为多少城里人排忧解难,尊重他们!

发表于 2007-8-16 19:48 | 显示全部楼层
[em02]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