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小随母亲离开家乡去了山东,现年23岁的她还是个“黑户”。没有户口,她不能上学,完全不识字,只能在黑工厂打工,没人愿意跟她谈恋爱。
因在山东生活艰辛,她回到巴中,父亲留下遗愿,希望女儿在巴中老家入籍,然而,随后的落户之路却异常艰难。
一名在巴中出生的女孩,小时遭遇父母婚变,随后,她随母亲在山东生活了20年;由于一直没有入户籍,现年23岁的她还是“黑户”,没有合法身份证明,她没进过一天学校,多年来她一直在黑工厂打工,没人愿意和她谈恋爱。去年,父亲弥留之际留下遗愿,希望女儿能在巴中老家落户。女孩回到巴中,希望能在老家落户,但一年过去了,落户依然遥遥无期。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巴中晚报记者进行了探访。
家庭生变“黑户”女孩异乡当"黑工"
这名女孩叫张琴,目前和哥哥挤在巴城一间狭小的出租屋内。虽然说话略带异地口音,但她说自己可是地道的巴中人。她于1990年1月6日出生于巴州区巴州镇尖山村,因有一个哥哥,张琴的出生违反了计划生育政策,当年未能及时入户籍。3岁时,父母因感情不和分手,哥哥张飞林随父亲张贤宇留在巴中老家,张母随后与一名在巴中的山东男子生活在一起,张琴也很快被母亲和继父带去山东生活。
在张琴的记忆中,异地童年的生活充满艰辛。她随母亲到山东生活一年后,继父因违法犯罪被判入狱7年,家里还留下了大量债务。张琴5岁时,被迫在当地一家黑工厂当起了童工。继父出狱后,与母亲又生了两个女儿,家里经济更加困难,张琴在家里也越发不受待见,她存在的作用就是打工挣钱。
张琴到山东后依然没有入户籍,由于继父与母亲没有办理结婚证书,山东的两个小妹妹也没有在当地入户籍。因为是个“黑户”,张琴只能在各种黑工厂打工。
老父遗愿女儿回巴中老家入户
张琴和母亲在外边过得很艰辛,在巴中老家的爷俩日子也难熬。张贤宇多病且脾气暴躁,经常打骂儿子,一次出手过重,张飞林差点连命都丢了,送医院后捡回一条命,头上留下了一个很长的疤痕,他的记忆力也变差了。
张贤宇曾去山东找过女儿,那时,张琴才知道亲生父亲是谁,自己的祖籍在哪。长大后,她希望回巴中上户。由于在山东生活得不快乐,老家的父兄一直希望她回家,2012年初,哥哥张飞林到山东将张琴接回巴中,准备落户老家,但在上户口时被拒。当年5月,张贤宇再次为女儿申请入户未果,几天后,张贤宇因肝癌去世,弥留之际,他留下的最后一句话是:“希望女儿能顺利地在老家上户。”
因为没有户籍,不能找到一份像样的工作不说,已经23岁的张琴从小到大没有读过一天书,完全不识字,相亲也成问题。张琴曾在巴中有一个男朋友,但男方得知她没有户口后,这门亲事也吹了。
缺乏异地无籍证明巴中本地难落户
父亲去世后,两兄妹仍在为张琴的户口问题奔走,但近一年时间过去了,张琴的“黑户”身份还是没有“漂白”,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近日,记者跟随兄妹二人去了他们的老家尖山村。映入眼帘是一片残垣断壁,张飞林说,老家的土房子原本就破旧不堪,在2008年地震中被震垮了大半,只有一间屋能勉强住人。去年父亲去世后,他到巴城当小工,无人居住的唯一一间房子更加破旧。
曾经给张母接生的尖山村卫生站医生苟中应说,他能证明张琴确实是1990年1月6日在巴州区尖山村出生的,他也曾经给张琴兄妹开过出生证明。苟中应说:“两兄妹孤苦无依,希望相关部门能早点解决户口问题。”
在巴州区公安分局宕梁派出所,民警何兆春介绍,张琴的出生证明等资料都很齐全,但是没有山东当地派出所出具的无户籍证明,宕梁派出所还不能给张琴作户口登记。必须有山东派出所无户籍的证明,加上之前所有的相关证人证明,才能按正常程序办理张琴的户籍。尖山村村主任苟小兵分析,由于张琴3岁就被母亲带走,将近20年才回到四川,公安机关考虑到她可能在山东上过户籍,所以不予受理。
再去山东一堆问题难倒兄妹
要到山东开一份派出所的无户口证明,对于普通人来说过去一趟很简单,但对于张琴来说难度就太大了。火车实行实名制,没有身份证的张琴无法买到火车票;坐飞机?就更别想了;只能坐汽车,这对张琴依然有难度,张琴自小没有读过书,不识字,先不说到山东去没有落脚的地方,即使住旅馆,不识字又无身份证的她也很难办到。如果张飞林陪着妹妹去,沿途费用无疑翻番,经过核算,张琴去一趟山东来回需要2000多元,兄妹俩压根就拿不出这笔钱,更谈不上承担两个人的开支。自父亲去世后,张飞林带着妹妹在巴城状元桥街租了一个小单间,他每天去当小工挣钱养家,每天晚上,妹妹睡床上,哥哥就在床边打地铺。“一个单间的房租我都有点承担不起,更不说承担两间屋的房租,也没有钱到山东去。”
张飞林心里担心妹妹一到山东,可能回不来了,因为母亲在那边曾经张罗着给妹妹介绍婆家。
张琴是否会为了户口去山东?她会顺利到达吗?她最终是否会顺利拿到户口?记者将持续关注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