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1495|评论: 8

电子眼「超速陷阱」是为安全 还是为罚款?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4-21 10: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3-04-18 03:01:00 来源:香港成报核心提示:
如今,内地各种雷达测速仪、探头随处可见,「电子交警」开出的罚单「满天飞」。不可否认,「电子眼」为维护交通秩序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网友征集电子眼陷阱问题是,「电子眼」是合法测速还是非法上路?近日,本报通过官方微博向广大路段,受到12万网友关注,不少网友抱怨测试设备有时位置太隐蔽,提示不明显。在高速公路上突然出现的「低速带」及隐蔽电子眼,是车主们最为头痛的「超速陷阱」。 为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交警在一些路段设置了流动测速仪。内地某国道旁一个测速仪被安置在路边一废旧铁箱里,若不细找,开车经过基本看不到。  如今,内地各种雷达测速仪、探头随处可见,「电子交警」开出的罚单「满天飞」。不可否认,「电子眼」为维护交通秩序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问题是,「电子眼」是合法测速还是非法上路?近日,本报通过官方微博向广大网友征集电子眼陷阱路段,受到12万网友关注,不少网友抱怨测试设备有时位置太隐蔽,提示不明显。对此,喜在内地自驾游的港人,也是不可不知。更有网友总结出了多处「超速陷阱」,「声讨」交警部门是为安全,还是为「罚款」?专家认为,守法行车是车主的义务,但交警部门也应考虑实际,不应该让「超速陷阱」成为生财之道。中国新闻中心记者李允灏综合报道  隐蔽测速有钓鱼嫌疑  许多车主都有过类似的经历——原本是限速120公里的高速公路,忽然间出现了一块限速60公里的提示牌,刚刚看清楚还来不及减速到指定车速,路旁隐蔽处已经「咔嚓」出一道闪光来……在高速公路上突然出现的「低速带」正是车主们最为头痛的「超速陷阱」。「有的路段是因为路面修整或者经过危桥,可有的路段明明路面宽阔平整,为甚么突然要求减速呢?」「在出匝道、进服务区时的确应该减速,可一下子要从时速120公里减速到40公里——这不是害人么?而且专门就在这样的位置安电子警察,那还不是过一辆车就拍一辆?」  因此,一些车主称电子眼比「地雷」更「恶毒」。因为这些流动电子测速装置是随机安放的,而国道、省道上情况复杂,限速标识也不如高速公路上明晰。车主们总结说:类似这样的「超速陷阱」,在深圳养成了驾驶习惯的车主们几乎无从防备,除了认罚之外别无他法。罚单指超速仅一公里。有车主称去年长假他便曾收到过一张「有趣」的罚单,罚单显示他驾驶的车辆超速1公里。 「我实在想不明白:电子眼有那么精确吗?我的车速表都没法准确显示是快了1公里还是慢了1公里,难道它就可以?」还有车主称在同一地点相隔不过几百米的地方收到两次罚款通知,这也是不合常理的事情。但车主们亦不愿申诉,因为那样做成本比邮寄罚款还高得多。限速让车主很「迷惑」尽管交警响应称「不提倡」隐蔽测速,但违规测速的还是交警部门。交警部门只说在发现有人违规测速时,「可以拨打投诉电话」,但却并没有说在查证属实后,被隐蔽测速所处罚的车主可不可以免予处罚。如果能免,司机当然有兴趣去投诉;如果不能免,司机干嘛多此一举,说不定还会得罪交警呢?这样的「不提倡」完全是默许,是变相的同意。此外,很多广州车主对市区的限速设置也表示「迷惑」。「几条过江桥限速都很低,江湾桥、解放桥限速30公里/小时,琶洲大桥、猎德大桥限速60公里/小时,塞车的话不限速也开不快,但为甚么明明畅通无阻却要时速30公里以下?」  一位有着专业驾驶背景和十几年驾龄的车主,平时驾车也一直遵纪守法,但前不久因超速连续「中枪」。原因是他在一次半夜驾车回家时,行驶在熟悉的环城高速上,当时车少路好,按照以往经验,他认为110km/h的时速既安全又守法。但令他意外的是,这一趟下来收到了两张罚单。他原本熟悉的道路,新增了不少摄像头后实施了全路段80km/h的限速。两张罚单每单罚200元、扣3分,一次疏忽就扣掉了6分,对于开车上路他突然变得没了底气。另一位参加「满分学习班」的女士也对自己的遭遇愤愤不平,她是因超速50%被直接扣除了12分。在她的观念里,时速超过120km/h才存在安全隐患,而城市道路车速快点儿反而能提高通车效率。虽然超速是不对,但她的观点也有一些道理,据她介绍,她违章的路段也的确存在一些不合理。同一路段上,包括了30km/h、40km/h和60km/h三种限速。相比闯红灯、酒驾、变道这些比较明显的违规行为,限速存在的隐蔽性和麻痹性,时常会让车主感到有些茫然不知所措。  中山大学智能交通中心博士沙志仁认为,「更莫名其妙的是区庄立交限速20公里/小时,不知道是怎么定出来的」。网友@Celina则「吐槽」,宽阔四车道、几乎全程无红绿灯的新滘路,畅通无堵却要限速60公里/小时,而且没有快慢车道之分。长期经该路段从海珠区前往天河区的吴先生透露,一年内已被拍照扣分两次,「天桥花丛中隐藏着不少摄像头」。  除了市中心,快速路上也有「迷惑」的限速。有车主称,开一趟广园快速路,往往需要在时速80公里和60公里之间转换十多次,同一条路,同一路况下,踩油门的右脚却「像跳舞一样」。莫让执法变身「罚款陷阱」 。据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表示,电子眼属于国家强制检测的设备,而且要进行年审,凡是没有经过检测的一律不得使用。新华社报道称,广东省相当一部分电子眼未经质监部门检测,却一直在使用并作为对车主实施处罚的依据。与此同时,许多专家替车主鸣不平,对限速标志不合理的问题提出质疑。譬如梅河高速公路全路段限速每小时80公里或100公里,但某些路段却限速每小时60公里。部分路段限速过低,出现「高速路不高速」现象,造成道路资源的巨大浪费。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至友谊关的高速公路,通车没多久,有的地方限速竟然每小时只有60公里。 「建设服务不配套、设计和管理『两张皮』是限速不合理的主要原因。」一些交管部门负责人说,一些公路后来路况发生了变化,但交通部门不能及时修改时速,交警也没办法。「陷阱」牵扯诸多利益。还有专家指出,公路上「陷阱」的出现其实牵扯着诸多的利益。譬如有的经济欠发达地区,其交管部门的管理经费部分源于地方财政通过罚款后的按比例返还,那自然是「罚得愈多返还愈多了」。还有的地区,其电子监控设备是由营利性机构参与建设和管理的,它们的经营成本和利润都来自于这些电子监控设备,自然会希望这些设备多些「产出」,但就苦了公路上的车主们,害得他们提心吊胆。有车主调侃到:在交通违章处罚的力度和频度上,我们已经「和国际接轨」,而在交通安全的教育、交通事故救援、交通辅助设施的投入上,与国际水平却相距甚远。「许多国家的公路部门,都建立起了以直升机、定点医院、定点巡逻为主体的救援体系。而我们在这些方面基本上是个空白。」  没有人会否认经济处罚对于维护交通秩序和安全的必要性,但光靠加大罚款力度和标准,绝对不能维护交通秩序和安全。期待交通执法不会变质成为「交通执罚」,这也是除车主之外全社会的期待。  「电子眼」产业链图利揭秘 ;据《第一财经日报》报道,超速罚单是由私营公司所寄而非交警部门,「电子眼」也由私营公司安装管理,罚款变成私营公司的投资回报。广东12市利用社会资金建设28个本属于公益性质的「电子眼」项目,调查发现,在此背后,是广东公共安防市场未来3年将分享300亿元的电子眼「大蛋糕」,并有多家上市公司参与的现实。私营公司安装管理,中山大学岭南学院财税系主任林江教授表示,如果完全由社会资金来做社会治安监控的电子眼,就面临着一个问题,即如果治安图像视频也掌握在其手中,那未来在涉及到一些治安事件的时候,掌控者可能会篡改数据,产生诸多不利。另一方面,既然它不产生盈利,社会资金为何要投入其中?尽管在一些公共管理领域引入社会力量,确能实现政府与社会优势互补,提高管理效率、激活社会力量,但是政府与社会合作也应该划清领域、明确边界,不能吞噬公共属性、侵蚀公共利益、损害公众权利。此外,在该产业的背后,也是社会资金投入公共管理领域的边界之争。追溯至2007年,已有全国政协委员周振中提出,「电子眼」采购必须进行公开招投标规范管理,防止管理部门和生产厂商形成共同的利益链条。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发表于 2013-4-21 14:54 | 显示全部楼层
为安全也为创收

发表于 2013-4-21 17:4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摄工作室 发表于 2013-4-21 14:5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为安全也为创收

不合理的电子眼就是一个间接杀手。
发表于 2013-4-21 22:25 | 显示全部楼层
财富集中制

发表于 2013-4-22 18:28 | 显示全部楼层
请相关职能部门查一下交警一年几千万罚款用在哪了

发表于 2013-4-22 22:57 | 显示全部楼层
最好的办法是让交通警不涉及经济,他们罚一个一分钱都没有看他们还干不干这种缺德事!以后,凡是看到交警对车辆进行罚款,或经举报有类似行为,就应把该交警弄去培训班学习,学好了再上岗。对车辆的违章罚款,由国家统一帐号管理,把每一分钱都透明化,用在道路交通建设上。有贪污者,重罚!或杀头!

发表于 2013-4-23 07:53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大家按章办事,是多少就按照多少行驶,超什么速啊,没有电子眼,不晓得要超成什么样子。

发表于 2013-4-23 09:07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连超速了,过后连自己都不知道在哪超的,当然这种隐蔽抓拍我认为是罚款陷井,当然我也不否认有些时候有这些陷井的确起到了一定的警示作用。
发表于 2013-4-23 15:19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顶一下!另外建议楼主发贴时先排一下版,分一下段,这个看起来很吃力啊。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