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很久没有过的一种冲动,居然涌上一个年近不惑的城市草根的心头。冲动来自于今天早上不经意间看到的《中国西部网》上的一则报道——关于四川石化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就网民关心的四川石化项目接受采访而刊登的《四川石化为什么选址彭州》的声明,我终于坐不住了,我想到石化边上去走走。我相信自己的眼睛,这是多年的生活常识。
从成都城里驾车往北上了绕城高速,没想到心里越发不平静。走走就算了,难以理解的是,我心里有些乱,塞满了各种问题,这可不象这个年龄该有的状态。快出成彭高速时,我终于想通了,原来关心则乱,一个人对自己的生长环境是如此在意,毕竟休戚相关。
好吧,那就带着问题到石化边上去边看边求证。
疑问:是吃资源还是要生态
进入彭州,沿着一条牡丹大道很快进入石化大道,石化基地印入眼帘,大气、现代,这是最直观印象。就象一个人,五官端正,再坏也不会坏到哪里去,当然他会不会出口成脏就不得而知。除此之外就觉得这块地是如此平,车行经基地时,四平八稳。很快知道是一块河滩地,因为湔江下游的小石河就在边上。下了车沿着小石河溯行而上。到了石化边上,最要紧的当然是看水,我心里这样想。
在河边碰到了当地村民,他们是彭州隆丰镇人。原来的荒河滩好多都还耕了,村民们在这里种菜。菜地紧挨着石化基地,我照了张照片,感觉从菜地与气派的基地整体上看有些美。从村民口中得知,以前的河滩上好多地方是挖砂的,因超深开采河道,洪水破坏损毁不少河堤,还占用了耕地,地下水位也下降影响村民吃水,超载超限运输砂石压烂了公路……但近年来,彭州分三批逐步关掉了境内50多家砂场。
“看嘛,你现在站的地方以前就是砂场,砂场老板现在都改做旅游了。自从没有挖砂后,现在吃的水比以前好得多了!”村民的话让我有些乱的内心顿时平静了些。
但这些只是表象,还是应该到权威部门去问问。我又折返回到石化大道,驱车来到彭州市环保局。这里有工作人员值班,当问起挖砂时,他们说,“砂场现在全部关闭了!这些是不可再生的资源,而且从经济这个角度来考虑,也是一笔不划算的‘买卖’。除了为生态让步,我们也是为了为石化腾出更多的环保容量空间。这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围绕节能减排和生态环境质量、水环境质量等33个建设指标,彭州痛下决心,退出资源性行业,并关闭剩余的煤矿、砂石厂、水泥厂、火电厂及所有的石灰土立窑。2012年6月,在彭州市2007年—2012年期间‘十大影响力事件’评选活动中,‘退出资源性行业,实现科学发展”事件入选上榜。”据称,在关闭了这些资源性行业后,现在非煤矿山也正在关闭中。
退出资源性产业,让关键指标发生了质的改善。眼前的数据显示,目前彭州实现降污减排:化学需氧量400余吨、氮氧化物407吨、烟尘18476吨、粉尘2841吨、二氧化硫467吨、应当实施强制性清洁生产企业通过的验收比例100%、单位工业增加值新鲜水耗16.96立方米,工业废气量48.6亿标立方米,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稳定下降,工业企业污染物排放稳定达标率100%,工业用水重复率达到81.1%。
疑问:是否还有碧水蓝天
在儿时的记忆中,天是蓝的,水是绿的。碧水蓝天成为我们记忆底片的最初萌动。
当我迫不急待求证此问题时,工作人员显然有些委屈,“这方面做的工作更多!”据称,这五年来彭州市先后投入6197万元用于水环境治理,并强化对出境断面水质的监测,区域内水环境质量得到了进一步优化,尤其是出境断面水质一年比一年好转。2010年,彭州投资2000余万元,上移饮用水源取水口,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稳步提升;2011年,再投入8000万元在农村实施饮用水安全工程,确保了饮用水水质100%达标;同时,建设第二污水厂,城区污水处理能力达到每天4.5万吨,建成镇级污水处理厂18个,微型污水处理设施89个,城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74.3%,10镇建成自来水厂,村镇饮用水卫生合格率95.9%,20镇通天然气,农村全部使用上清洁能源,适宜农户沼气普及率94.9%,农村生活用能中清洁能源所占比例92%,农用塑料薄膜回收率90%,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90.25%……
蓝天会是梦想吗?2008年至2011年,彭州投入215.3万元用于城市扬尘治理;投入400万元用于秸秆综合利用和焚烧工作,秸秆综合利用率92%。按照《成都市大气污染防治管理规定》,彭州编制并严格执行禁煤工作实施方案,开展禁煤工作。推进全市公交车车辆清洁能源改造,出租车清洁能源使用率达到100%。2012年,彭州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361天,同时城区区域环境噪声、交通噪声和功能区噪声全面达标。
“有了这样一套形之有效的工作机制,彭州石化就有了环保的最好保障。而且,今后我们的要求只有更高!”据介绍,彭州将加快石化基地一级环境监测站建设,确保完成初装和700万元仪器采购,形成监测能力;完成66家涉气企业关闭,置换出大气污染物总量指标;全面完成省级生态市创建,加快验收和授牌,并推动国家级生态市创建;启动数字环保系统建设,开展环境监管信息集成系统、环境数据中心、环境地理信息系统、移动执法系统、环境在线监控系统、环境应急管理系统及综合办公系统7个系统开发建设。
疑问:旅游的品质和品牌受不受影响
数字的权威性,终于让我的心情定了下来。但又一个疑问还是挥不不去。
避暑的好地方,关键是还没有蚊子,也许银厂沟的印记在成都人心目中是抹之不去的。尽管遭受了大地震,并带有泥石流的阴影,但彭州还能打好这张旅游牌不?有了石化,会不会影响彭州甚至是成都旅游的品牌和品质?
我还是想再看看。于是又上路,这一次沿石化大道直接过了小石河,很快抵达川西旅游环线,向左就是去彭州北部山区和都江堰的方向。走在沿线,发现多了些餐饮企业。在一个“恩恩砂锅鱼”的农家乐里,已经有不少好吃嘴前来,我这才意识到已到中午,有些饿了,便也进去点了道招牌菜。老板杨大姐正是最忙的时候,在过午时分才得空与我聊了聊。她和丈夫经过几十年的打拼,让这个农家乐做出了名气。回想起上世纪90年代,碎石路变成水泥路,他们便抓住机会,扩大经营开始卖鱼,生意渐渐好了起来。当时来吃的人也只不过是附近的人,客源不广,现在在当地小有名气,就连成都中心城区、什邡等周边地区的游客也驱车来到这里。杨大姐认为,石化来了后,不会影响生意,相反人气会越来越旺,生意还会更好!
从川西旅游环线进入湔江路,就通往了彭州龙门山。沿途以五张国家级品牌闻名:包括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级森林公园、国家级地质公园、国家级湿地公园,彭州现在打出了“牡丹故乡、避暑胜地、宗教文化、地质奇观”四张旅游牌,成为该市打造“绿色、时尚、文化、开放”四张城市名片的重要内容。
这四张名片能否做靓做响?在龙门山镇,我求证了一个重要的信息:置信集团已经进入,在此建设仙林谷乡,不久体验区就要开放了,龙门水城等多个项目都已动工。但因多种原因目前的银厂沟还不会恢复开发,现在的彭州旅游主要看丹景山、白鹿和葛仙山。
这个信息也在我折返至石化大道与川西旅游环线的交叉口时得到了证实。这里正在修湔江路葛仙山延伸段。今年10月通车后,从石化基地到葛仙山,也就是几分钟的事情。即使是目前,到葛仙山镇政府也就是十多分钟。因此,看石化周边,葛仙山镇是个最佳的求证地。
我惊异地发现,就在镇政府不远的地方,投资落户当地的南充老板已经投入5000多万元,建设生态苗木、发展乡村酒店、投资老年颐养等多个项目。这在当地是个不小的旅游项目,难道就不怕石化带来的影响?最后从镇政府了解到,原来该镇今后将被打造成彭州的后花园。在石化边上,今后无异于将多出一个“世外桃源”。在这里,乡村旅游示范区的整体提档升级已全面启动,三年内将建成“以田园农耕文化为主,配套完善的乡村旅游度假景区”。老板说,“的确,石化与旅游并不矛盾啊!”
在这样一个不平静的日子,一趟让心灵平静的求证路,成为一个城市草根最本初的寻根路。我还会走在求证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