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下载
四川手机报读者讨论区
请
[登录]
或
[注册]
[去市州]
阿坝
巴中
成都
重庆
达州
德阳
甘孜
广安
广元
乐山
凉山
泸州
眉山
绵阳
南充
内江
攀枝花
遂宁
雅安
宜宾
资阳
自贡
搜索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首页
Portal
论坛
教育观察
问政
云养一棵树
网红四川
版务
四川手机报
本版
用户
管理日志
社区银行
版务
最新主题
最新回复
管理日志
最新图片
社区银行
积分商城
问卷调查
活动中心
群众呼声
麻辣杂谈
新 时 代
生态环保
律师在线
舆情监测
成都
绵阳
德阳
巴中
南充
乐山
内江
达州
广安
广元
遂宁
泸州
宜宾
凉山
资阳
眉山
雅安
自贡
营山
南江
新都
南部
摄影
楼市
旅游
川剧
汽车
桌游
招聘
教育
航拍
彩铃
健康
装修
美食
租房
论坛
›
大话四川论坛
›
南部论坛
›
人民日报新大楼遭吐槽与央视大楼绝配-转帖
麻辣社区小程序
麻辣社区APP
相机扫一扫 下载APP
麻辣社区微博号
微博扫一扫 关注微博号
群众呼声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 发布留言帖
返回列表
阅读:
1602
|
评论:
6
人民日报新大楼遭吐槽与央视大楼绝配-转帖
人民日报新大楼遭吐槽与央视大楼绝配-转帖
[复制链接]
天府愤青
天府愤青
当前离线
积分
13331
发表于 2013-5-13 08:56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http://www.news365.com.cn/xwzx/tttp/201304/t20130413_1066214.html
日期:2013-04-13 09:04:00 作者: 来源:现代快报
人民日报大楼建设现状
近日,与央视新大楼“大裤衩”遥遥相望的人民日报新大楼火了。其中的一组新大楼的照片,被网友送上“电熨斗”、“航母”、“夜壶”的封号,甚至还有人称之与央视“大裤衩”阴阳调和。不过,该大楼的设计者、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周琦倒是很坦然。昨天,作为领衔设计者,周琦也首次做出回应。他告诉现代快报
记者,不管大楼被称作什么,自己都不介意,“还有人说像企鹅呢,但这些不会给我造成困扰。”
网友调侃
穿着外套,跟“大裤衩”是绝配?
“人民日报新大楼处在北京市CBD(中央商务区)东扩的核心位置,与新近落成的中央电视台的‘大裤衩’大楼遥相呼应。有人说像电熨斗,有人说像航空母舰,更有人说像夜壶……”还有网友火眼金睛,称之为“迪拜帆船山寨肥胖版”。坐落在北京市朝阳区的人民日报新大楼这几天被网友调侃得不亦乐乎。
在照片中,嵌有效果图和大楼在建实景图。效果图中,建筑左侧顶部向外延伸,建有一个停机坪。而在实景图中,新大楼顶部目前正笼罩着一层层绿色的厚厚的安全网。同时,网友还配以央视“大裤衩”和人民日报新大楼的组照,让人浮想联翩。
设计师回应
“穿衣服”是为了保证安全和精准度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周琦领衔的团队,是该楼的设计班底。对于网友的调侃,周琦告诉现代快报记者,新大楼去年9月封顶,现在正在做墙体的外部装饰工程,安装玻璃幕墙,所以罩上了一层“外套”。
“大楼采用的是双曲面的空间造型,没有一个平面,每个构件又都不一样,要编制成一个连续光滑的建筑面,做空间定位很困难。北京风沙大,为了保证安全和精准度,所以要‘穿’上一层衣服。”他说,大楼因为在建,从不同的角度拍摄会有不同的效果,一些网友恶搞,结果让人浮想联翩。
“像夜壶、企鹅、电熨斗”都能接受
在建的人民日报新大楼在网友眼中意象丰富,“电熨斗”、“航空母舰”、“夜壶”等各种匪夷所思的形象一时井喷。
面对各种声音,周琦很坦然。
周琦表示:“说像夜壶没关系啊,还有说像企鹅的,各种版本的声音都有。但我一点也不介意,新的事物出来,人们往往以负能量的眼光看待,这是普遍的社会心态。但是我相信,建好的大楼一旦与大家见面,人们会接受它的。”
周琦说,项目中标后,人民日报曾有建议请他为建筑命名,但被周琦拒绝。“我觉得这个名字还真不好起,因为每个人的审美理念不同。建筑的美感就在于能给人以很大的想象空间,而这是建筑师难以预料的。”
对于网友质疑该建筑形似迪拜的帆船酒店,周琦表示,作为建筑师,他从来没有想去复制一件成熟的建筑。“对于这种声音,我完全不介意。”
他说,最初楼高的设计为150米,原本设计成一个传统的青花瓷瓶的造型,这需要正方形的场地,但是后来发现人民日报的场地相对狭窄,所以就把建筑拉长,类似一个帆船形状了。
“但是,这完全是巧合,我们的设计过程都有图纸,这些可以解释,不会给我造成困扰。”
图片不实,在建大楼改动较大
周琦说,人民日报新大楼方案2009年中标,当年10月施工,预计2014年5月竣工,今年底前外部装饰全部结束,就能与世人见面了。
但是昨天,经周琦确认,上网友上传的照片与实际在建的大楼并不相符。“方案出台后,做过几个重大的修改,原来屋顶的停机坪取消了,因为有人民日报社领导说,那里不具备停机条件,后来就做了全封闭的穹顶。”
最终方案中的人民日报新大楼,由圆形高层和方形辅楼组合成“天圆地方”的建筑形式,从三个“角”上以外凸浑圆的巨大钢柱沿弧线直接交汇到楼顶,从空中俯瞰,形成一个三角形的“人”字。
周琦表示,在北京CBD核心区域,东大提交的这个方案最初曾遭到不少争议。“有人认为人民日报的建筑风格应该四平八稳、用厚重石材,而非琉璃棍这种新颖的材料。”
在周琦的建筑方案中,整个大楼采用双曲面三维空间造型,没有平的面,这在北京建筑中确实有些“另类”。“北京现在CBD核心区的建筑中,都是四平八稳的盒子,这种超现实主义的建筑风格在北京还是标新立异的。”
设计过程其实是一个破茧成蝶的过程,周琦曾带领学生设计了三个思路完全不同的方案,离最后交标还剩十天的时候才确定了最终方案。
“我们的表达方式有些极端,不同于中国人习惯的中庸之道。”周琦说,流线型的结构能疏散风力,抗震和抗风性能好,能抵挡北京的沙尘暴。
赞
打赏
下载APP打赏
打赏列表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回复本楼
举报
全部评论
按赞排序
天府愤青
天府愤青
当前离线
积分
13331
楼主
|
发表于 2013-5-13 09:02
|
显示全部楼层
让建筑绽放思想的光芒———我校中标《人民日报》社新大楼设计背后的故事
http://seu.cuepa.cn/show_more.php?doc_id=230424
这是一个蕴含生命的艺术表达,仿生的双曲面造型,简洁、明快,优美圆滑的上升弧线,勾勒出了蕴含生命韵律的“有机形体”;这是一个创新结构的技术表达,180米的高楼用悬索结构一气呵成,楼板采用悬挂形式,用二三十公分的钢索取代粗大的立柱,用钢量大为节省,空间流动感强,分割自由灵活;这是一个彰显文化的思想表达,圆形高层和方形辅楼相映表达“天圆地方”,建筑从三个“角”上以外凸浑圆的巨大钢柱沿弧线直接交汇到楼顶,形成一个三角形的“人”字,凸显人民日报“以人为本”的主题。
正是这样一个集艺术、技术、思想完美于一体的建筑设计,让我校建筑设计院一举中标人民日报新大楼的设计竞赛。而这份设计的主持者,就是我校建筑学院的周琦教授。
消息传来,振奋人心,这是我校建筑学科近五十年来在北京首次获得国家级机构的设计项目,也是整个南京地区首次中标北京地标建筑设计。
新奇制胜“极端”表达有机体《人民日报》社新大楼项目位于北京市东三环的CBD(中央商务区)东扩区核心位置,与新近落成的中央电视台新大楼遥相呼应。《人民日报》社新大楼是该社成立以来最重大的建设项目,受到了各方面的广泛关注。
当我校建筑设计研究院获选《人民日报》社新大楼设计竞赛资格时,学校各个方面都给予了高度重视和充分支持。建筑学院院长王建国鼓励周琦大胆创新,充分展示我校建筑学科的整体实力。建筑设计院院长葛爱荣表示,将举全院之力通力配合、支持周琦团队的设计工作,适时做好技术控制和相关文件准备。
设计过程其实是一个破茧成蝶的过程,周琦教授带领学生设计了三个思路完全不同的方案,风格迥异,各有千秋,如何抉择最终交标方案颇为艰难,也可能成为决定成败的关键。
离最后交标的日子还剩下十天,周琪仍在为如何抉择而苦恼。一次,在北京跟一个老同学吃饭,周琦就顺便把三个方案都拿出来给他看看,因为自己“身在此山”太久了。而同学是外行,从来就没有接触过这种东西,他一下子就指出这种有机体的形式很是新奇,明显优于其他方案。正是这一股脑“无意识”的喜欢,帮周琦完成了这个最艰难的抉择,也使他下定决心朝着“有机体”的思路大步往下走。
周琦说,“我们的表达方式有些极端,不同于中国人惯习的中庸之道。”而为什么会采用“极端”表达呢?周琦解释说,因为我们作为外地单位进驻北京,基本上不占任何优势,在地域优势和服务水平上远不如源地好。在大家的思路都差不多的情况下,就难有胜出的优势。所以倒不如拿出一个跟别人很不一样的方式,用“极端”的表达方式来殊此一搏。此外,作为学院派建筑来讲,我们要致力于表达学术研究的思想,如果仅为设计费而没有表达思想的设计倒还不如就让商业设计师们去做。
极端非侥幸要让建筑绽放思想的光芒周琦的设计方案最终胜出,看似偶然,实则是“衣带渐宽终不悔”的执着追求和深厚学术积累的结晶。
“学院派建筑设计一个特点就是力求把学术研究表达得淋漓尽致,而且毫无保留,这并不是拿极端奇特去搏,而是我们长期秉承的一个基本理念。我们就是要把学院派建筑设计的研究成果表达出来,让建筑绽放思想的光芒,而不是去一味地迎合市场,迎合业主,做那些重复的、中庸的设计。”周琦教授如是说。
周琦教授博士毕业于IIT(伊利诺伊理工学院),导师GeorgeShipporeit是芝加哥建筑学派泰山北斗级的大师密斯在IIT的传人,他设计的湖心大厦是第一次实现密斯曲面玻璃幕墙的摩天大楼。回国5年来,周琦教授一直也致力于高层建筑形态结构的研究,在大四学生中开设教学课程并指导相关毕业设计,学生也非常感兴趣。他说,“现在的这个设计并不是一拍脑袋想出来的,而是在长期的教学中跟学生互动、教学相长逐渐形成的,而最原始的想法就是在指导学生做毕业论文时产生的。”
周琪对交叉学科尤为重视,他与擅长结构设计的方立新教授合作,在结构与建筑的结合上做了大量的实物模型研究工作。在设计时常常结合研究成果,针对一个真实的设计场地环境进行调整。他说,“这也是发挥我们学校教学科研与工程设计相结合的优势。因为这是一个原创,原创型的设计一般都来源于长期研究的结果。”西方很多建筑设计也是这样,芝加哥是世界高层建筑的起源地,伊利诺理工学院是由世界级建筑大师密斯主持的学校。而芝加哥最大的建筑设计事务所SOM,他们的设计师长期就在I-IT的学校里教书,跟学生互动,来研究这种高层建筑,所以像芝加哥一些有名的建筑也都是在教学科研中产生的一种原创性的想法。他认为这种教学科研与工程建设相结合的方式非常好,有利于在重大项目的设计中产生一些研究性的原创性的设计作品。这是学院派的建筑与商业建筑的最大区别。
实际上,周琦团队此次赢得这个设计竞赛的关键也主要体现于此。其他几家商业设计院也都是中国最顶级的设计院,在空间组织的功能性、有效性以及规范性的满足程度、熟练程度上的设计能力非常强,但在原创性的思想方面就略显逊色。
建筑学院的王建国院长也指出,“我们学校应该发挥这种特长,组织相关的教授团队,并强化各个教授团队的特点,发挥教学研究的特长,发挥学生资源的热情,分成若干个领域,再进行突破性研究。这是我们学院派的建筑单位在教学以外的发展出路。”他说,“在当今国内市场设计开放化,国际、国内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下,这是我们跟国际大公司竞争,跟国内一流单位竞争的一个强有力的手段。我们不能跟他们比经验,比规模,但是我们可以跟他们比学术上的创意。”
意料之外情理之中8月11日,这个看似平常无奇的日子却让周琦他们等待了很久。最后的评审结果出乎很多人的意料,而专家和业主的高度评价也大大超出了周琦本人的意料。
也许在大家的印象里,人民日报社是党报,报社大楼应该很正统,所以其他几家竞标单位的设计都偏重于雄伟和庄重,结果反显得中庸,但实际却非如此。周琦略显兴奋地谈到,“他们的领导相当远见卓识,大部分都喜欢一种创新的,发展的,从来没有见过的一种方案,尽管它的存在一定是有争议的。”当时人民日报社的领导意见分成两派,但主要领导和大部分同志还是十分赞成的。在评审后,他们将五家入选单位的设计方案放在食堂里展示,来进行民意测验。结果周琦的方案不仅年青人很喜欢,而且一些退休的七老八十的老同志也给予充分肯定,他们认为这个方案给人以一种朝气蓬勃的感觉,而这种感觉正是人民日报社蒸蒸日上所要追求的。“其实这个结果也在情理之中,因为它反映出中国当前社会心理的一种状态,人们正在努力寻求一种新的形式,新的变化来打破常规,与时俱进。”
8月19日,中国最大的建筑学网站ABBS里发布了这则消息,遂一石激起千层浪,三天里人气排行第一,两万人次点击浏览,评论和争论也甚多。因为目前北京重大项目,如鸟巢、水立方、国家大剧院、CCTV大楼的建设都是由境外建筑师设计的,而中国设计师在这种大项目上一直缺少话语权。而这一次,国内建筑设计师在中国大地上与国外设计师来比设计概念和创新,这对国内建筑界来讲可谓是扬眉吐气。周琦说,“中国建筑师设计中国的建筑,应当符合中国国情,这一点我们要做得比外国人更加理性一些。CCTV大楼虽然是一个创新设计,但是对它的批评声也很突出,如力学结构不合理,造价非常昂贵等。中国有自己的国情,那么多希望小学还有待盖建,我们没必要那么奢侈。因此,理性的、节能的、生态的、合乎国情的设计显得很有必要。《人民日报》社大楼的设计虽然形式很新,但是内在逻辑很强,设计也很合理,结构比常规的设计钢材耗量都要节省20%左右。这一点是最值得我们骄傲的。”
这一设计方案在南京电视媒体动画播出以后,很多市民疑问,为什么不在南京设计一个这样的建筑呢?因为东南大学是本地的名校,为什么不在南京做而要跑到北京去做?周琦教授笑着说,“这可能是因为地域文化的问题,这种创新的东西还需要土壤去培育。其实我们在南京也参加过很多设计竞赛,有表达过这种概念,却很难被认可。而北京已经变成一个世界建筑潮流的中心,虽然它跟南京一样都是古老的城市,但更具有包容、开放的胸襟,容易接受新鲜事物。另外,有些南京的业主总迷信外国人的设计,其实并不是这样的。”
厚积薄发建筑学科也要耐得住坐冷板凳4月20日,《人民日报》社向社会公开发布《人民日报社报刊综合业务楼设计招标公告》,到5月中旬,国内十数家设计院竞相投标,经过资格审查,最后共有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中南设计院、中冶设计院和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5家单位入选。而在这五家顶尖级设计院里,其他四家都是有着好几千人的大设计院,我们的综合实力无疑相对较弱,资格评分排名也在最后。这次投标竞赛,各方都十分重视,各院都是先在设计院内部进行广泛招标,再进行评选,继而择优选择一个最好的方案交标,实可谓集团性作战。而东大建筑设计研究院这边主要就是周琦带着自己的四个研究生,利用全院的资源在做前期方案设计。可最终,这四五个人的小团队竟然在这场实力悬殊的竞争中获胜,周琦总结说,“我们赢就赢在思想和创意上。”
创意和灵感不是空(来风,“得之在俄顷,积之在乎日”。周琦认为,“这并不是一个凭灵感就做的来的事情,为这一刻,我付出了30年的艰辛努力,”。他是我校78级工程结构本科,研究生就读建筑历史专业,后来又在美国伊利诺理工学院攻读建筑物理获得建筑学博士学位,回国后一直致力于近代建筑历史与理论研究,近代建筑文化遗产保护,建筑设计方法论研究以及建筑技术与建筑设计的结合等研究。这种扎实的理论功底和宽阔的学术视野,使他能够在学术研究中厚积薄发,在建筑设计实践上敢于创新。成功偶然中往往孕育着必然。周琦说,“其实我很迟钝,反应也很慢,做了很多年,到今天才有一点领悟。做研究、做设计都要耐得住寂寞,建筑学科也需要耐得住坐学术的冷板凳,不断地积累和探索,而等到一定程度你爆发出来实际上是一个很自然的结果。这并不是靠一个灵感或一时心血来潮就能达到的,这是对国内外长期实践经验的吸收,在对中西文化观念的理解基础上对未来方向的把握。因此,设计师应该站在一个历史的高度,用一个全球化的视野来看待某一个具体问题。”
建筑学院书记安宁也说,我们学院十几年来虽然很少中标国家重大项目,但是全院师生毫不放弃,而是默默不闻地在自己的方向上坚持不懈的研究,这种准备也可谓十年磨一剑,一旦机会到了,我们就得抓住机会,大展身手。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是每个有良知的中国知识分子骨子里的价值所求,正是这种历史使命感,让他不顾亲朋好友的劝说,放弃美国稳定优越的条件,毅然回国。他认为中国发展得这么快,这是一个巨大的发展机遇,而自己作为国家培养成长起来的一代知识分子,理应为国家做点事情。不是为个人名利,而是希望用自己一系列的研究和设计实践来探索中国建筑未来应该怎么走。他想通过自己的努力,给中国的建筑树立一个理性的、节能的、生态的、符合中国文化的,面向全球的理念。
本帖最后由 天府愤青 于 2013-5-13 09:06 编辑
评论
赞同
反对
举报
天外飞狼
天外飞狼
当前离线
积分
780
发表于 2013-5-13 10:55
|
显示全部楼层
:lol:lol:lol:lol
评论
赞同
反对
举报
心冻
心冻
当前离线
积分
5850
发表于 2013-5-13 15:21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像个阳具哦 超大号的
评论
赞同
反对
举报
俺土八路
俺土八路
当前离线
积分
151
发表于 2013-5-15 10:03
|
显示全部楼层
央视:裤衩是用来遮羞的。
人民日报:没这么大号的东东,怎么日?
评论
赞同
反对
举报
WLCC
WLCC
当前离线
积分
238
发表于 2013-5-15 11:11
|
显示全部楼层
人民的行头就是该大,要不然怎么“日报”?!
评论
赞同
反对
举报
返回列表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
详情请点击此处>>
浏览过的版块
宜宾论坛
律师在线
通江论坛
南充论坛
蓬安论坛
最佳新人
注册后积极发帖的会员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