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伯清露面禅语破解出家悬疑
一身精神抖擞的黑色运动服,左手上一圈圈地缠绕着光洁的佛珠,熟悉的口音中,念出的却是“阿弥陀佛”——在本报独家报道了李伯清于本月29日要剃度出家的消息后,经过了近几日满城风雨的沸扬,昨日下午3时,李伯清终于准时出现在城郊的一家庄园中,会见曾经跟他打了10多年交道的各家媒体。李伯清依然爱开玩笑,但态度却更平和;依然爱散打,但佛教故事不离口中——这位即将剃度的巴蜀笑星,首先向媒体展示了他手书的八个大字“慈悲,宽容,和谐,理解”,为尖锐问题即将一触即发的媒体见面会定下了平和的基调。
悬疑一
为什么出家?
李伯清:因为学佛到了一定的程度才发这个心的,是个很自然的过程。
连日,关于李伯清出家的众多议论,已经让他不得不出面来表态了。昨日出现在众目睽睽下的李伯清,显然经过了精心的装备:发布会的地点选在城郊,尽管这样,还是有两三位中老年评书迷赶到了现场,因为这也许是见李伯清着俗家装扮的最后机会了;发布会现场,桌椅、话筒准备得非常周到,李伯清邀请了几位他多年的朋友出席——在重庆风风雨雨跟随他7年的经纪人曾学平,以及他在书画界和评书界的朋友,而家人无一出现。
李伯清在发布会一开头就亮出“慈悲,宽容,和谐,理解”八个大字,还亲切地称呼满座的记者为“小朋友”,开场白中,他说了很多念旧的话:“以前,媒体的小朋友们私人找我做事,起码有四五个人结婚时,我亲自赶到现场主持了婚礼,今后你们中还有人结婚,邀请我,我还是要来,只是衣服、口气变了。我这八个字中的慈悲,指的是善良,不要伤害别个;宽容,指的是人应该有海纳百川的气概;和谐,做到了前面两条就自然和谐了;至于理解,是希望对前面的六个字有正确的理解。”一席肺腑之言,记者们掌声四起。“李老师,您为什么突然出家?”这是记者们迫切想破解的谜。李伯清回答:“你们对我出家的事有误解,我出家不是太突然的事,我学佛10多年来,除工作之外,2/3的时间都在庙子里度过的,1/3的时间里,一半在学书画,一半跟学生在一起。宝光寺、大慈寺等很多庙宇的活动,我都参加过,所以我出家是因为学佛到了一定的程度才发这个心的,是个很自然的过程。”
悬疑二
因离婚出家?还是身体不好?
李伯清:我现在身体健康,我追求的佛学也是一门文化,我出家与婚姻没有任何关系。
对于李伯清出家,其师兄广成法师曾透露:李伯清其实已经与妻子办好了离婚手续。昨日面对记者对其婚姻出现状况的质疑,李伯清均予以否定:“很多人看明星时,都喜欢挖掘边边角角的东西,我能理解这种心态,每个人的看法都不一样嘛,比如有人为了搞艺术就可以把婚离了,我追求的佛学也是一门文化,我出家与婚姻没有任何关系。”对于身体健康问题,李伯清表示:“我现在身体健康,精神很不错,但我毕竟60岁了,还能在评书讲台上讲多久呢?我出家不是很难理解的事,比如你的爸爸60岁退休了,老年人退休后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他想进养老院、或者是租个农家乐住起,我想你也不能反对噻。总之,我不是和老婆闹了架,也不是和儿女怄气才出家的。”
悬疑三
财产如何安排?舍得家人吗?
李伯清:出家,只是出离烦恼之家,不是说把亲戚朋友全抛下不管了。
李伯清的出场费在本土曲艺界数一数二。出家之后,财产如何安排?对于这个隐私问题,李伯清仍旧和颜悦色地表示:“我年轻时的理解是,出了家,就是亲戚朋友都不要了,现在才知道,佛门里要报的第一重恩就是父母恩。如果不是接触了10多年佛学,也许我的老年生活就是在家带带孙娃子,但现在我有了这样一个重大的安排,我上有老,下有小,肯定要在财产等各方面都安排好。”
如何舍得下亲戚朋友?李伯清笑了:“和尚也是人嘛,出家,只是出离烦恼之家,不是说把亲戚朋友全抛下不管了。我不会去找个山洞面壁九年,我不会脱离这个社会,只是我对自己要求更严格了,要通过修行让自己更平和。前段时间我对名利还放不下,观众掌声一起我还是多开心的,但这些个人的私情私利今后都要看淡。人的心胸,应该用无像包容有像,就像宇宙是空的,但什么都能装下,海能纳百川,同时也能容纳潲水甚至粪水一样。”说到最后,李伯清还吟诵了一首他写的绝句:“人生苦短岁如梭,转眼白头空蹉跎,追名逐利千般苦,放下自在得解脱。”
悬疑四
今后还讲评书吗?
李伯清:商业活动肯定是不参加了,公益慈善活动可以。今后大家有空了,都可以到庙子里来找我谈谈心,分文不收。
李伯清入佛门了,今后还会散打评书么?李伯清说:“可能今后我当众讲话,不能叫散打了,而应该叫‘开示’,我会在散打的讲话形式中融入佛门的文化理念。以前散打,70%是搞笑,30%是生活提炼,今后我会在讲话中融入更多的人生道理和佛学体悟,给大家讲《金刚经》、《坛经》等,让听的人得到更多的道理和智慧。今后大家有空了,都可以到庙子里来找我谈谈心,分文不收。而且今后不管你喜欢我不喜欢我,我都要给你讲,平心静气地讲,不带分别心地讲。”
李伯清出家的消息激起了千层浪,在网络贴吧中,有人正在发起万人签名活动挽留他。对此,李伯清表示:“所有喜欢我的人,还是有个理解上的误区,今后我会离大家更近,而不是更远。甚至我今后讲经的资料,还可以刻成音像制品,免费送给大家。”对于今后是否还演出,他表示:“商业活动肯定是不参加了,公益慈善活动可以。”
谁将成为散打评书继承人?李伯清认为:“这个没法指定,比如我让徒弟叮当当继承人,如果他今后偏要去唱歌,那散打怎么办?所以只能用历史来检阅。我送他们侯宝林大师说过的话:像我者死,学我者生。”虽然如此,为避免群龙无首,李伯清还是指定了他出家后由徒弟廖健和秦天分别负责成都和重庆的事务。
悬疑五
会否戒烟戒肉?
李伯清:如果你化缘碰到肉了,你不吃,施主还不高兴,因此为了他高兴,哪怕我要堕地狱,我也把肉吃下去吧。
李伯清抽烟多年,出家后能否放弃这一嗜好?李伯清没有直言,而是打比喻:“宋代高僧济公,酒肉穿肠过,其实佛陀讲法传经,也没有说绝对不能吃肉,只是说非三净肉不吃,三净肉就是不是为你所杀、你没看到杀、你没听到杀的肉。如果你化缘碰到肉了,你不吃,施主还不高兴,因此为了他高兴,哪怕我要堕地狱,我也把肉吃下去吧。”李伯清透露,29日他只是剃度,而非受戒:“这要根据我自己的修为来决定受戒。总之,我不是一个死背经书的人,我也不注重于形式,而是会用我的心去理解佛学的真正含义。”
李伯清透露说,出家后,肯定会早晚诵经,参加辩经活动,按佛门规矩礼仪生活。不过,他不会老在庙里呆着,而是会全国各地走走,进行云游。那么从现在到29日出家的这几天会怎样度过呢?李伯清明确表示:“希望过了今天,大家就不要再打扰我了。第一我要把屋里的书好好整理一下,了解剃度的一些规矩。另外就是打电话给老朋友们告别。我只是想在思想境界上提高自己,我的学生都知道,这是喜事,不是悲事。”
悬疑六
是否可能还俗?
李伯清:佛门很宽容,三进三出都还收留。所以我是否会还俗,还是个未知数。
李伯清称不会为了追求境界而刻意去精进修学,那么是否会某天因执著难破而还俗呢?李伯清很坦诚地回答:“出家后,我要虚心去修,不会要求自己一定要修成大师。顺其自然嘛,历史上有这种现象,有和尚学佛多年后又还俗了,还俗后又剃度进佛门了,佛门很宽容,三进三出都还收留。所以我是否会还俗,还是个未知数,就像当年我发誓不讲评书了,发誓不回成都了,结果还是回来了。总之,这要看我对佛学的感悟如何,看我和佛门的缘分到底有多深,如果我的修学能够让大家感到开心,得到启迪,我会非常精进。”
采访到最后,记者们突然忍不住问:“李老师,今后该咋个称呼你呢?”李伯清呵呵一乐:“现在我的法号还不方便透露,如果我法号叫普光,今后就叫我普光法师好了。出家后我也不会收散打的徒弟了,但今后我可以收皈依弟子,八百一千地收,没有限量,不过不是教你散打评书,而是佛学中的道理。”
发布会临近尾声时,李伯清站起来,像江湖人士告别时一样朗声拱手说道:“拜托各位媒体,一定帮我把这句话登出来:祝所有父老乡亲吉祥如意!”
昨日,李伯清的最后一项大事就是收下了自己的关门弟子——超女文瑶。他说,把这个答应了别人的心愿了了,自己就可以更加无牵挂了。记者周帅摄影谭曦
(转自:华西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