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老师垂怜指教。
学生以为:所谓看破,是人都能看破,也曾看破,已经看破。耶稣也罢、释迦摩尼也罢、如来也罢,都属于曾经看破到已经看破,到一直看破之列。
作为活着的凡人,可以曾经看破,已经看破,但不必一直看破。一直看破只有两种状态的人,即一是成佛了,二是临死之前(也有至死不破的)。
我历来主张人是应该积极入世的。但世事维艰,有时又不得不”看破“以求活下去。看破就是让人消极,让人认命,让人自认倒霉。但是,这种消极的态度一是不被人的生理所接受,二是不被人的欲念所认同。所以,每个人都活在自我与现实的极端矛盾之中,这是痛苦的根源。很多人不能自求平衡走上了以自我了断而早日进入”极乐世界“之路。”一直看破的“佛们,为了劝解此类行为,便创造了让人释放压力的一套理论、说法。其根本方法就是用前世、今生和来世来协调人今世的平衡。说到底,佛们也是劝人积极入世的,即:人啊,不要太悲伤,也不要轻生,今生你的命不好,是因为你前世作孽所致,所以你要忍受今生的痛苦,为你的前世赎罪,这样,来世就会获得幸福(或者今生就会进天堂之类)。
不仅是佛这样说,中国梦也是这样说,只要大家听从教诲,忍受当前的痛苦,就会获得不久即将到来的幸福。
人,常常会听佛怎么说,更喜欢听梦怎么说。佛的幸福要到来世,梦的幸福在今生。可是,当人发现,今生的噩梦一直做个不停,美梦总没到来,就惶惑了,就寄望于佛的来世了。不寄望来世者便试着自我排遣,或寄情于山水,或比兴于诗赋,或沉迷于犬马,或聚众与乡校,或阴谋与密室,或唾沫于网络,或一发布衣之怒等等。
《生死惶惑赋》无非是”比兴于诗赋“罢了。
不知是否如此。请老师指点迷津。
本帖最后由 桩子 于 2013-7-25 09:34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