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因分析 常遭旱情 因地形地貌特殊
“降水分布不均,是古蔺县最大的特点。”王小涛介绍,受地形影响,古蔺县西部和北部地区相对比较容易达到降水条件,但中部、东部和南部则比较难。
“除了受地形影响较大外,古蔺容易出现干旱天气还受地貌等原因影响。”王小涛介绍,古蔺县地处“赤水河干热河谷地带”,降雨量本来就小,加之境内地表多为砂石土和砂岩,蓄水能力差,无法在上空形成聚集性水汽。
王小涛分析,古蔺西北部的黄荆老林沿线山地,挡住了西北冷空气进入古蔺境内的来路,东南部的区域又处在云贵高原边缘,海洋上空形成的暖湿气流也不可能抵达古蔺,这是古蔺干旱少雨的根本原因。
抗旱救灾 社会各界 鼎力支援旱区
前不久,古蔺县网友以网帖、微博、QQ群消息等形式,将当地的旱情传播开来。这些消息引起了泸州网友的关注。就在此时,古蔺县自行车户外运动协会、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扶贫基金会等组织,专门组队前往马蹄乡羊嘶岩等饮水困难地区,为当地村民送去了饮用水消毒片。得知古蔺大旱的消息后,泸州消防支队抽调江阳区大队、龙马潭区大队、纳溪区大队和古蔺县大队等单位赴古蔺抗旱。截至目前,泸州消防已派出8台消防车30余名官兵,组成抗旱救灾突击队参与抗旱,已深入村寨送水200余吨。
开源节流 两大工程 建成后县城不缺水
古蔺县城居住着10万人,今年大旱,尽管没有闹水荒,但目前的水储备量,仅够使用至明年2月份,而旱情极有可能会延续至明年4月份。于是,他们紧急修建了应急提水泵站。“提水泵站将于国庆前建成,届时将可以日补水2000方。因此,县城用水是不会闹水荒的。”
县城区水利基础建设薄弱的现状,也已经引起了古蔺县水务局副局长姜先强的反思。说话间,姜先强从办公室里拿出两张规划图,一张是龙爪河工程,一张四盐井河提灌站规划。“这两项工程建成后,古蔺县城供水体系基本形成,县城将不会缺水。”姜先强说,在水务局的项目储备上,还有近30亿元的水利工程项目,如果这些项目全部建成,“打不湿的古蔺”就不会再让人生畏了。 华西城市读本记者 曾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