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1087|评论: 5

[生活资讯] 【文化内江】内江威远静宁寺:骏德共仰 三教同归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7-29 16: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内江威远向义镇的静宁寺,有一处典型的“三教合一”寺院建筑群,其建筑规模宏大,保存完整,鼎盛之时,汇聚了广东、湖南、贵州、山东、东北等十多个省市及海外上千“三教”僧众。
始建于明末清初的静宁寺,在建筑风格上大胆引入西洋建筑设计,使建筑群既有中国传统民居特点,又有中国寺庙建筑特色,同时又兼具西方建筑神韵。在建筑结构上充分采用中国园林布局和民间四合院形制,各处建筑因势而建,寺庙内楼台亭阁密布,殿宇连绵,塔、亭、台、楼、桥、池、井、石刻一应俱全。而“三教”建筑在整个建筑群中各自独立且又相互融合。从大门进入静宁寺庄严肃穆的佛教部分,是创建人以“慈善消劫经”为蓝本进行修建的穿逗梁架、悬山顶式建筑,其中慈善堂,面阔七间31.3米,进深三间5.7米;王母殿面阔五间26.38米,进深三间12.12米;观音殿面阔五间15.62米,进深两间6.45米,通高9.2米,素面台基高2.3米,弧形如意踏道六级,碑文、石刻、对联遍布各个院落。观音殿现有八幅完好的对联石刻,“天地与参谁是,身心结一不谈”、“借问路傍名利客,何如此处无长天”……书法精美,禅意幽深,让人驻足深思。
从寺庙中间的山门经过五福桥、八德池,来到天人合一的道教部分,八德池中仍然水清见底,桥身及池壁上雕刻的瑞兽、花卉等图案栩栩如生,据说五福是据道家“五福”来命名修建,人们从这桥上走过就能得到五福。拾长阶来到面阔五间11.35米,进深四间8.15米的玉皇殿,大殿的两幅对联格外引人瞩目,大门里副对联:“万教统归宗,静宁特阐奇缘会;三尊开普渡,三佛来撑大愿船”;外副对联:“骏德昭垂,千秋共仰;龙华大庆,三教同归。”再一次印证了静宁寺三教合一的宗旨。
最里面是以人为本的儒林院。儒林院面阔九间39.85米,进深七间33.8米,为两层砖木结构。现已102岁高龄的万幺婆介绍,这里原建有十圣亭(伏羲、文王、周公、孔圣、颜子、吕祖、观音……),她本人就是创始人朱郑氏的弟子,谈起当年三教众僧讲经、法事、交流、起居等情况,老人还历历在目。整个院子由四个小四合院组成,中间有隔墙,既独立又四通八达,院中取意于八卦图形的日月井,依然清水盈盈,长年不枯。静宁寺整体布局合理,安排精巧,风格独特,气势恢宏,充分展现了当时“三教归一”的盛大场景,而建筑者们,也将他们的虔诚和礼敬,无不融汇于一砖一木的构筑和雕梁画栋的细微,处处雕饰精美,匠心独具,诗文楹联,精彩纷呈。
据载,这里还曾是孔子第七十二代玄孙孔德先生创办主持的“四川慈善联合总会”所在地。在抗战时期,此处又成为东北中山中学校址,先后培养出了大批栋梁之材,给地处偏僻的威远,带来了科学、民主的进步新风。
当你漫步寺内,散布的青苔让你感到微微的柔软,斑驳的石径仿佛述说着岁月的悠长;流连于幽深的庭院,体会它灿烂的宗教、抗战文化,昔日的朗朗诵经、读卷之声竟能隐隐于耳;放眼四周,松柏掩寺,苍翠欲滴,小鸟在如翼的翘角上欢快地跳跃,与大自然传来的各类和声,阐释着三教归一“万法同源,大统归一”的思想,也让禅意十足的寺庙多了一分活泼的生机。儒、释、道三教和谐统一,让我们为先辈们勇于放弃门户之见,敢于打破思想壁垒,顺应时代发展的精神深深折服,值得深思耐人寻味。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楼主| 发表于 2013-7-29 16:50 | 显示全部楼层
静宁寺

本帖最后由 随便文化 于 2013-7-29 16:54 编辑

QQ图片20130729165329.jpg

 楼主| 发表于 2013-7-29 16:57 | 显示全部楼层
寺内文字

本帖最后由 随便文化 于 2013-7-29 17:00 编辑

3-8.jpg

 楼主| 发表于 2013-7-29 17:02 | 显示全部楼层
寺内石雕


转帖

666.jpg

发表于 2013-7-29 23:31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

发表于 2013-8-2 09:17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没听过!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