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黄权旺
据媒体报道,目前我国楼市的“两极分化”现象愈发明显。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房价上涨趋势明显,而颚尔多斯、营口(楼盘)、常州(楼盘)等三四线城市频频爆出“空城”消息。房地产行业发展将何去何从?就此问题,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原副主任王珏林接受了南方日报记者的专访。他说,我国从未提出调降房价。“大家对政策的执行和政策的目标理解不准确,中国从来没有提出把房价调下去,一直提房地产市场稳定、房价保持稳定增长,还有“增长”两字呢。”
“房地产调控从未提要降价”伤了谁的心?有道出了怎样的真相?中国经济迅猛发展,房地产业拉动的经济让世人瞩目,如今的房地产业已经成为当代财富凝聚的代表。随着地产开发热如火如荼,买楼卖楼都成为时尚热点,虽然有的大城市楼市房价均价早已突破3万元甚至直逼5-6万,不少人感叹工资赶不上物价水平,不吃不喝也一年省下来的贮蓄都无法买到一个厕所,但是房地产的“马太效应”可是越来越大,势头日益强劲,政府三令五申,每年都出台调控政策,比如限购限价,然而政策的效果未能很好地体现,限制的是消费数量而非价格攀升,到底何解呢?
实际上,疑问一个,原因很多,岂能一一阐述?衣食住行,人之本能刚性需求,无房不安,住房毋庸置疑成为人们首要追求的物质条件,住房不仅给人们带来强烈的心理归属感和尊严感,同时也是一个人生活品味的最直观体现。房产多,则意味着财富多,无论哪个年代,有产一族大多体现住在哪里住什么样的房子?因而没有房产,在城市难以立足不是耸人听闻,即使忍受得了房东隔三差五地涨房租,也无法忍受打拼多年却一房难求的尴尬,有房成为他们最强烈的奋斗动力,因而人们逐渐由做不起房奴是幸福的观念做了房奴更幸福的观念转变,一生为房打拼成为很多人终极目标不是戏言。
再者,城市化加速发展,每年入城的约有3000万人,除了这个群体外,还有很多已经在城市里打拼至少5年以上,手头有若干积蓄,凑够首付则可以应(楼)声而动,一方面大中城市向郊区发展,另一方面二三线小城市也在加速城镇化的步伐,有房的想改善更好的住房条件,无房一族成为房地产潜在的消费者,即使房价再高购房再困难,国家政策周不时打压房价,然而这些都不是符合市场发展规律,或许政策出台,可以在短时间内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但是对于房价整体价格走向构不成威胁,房地产价格继续飙升,只是时间问题。
不可忽略的是,城市化过程中会增加工业用地、住宅用地、社会公共用地的需求,大量的扩大工业和新兴产业新建工厂,增加了对工业用地的需求。其次,进入都市的人们必然需要高质量的住房需求。最后,公共产品的供给也相应提高,人商业、文化、体育等大量的公共需求被扩大,因此需求更多的商业用地和公共用地。城市化率依然很低的中部、西部地区,其城市化率尚未达到40%,未来该区域将面临更加广阔的城市化空间,住房的需求旺盛,房地产仍将强劲发展。
从宏观来说,近年来GDP增速仍然保持在8%-12%,而房地产的直接投资拉动GDP增长超过1个百分点,产业杠杆拉动越3个百分点,这样的数据是非常惊人的,这表明我国经济正处于快速稳定增长期,经济的发展对货币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广义货币供应量不低于的资本投资收益,那么说明你已经跑赢了财富评价的增长水平,不过一定不能忽略的,收益跑赢了CPI,但是你的财富是贬值的,从某种意义来说,能够跑赢广义的货币供应量增速的就是房地产业,所谓房产保值就是此理,因而也促使了国际资本流入中国房地产业,甚至很多投资客和游资也蜂拥而至,客观上也推动了房价的飙升。
从微观来看,房地产的利润20-30%之间, 房地产商从来不做亏本的生意,因为很多成本已经花出去,打压房价不让上扬,只能在这个利润区间内下功夫,因而去年陕西出台规定要求,房地产项目合理利润率应控制在10%左右。此规定颁布后引起较大争议,有业内人士认为,对市场化的房地产行业设定行政化的利润指标,缺乏可操作性。后来这个政策的执行与效果也不了了之。其实,政府抑制房价对经济收入也毫无好处,只能只眼闭只眼睁地执行,那么就不难发现有的地方企图为限购令松绑,后来被叫停。
其实房地产商认为,除非是资金链断裂,要不开发了房产成品,价低不销售,待价而沽也不是没有可能,物价在上扬,货币在贬值,楼市是一个月一个价,增幅虽不是跑步而是碎步,这样一来,房价还如何调控?政府也需要经济增长的,因而从来没说过要提出要求降房价,正是与开发商的呼声相呼应,因而政策优势、利润增大和刚性需求成为支撑房地产业成为强劲产业的三大支柱。
不用综上所述,最后也不得不简单地说,要不是原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原副主任王珏林接受了记者的专访,实事求是地说了一句“我国从未提出调降房价”的话,不知道有多少人还在等着房价掉下来、工资升上去、节衣缩食凑够首付,幸福地成为“房奴”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