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2314|评论: 11

南部建兴镇:国道省道交汇点的"四川名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8-20 21: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华西都市报:由华西都市报和华西传媒集群主办的“C21(2013)圆桌对话”8月17日上午在成都新会展中心举行,南部县建兴镇作为川东北唯一入选乡镇,当选“2013四川十大名镇(街道)”,与崇州市街子镇、都江堰市虹口乡、成华区桃蹊路街道等10个乡镇(街道)共同领奖,建兴镇的魅力何在?
书记寄语
建兴镇作为南部县最大乡镇,聚集着10万人气。有人气,就一定不乏商气,它绝对是乡镇投资的首选地之一。我们的目标是坚持建兴的“五镇”建设,将其真正打造出名镇风范。——建兴镇党委书记王永果
8月17日上午,由华西都市报和华西传媒集群主办的“C21(2013)圆桌对话”在成都新会展中心举行。下午4点,历时大半月的“2013四川十大名镇(街道)”评选活动,结果出炉,十强当场揭晓。
南部县建兴镇,作为川东北唯一入选乡镇,与崇州市街子镇、都江堰市虹口乡、成华区桃蹊路街道等10个乡镇(街道)一起上榜。
“作为一个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乡镇,建兴镇能够登上今天的舞台,离不开每一个建兴人的团结奋进。”这是建兴镇党委书记王永果,在授牌仪式上发出的感慨。
昨日,华西城市读本记者实地走访该镇,揭秘其当选“四川十大名镇”的夺牌奇招。
产业大镇
目前,建兴镇顺应南部县党委政府规划发展,正在着力推进“五镇”(产业大镇、商贸强镇、文化名镇、生态亮镇、和谐新镇)建设,全面提升建兴镇经济、文化底部力量。修建一级公路,打通建兴到位于四龙乡的“中国莲博园”快速通道,缓解场镇交通压力,双向8车道的赖家坝大桥年前将投入使用。
主打:蚕桑、速生林挑产业大梁产业方面,建兴镇制定了“1+1”(蚕桑+速生林)的主打模式。作为南充蚕桑“双万担”(即发种1万张,产茧1万担)蚕茧基地镇和南部县蚕桑基地镇,蚕桑已然成为建兴镇产业的标志。2012年,全镇新发展桑园2800亩,嫁接改良1100亩,培育大户300余户,探索出了一条“以大户带动、协会经营”的路子,吸引不少在外的农民工回乡创业致富。
其次,按照“3215”工程,该镇重点打造国省道公路沿线速生林栽植,栽植杨树十多万株;大力实施低效林改造,在李广山、龙滩寺、红军垭、莲池坝等村成功低效林改造2000余亩,栽植杨树24万余株;并完成宝马河、徐岸河、占岩河等水系、河滩地绿化,绿化面积1500亩,栽植杨树16万株;突出重点栽植示范片200亩,栽植杨树2.5万株。目前,建兴已成了南部县工业板材原料的重要产地之一,速生林种植,已然成为了该镇的又一产业创收大项。
并推:果药、家禽完善产业建设除此之外,在拓展果药产业和巩固家禽产业上,建兴也没有丝毫懈怠。建兴镇党委书记王永果介绍道:“我们依托黑龙观新村示范片建设,全镇9个村新发展脆香甜柚5000亩,栽植树苗40万株。加强对原有枇杷、伏季水果的管理,按照‘果药套种’模式,还在全镇新栽植千余亩中药材。大力发展生猪养殖,培养养猪大户,镇年出栏生猪2.5万头,发展养猪大户42户。在众多村组,对农户实施现代畜牧养殖圈改工程,以推动牲畜产业的发展。”
据了解,2012年,建兴镇地方国产总值达到4.3亿元,粮食总产量25630吨,人均纯收入达7200多元。
商贸强镇
去年,建兴镇社会商品零售收入总额达4.5亿元,第三产业占全镇经济总收入75%,地方税收突破1500万元,在南部县辖乡镇中排名第一,遥遥领先于周边乡镇。这让不少的邻镇都顿觉“压力巨大”,同时也开始试图打听建兴的创收奇招。
奇招①
招商引资“走出去”
三甲、四星“看过来”
采访当天,在王永果办公桌上,一份三甲医院“可行性报告”引起了记者的关注。据介绍,深圳万丰作为一家“三甲”医院,看中了建兴镇良好的投资环境。经过实地勘察和评估,现初步决定在建兴投资建院,一期投入在8000万左右,将以二甲医院的级别申报、三甲医院的标准打造。
无独有偶,同样是在酒店地产行业堪称翘楚的四川明宇实业集团,也看中了建兴这支“潜力股”,“他们目前正在建兴考察、选址,预计在此建造一座四星级大酒店。”如今的建兴,已不乏初见大企云集的端倪,如宝来生物制药现已投产数百万,达到十余亩的生产规模。现代化大型屠宰场也落址于建兴场镇,投资上千万。
王永果说,招商引资重在“走出去”,不能一味坐等商家上门,多在外交流学习,提升眼界的同时也能邂逅很多机遇,三甲、四星就会自然而然“看过来”。
奇招②
发挥枢纽地理优势
家乐福加盟商业活镇
建兴镇是邻近三县30多个乡镇的物资集散地,镇内有国道212线和省道101线纵横贯穿全境,正是抓住了这样的一个交通枢纽的优势,加之本身突破10万的旺盛人气,建兴党委政府将商贸建设纳入了全镇的工作重点。
为此,建兴在原有的街道规模上,扩建街道至34条,完成老旧城区改造12万平方米,启动土地开发300余亩。全镇场镇面积达3.5平方公里,镇上常住人口近6万人。镇上拥有各类工矿企业12家,4家大型农贸市场,商铺店面近5000个,4家上千平米的购物超市,这其中还不乏知名购物卖场——温州华联和家乐福,日商品交易额达100多万元。场镇坚决实行“坐商归店、行商归市”,高楼林立,商品琳琅满目,条条街道硬化、美化,消防栓密集安装。一座环境优美、设施齐备的人气小城镇已初步建成。目前,已完成牌坊街、老街等三条主街道近1000个店铺店面进行规范,实施标美化改造。赖家坝新区开发,正在加紧进行。
文化名镇
曾经的“红旗学校”,如今的人才摇篮——建兴中学
建兴镇辖区,学校林立,教育资源丰富,含省级重点中学、初级中学、镇级小学5所,村级小学13所,现有教师职工共320多人,其中有高级职称的有130人,中级职称170人,有在校学生15000人。
其中,建兴中学,无疑是南部县镇级中学里的一颗璀璨明珠。上世纪60年代初,该校取得了辉煌的办学成果,被国务院授予全国“红旗学校”称号。如今,该校继续传承50年的办学先进理念,4000余师生提出了“不逊于建中前人,无愧于建中后人”的学校精神,奋进在发展道路上。勤劳、聪慧的“建兴人”在历史的长河中同样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众多文化名人都来自建兴,如常德会战的指挥将领柴新意兄弟。
注重教育设施建设
预备普及农民图书馆
在教育设施改善上,建兴镇从未停止前进步伐,力争达到市级一类标准。预计还将会加大资金投入,确保农村远程教育设备正常运行,实现多媒体“班班通”。同时,全镇文化体育事业会坚持以农村文化建设为重点,积极开展丰富多彩、喜闻乐见的农村文体活动。坚持基层文化设施建设与人才队伍建设相结合,形成镇村两级相互配套,“小文化”和“大文化”点面结合,为广大农民创设一个和谐、充实的精神文化空间。
接下来,建兴还将在三大片区集中建立农民文化图书馆,丰富农民文化生活。每年组织开展全民读书月活动,依托新农村建设,辅以村级文化活动阵地建设,修建文化活动室、健身场所、农民文化书屋等,努力达到“片区有文化站,村村有文化室”的目标。
生态亮镇
筑宝马河十里长堤,建滨河生态小镇
站在建兴平桥上,放眼望去,桥下的宝马河段两岸正在进行筑堤硬化。经了解,原来这是建兴今年正在进行的一项生态建设大工程——要将流经城区的十里水岸筑堤加固,建成一条靓丽的滨江绿化带。配合此项工程的,还有城市污水管网预埋。
“这里未来将打造成为建兴的休闲生活广场,旁边配套的还有四星级的大酒店,滨河生态小镇势必将成为建兴一张新名片。”王永果指着正在筑堤的河岸处介绍道。
为了加强生态建设,建兴新建1个大型垃圾中转站、常年聘请80名环卫工人,加强城镇环卫治理,落实专职人员加强对国省道路、建四路两旁环境卫生的清扫保洁;成功创建陈家坝省级环境优美示范村建设工程。
建兴将倾力建设宜居、宜商、宜业、生态文化新城,提升中心镇的周边辐射能力,从而带动周边乡镇发展,从“把空间留足,把规划做前,把档次提高,使空间布局更加合理”的方针中,可见建兴领导班子操盘全局的清晰思路。速生林——白天不见村庄,夜晚不见灯光
当采访车行驶进建兴地界的国道212线路上时,车窗自然倒映出夹道两旁的葱郁大树,道路中间的隔离带里紫薇树花团锦簇,一片嫣红。“开车在这样的公路上,简直就是一种美的享受。”有司机不禁感叹道。
据了解,在建兴,像这样大面积的绿化,还随处可见。围绕“道路绿化、水系绿化、低效林改造、庭院绿化”四大工程建设,专门建立千亩育苗基地,占地1020亩。结合“13215”工程,完成国省道两旁绿化600亩,做到无缝衔接;沿宝马河水系绿化2800亩,让河水流经的每一处都能倒映出速生林的葱郁之姿。
据悉,全镇村道公路按照二级路面的标准,达到了村村通、组组通,晴雨无阻,四通八达。谈到对未来生态的憧憬,王永果自信满满地说:“我们的目标,就是实现彻底的绿化。做到白天不见村庄,夜晚不见灯光。”
和谐新镇
三乡合一保持群众“零上访”纪录
“如今大家所看到的建兴,实际是2006年由原建兴镇、义丰乡、龙凤乡三个乡镇合并而来,这也促成了建兴升级为南部县第一大镇的目标,全镇总人口突破10万。”谈起当年的“三乡合一”,建兴镇党委书记王永果感触颇深,“说起合并背后的故事,那就绝非一纸公文那么简单了。”
合并之初,为努力构建同心同向的和谐氛围,实现“一个建兴”的目标,建兴镇党委政府分别从农村社区建设、社会环境净化和干部队伍建设三方面着手狠抓,坚持民政、计生、劳保全覆盖,民政资金兑现率、城乡社会居民参保率、新农合参保率达100%。通过建居民集中点、新建农房、完善小区绿化、整顿农房乱修乱建等工作;就业上,加强企业员工培训、进城务工人员职业技能培训、下岗人员再就业培训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任务,提高就业人员及再就业人员的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惠利群众数百人。
在信访上,特创综治大调解机制,力争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保持了合并至今群众“零上访”纪录。
亮点工作解决不了的就找大调解
2013年8月12日,时值南部县建兴镇赶场日。早上8点,位于建兴镇人民政府办公大楼1楼的便民服务中心,早已人头攒动。一些背着背篓上街赶集的大爷大婶,也习惯到这里来咨询办理一些日常业务,窗口服务人员的热情接待,让他们觉得很是温馨、方便。
据了解,从便民服务中心开始接待至今,已有近5年时间。分设有民政、财政、计生、劳动保障、大调解、政务咨询等11个工作接待窗口,每个窗口落实1名专职人员坐班接待。
“便民服务中心只是我们的一个窗口服务点,不能排除,有的问题在这里很难立即得到解决,对于矛盾比较突出、问题比较集中的情况,我们就得启用我们的杀手锏了。”王永果口中的这个杀手锏,其实指的就是建兴镇的独创机制——大调解室机制。
每年,建兴镇会定期启用大调解室,集中讨论协商民众矛盾。并通过全程摄像的方式,见证调解始终,让普通群众都知道每个干部身上的责任,从而促进了部门之间协作和工作人员之间的配合,提高了办事效率,有效促进了广大干部的服务意识,也让民众真正心服口服。
据统计,自便民服务中心开办以来,共受理调解矛盾纠纷41件,成功调解39件。尤其是实行领导带班接待信访和推行首问负责制,先后将4起多年历史遗留矛盾成功予以化解,有力维护了全镇社会大局稳定。
名镇名片
南充市南部县建兴镇
建兴镇位于南充市南部县县城西南部,全镇幅员面积72.6平方公里,有耕地面积2.7万亩。经历过2006年“三乡合一”(原建兴镇、义丰乡、龙凤乡)的蜕变,目前镇区人口超过10万,是南部县辖区内第一大镇。镇内驻有省级重点中学——建兴中学,有建兴镇中一所、镇中心小学三所(建兴小学、义丰小学、龙凤小学)。
该镇地处国道212线、省道101线交汇处,嘉陵江支流宝马河自西向东穿镇而过。建兴镇凭借其优越地理条件和人文优势,在鼎力助推南部县“五城”建设的同时,也在着力发展自身产业大镇、商贸强镇、文化名镇、生态亮镇、和谐新镇的“五镇”建设。夯实底部基础,10万建兴人在新一届领导班子带领下,正昂扬奋进,将建兴打造成南部经济增长极、四川省实力名镇。
日前,华西城市读本记者实地走访了这座“基因重组”后的大镇,深入了解其前世今生。合并至今,历时7年,一个欣欣向荣的南部县第一大镇——建兴正深深吸引着世人目光。
高波华西城市读本记者刘娜娜实习生张洪艳摄影杨涛
0e4303a7d36524bce841d91e266b3197.jpg
4ea61b2bbcdd942545de24282a123498.jpg
22e92b1dfba348292405bd1e0fa672e3.jpg
fb4daaba6b2f37e6c1ed023bf8a02680.jpg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发表于 2013-8-21 01:00 | 显示全部楼层
把建兴镇打造成水果王
发表于 2013-8-21 08:44 | 显示全部楼层
高速通了建兴就有点败落的意思了

发表于 2013-8-21 09:19 | 显示全部楼层
又添一张名片。

发表于 2013-8-21 10:13 | 显示全部楼层
华联和家乐福???这牛吹的。。。:lol:lol:lol:lol

发表于 2013-8-21 10:16 | 显示全部楼层
建兴有6万人?

发表于 2013-8-21 17:36 | 显示全部楼层
想不到建兴也成了四川省名镇。好:D

发表于 2013-8-21 18:05 | 显示全部楼层
自从通了高速  好久都没去过了

最佳新人

发表于 2013-8-21 18:08 | 显示全部楼层
正啊!

发表于 2013-8-21 21:24 | 显示全部楼层
都是吹的,建兴没定水条件好。
发表于 2013-8-23 18:18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城市的生力军

发表于 2013-8-23 19:28 | 显示全部楼层
作为建兴一份子,我应该顶贴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