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的平民在公仆,尤其是在工商局、税务局的公仆面前往往陪笑脸,诚惶诚恐,成为“惶民”;而台湾的平民,在台湾的公仆面前则大多不需要诚惶诚恐,陪笑脸,做“惶民”,有些甚至是刁钻,做刁民!大家看看下面这篇文章中的一则例子吧:
在台湾看新闻
转自中国发行量最大的晚报型都市报《扬子晚报》6月26日的那一期:http://epaper.yzwb.net/html_t/2013-06/26/content_83763.htm?div=-1
在家里看CCTV的台湾新闻,与置身台湾的宾馆里看电视新闻,那感觉是截然不同的。
引起我注意的是东森新闻频道播出的一条社会新闻。
6月15日傍晚6点多,高雄“119”接到当地居民报警,蚵仔寮海域有人不停地挥动手臂,像在求救,可能溺水了。梓官消防分队与“海巡署”五二岸巡组立即出动两艘救生艇和6名人员,火速赶往现场,实施了救援,成功救起一位五旬陈姓妇人。
有意思的是,上岸之后,救援人员才发现,这位陈姓妇人身上泳镜、泳帽、泳衣、“浮标跟屁虫”等游泳装备一应俱全,当事人也全然没有溺水被救者的面色苍白或奄奄一息。面对镜头,陈姓妇人很不高兴:我在蚵仔寮海域游了20多年泳了,我在正常锻炼身体,你们凭什么不分青红皂白就把我抓上岸?
我目不转睛地盯着电视屏幕,看“好心被当成驴肝肺”的救援人员怎么回应。
救援人员甲仿佛真做错了事,低头鞠躬:对不起,非常对不起。救援人员乙首先承认自己错了,然后解释说:蚵仔寮海域去年暑期曾经有3人溺水“往生”(注:台湾人称死亡为往生),我们救援的责任很重。根据规定,接到报警电话之后,救援人员必须立即赶到现场,迅速实施救援,分秒必争,不允许因辨别报警信息真伪而有一点点耽搁。由于我们的失误,本次不当救援让你受到了惊扰,深表歉意。
看到这里,有一股暖流在心中涌动。
耐人寻味的是记者接下来的采访。面对道歉,陈姓妇人的脸色并未放晴,她说,我只是游个泳,你们动用6个人、两艘救生艇,虽然是误救,有惊无险,但我平白无故地占用了这么多公共资源,往后邻居们会怎么看我,我的颜面往哪搁?(这位妇人游个泳却导致消防员开车赶过去,“海巡署”两艘救生艇也赶过去,车和艇都消耗了燃油,油钱来自于大家交的税,所以她说自己平白无故多占用了公共资源。——楼主点评)
说实话,看这条新闻的前半部分,我心里对这位陈姓妇人得理不饶人的做派很有些不以为然,看到这里,我仿佛找到了陈姓妇人恼怒的原因,对她又不由得心生敬意。
尽职的记者并没有就此打住,他们在海边拍摄到“此处海域多‘疯狗浪’,十分危险,民众不要入海游泳”的警示牌,以及海滩上三五位居民嬉水消暑的场景,并对其中一位居民进行了采访,该居民说:不能光靠一块警示牌来推卸自己的责任,应该做到既让居民安心游玩,又切实保障他们的生命安全(对“政府”的要求也太高了吧?——楼主点评)。
自始至终,记者没有发表一句评论。整个报道,对置警示牌于不顾下海游泳的陈姓妇人以及在海滩嬉水的居民,没有任何批评、指责的意思。
我今年6月中旬旅游台湾,这条新闻是18日返程前在宾馆里看到的。和许多大陆游客一样,一开始我也对台湾火药味甚浓的时政新闻充满了好奇,但很快我就对由于党派纷争而明显有失偏颇的时政新闻没了兴趣,倒是这些不带政治色彩的社会新闻,让我看到了台湾真实的社情民风,看到了2300万同胞的生存环境与精神世界,于饱览宝岛旖旎风光之余,久久回味,收获良多。
楼主点评:我们大陆的民工如果以跳楼的方式讨要被拖欠的工资的话,大多会因为所谓的“扰乱公共秩序”而被拘留。如果上文所进述的“错救”之事发生在我们大陆,置禁令于不顾的被救者很可能会诚惶诚恐、羞愧得向如此尽责的救援人员道歉,而不是反过来责怪救援人员。
12民工跳楼讨得欠薪被拘留:http://epaper.oeeee.com/B/html/2008-12/17/content_659841.htm
女子讨薪上演跳楼秀被拘引争议 专家称依法办案:http://news.sina.com.cn/s/2010-03-26/093919946347.shtml
偃师市一男子跳楼讨薪被拘:http://xianqu.lyd.com.cn/content.asp?id=62928
徐州男子爬上网架讨薪 要回400元薪水换来行拘5天:http://js.people.com.cn/html/2013/08/29/252457.html
本帖最后由 沙田仔 于 2013-9-19 11:28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