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世纪,川北盐亭和全国其他地区一样,老百姓经济收入低,有病不啥看不起,即使能够看得起病,医学不发达,技术设备落后,效果也不好。在这种特定的土壤和气候条件下,全国各地“发现”了很多“神水”,人们争先恐后地拿起锅碗瓢盆和洗干净了的农药瓶、盐水针瓶子跑去提“神水”治病,成为全国各地的一道独特的风景。
现将盐亭当年比较知名的三处“神水”情况介绍整理于后,供研究盐亭风土人情和地方史的朋友参考。
一处是林农镇玉龙山龙井泉水“神水”,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全县各地的老百姓陆陆续续慕名跑去提“神水”,连西充、南部等临县的人都来了不少,阵仗非常大,当时县上为了刹住这股封建迷信风,想了很多法子效果都不理想,还是当年县上一位主要领导脑子活,点子高,派人捡了一土篓子狗屎牛粪当众到进龙井泉,从此龙井泉“神水”成了“屎水”,多年人们都不再去舀来喝了。有好事者添油加醋编些传说,说这位倒狗屎的大人当年一病不起,大病一场,是“神”对他的处罚和报应。(下边的图片是借用坛友傻子哥和本命年老师拍摄的玉龙山山门和龙井泉现状图片)
http://img.mala.cn/forum/201306/03/173609afpuhqoim5h7y8yf.jpg
http://img.mala.cn/forum/201303/25/155717qx25xf2425r29x7x.jpg
http://img.mala.cn/forum/201303/25/155105vrp5peqhqznrq5fz.jpg
二处是盐亭县东冷铺子(古时盐亭的知名客栈)前的光禄山泉“神水”。光禄山因杜甫而增名,杜甫有关盐亭的诗不多,在杜甫寓居梓州期间,仅有三首与盐亭有关的诗歌即《行次盐亭县聊题四韵》、《倚杖》和《光禄坂行》。光禄山是古代去南部、阆州(阆中)的交通要道,光禄坂之名的来历透露出一个信息,就是这一带过去经常有盗匪出没。当地的百姓,称光禄坂为“光落坡”,称定光场为“腚光坡”。传说很久以前,有个穷困落魄的书生路过此处。在行至光禄坂的时候遇上了强盗。因为实在是穷,无奈之下,便将他的衣服剥了去。谁知走到定光场这个地方,又遇上了强盗,结果连裤子也被剥了下来。这个穷书生气愤极了,便将此二处叫“光落”和“腚光”,以警后人,这一带常有强盗出现。可是这样的名字实在不雅,后人又将其改为现在的“光禄”和“定光”了。 这也就不难理解杜甫《光禄坂行》中:“马惊不忧深谷坠,草动只怕长弓射”的意思了。光禄山里有一股山泉水,特别甘甜,传说有消暑治病之效,相传古代的强盗爱在山泉水里下蒙汗药,象《水浒传》里的强盗一样劫人钱财。杜甫等人过光禄山口渴了喝点山泉“神水”,顶多收到今天喝藿香正气液一样的效果而已。 盐亭麻辣论坛的知名坛友“冷铺子”在临江冷铺子前面的龟子包开了个农家乐,引光禄山泉水煮水泡茶,我多次带些县内外的“骚人墨客”和“狐朋狗友”前去喝茶,大家对光禄山泉“神水”赞不绝口,有的甚至对着水管开怀直饮。(以下图片是老不中用老师拍摄的光禄山古道和山腰鸟瞰图片)
http://img.mala.cn/forum/month_1005/1005252130f5770b329720a577.jpg
http://img.mala.cn/forum/month_1005/100525213887825571fd1e9982.jpg
最后就是龙泉乡场镇的“龙泉神水”了,当时有一些传说和一定的影响,记得小时候我病了,母亲跑几十里去给我提了几瓶水回来,我高烧迷迷糊糊的不喝,脑壳有问题的父亲把我按在板凳上估倒灌,喝了“神水”拉了几天肚子,用今天的话说应该是感染了大肠杆菌之类的东西,父亲却坐在门槛上响雷似的吼我“拉浠是排毒成功,你娃有救了。”人穷命大,拖了半个月,我的病居然好了。 斗转星移,上个世纪九十年代,龙泉乡乡上的一位主要负责人还把“龙泉神水”开发包装成瓶装矿泉水出售,可惜没有形成气候,打开大的市场,很快就销声匿迹了。 我所听说和了解的盐亭有影响的“神水”大致如此,有些记述可能不啥准确,记下这些特定年代的特定社会现象和历史,让我们共同体会时代的进步,更希望有识之士利用盐亭的“神水”之名,考虑从科学和办实业的角度来开发“绿色盐亭”的自然资源。
http://www.people.com.cn/mediafile/pic/20121007/79/13954634624510926135.jpg
本帖最后由 黑岩松 于 2013-10-6 09:56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