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确保党的基层组织都能晋位升级是全党的一项重大任务。如何切实抓好基层党组织实现晋位升级,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来考虑。 判定标准要数量化。有了量化的考核标准,才能直观地评判出基层党组织的等级,也更具有公平性和可操作性。应严格按照中组部《关于基层党组织分类定级工作指导意见》,把党组织带头人、工作思路、工作制度、活动阵地、保障机制、工作业绩、群众评价等七个重要考量项目进一步细化,分解成可以量化的指标项目,并赋予相应的分值,使考核定级更具体,群众看了更明了。如考核党组织带头人带头致富能力时,可以从带领多少群众致富、吸纳多少工人就业方面考量;考核基层党组织团结协调能力时,可以从重点工作完成情况方面考量等。 认定过程要精细化。从管理学角度上说,查看一项决策的具体成效,事前要先掌握实施对象的初始状态,在采取工作措施后,再次摸清实施对象的新变化,这种新变化就是实施决策所取得的成效。因此,对实施对象事前事后的把握显得尤为重要,这就要求认定过程要做细。基层党组织晋位升级工作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在分类定级和检查验收时都要通过各级党委及组织部门的审批认定,即晋位前审批认定和晋位后审批认定,两阶段认定工作都不容忽视,都会影响到晋位升级效果,晋位前审批认定控制的是基层党组织真实原像,晋位后审批认定控制的是实施对策后取得的真实效果,都必须做到精细化、规范化。 晋位目标要区别化。首先是分领域区别。必须站在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高度来谋划,分类推进,措施上有所侧重,预期效果上有所区别,如机关党建要强调“服务”有提升、农村基层党建要强调“发展”有提速、社区党建要强调“和谐”有保障。其次是分条件区别。在分类定级的基础上,要充分结合各基层党组织的实际,分条件提出合理的晋位升级目标,切忌口号升级、报表升级,针对经济条件好的基层党组织在阵地建设上可以加大投入,针对经济薄弱的基层党组织,可以在工作制度、工作思路上进一步完善。 整改提高要实效化。整改提高的最终目标是要让组织满意、让人民满意,实现党在群众中更具凝聚力、影响力,群众则要得到更多实惠,所以整改提高过程中应注意两点,一是要避免虚拟性。避免整改工作虚拟性,就是要做实工作,科学选择好载体,尽可能的实体化,不仅要看到精神层面的效果,而且能看到的物质层面的效果,最终能让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二是要避免表面性。应避免上面热、下面冷,组织者忙、群众闲的现象发生,要找到整改提高工作与实施对象的有效结合点,形成上下联动、由内而外,各方积极参与的良好工作氛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