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机扫一扫 下载APP
微博扫一扫 关注微博号
微信扫一扫 发布留言帖
走进姜山寺,你意想不到的收获!
姜山寺:位于今岳池东部红10公里的大石乡境内,相传蜀汉姜维曾屯兵于此,因此得名。历史经过了上千年,但从这里的很多遗迹仍然可以看出历史的部分记忆,历史上,也曾有不少文人骚客曾姜山寺留下过著名的诗句。 如清朝驻岳池知县、诗人刘钧贻在其诗歌《姜山寺》中写道:蜀山多设险,汉将惯屯营 / 竹木层阴直,旌旗落日明 / 秋山随磬远,香室浣花清 / 徒令松楸下,空随野鸟鸣。
广安州王怀梅在《飞泉》一诗中是这样描写姜山寺的瀑布:暇日姜山寺,清樽对碧莲 / 竹高来彩凤,岩寂吐寒泉 / 凡骨追仙侣,尘寰见洞天 / 随车便洗雨,弥满万家烟。
明朝永乐年间的举人石泉在其诗一首中描述姜山寺:/ 界破青山绕上方,石渠流处冷侵霜 / 源头想自星河落,派脉应同人世长 / 眼底乍观飞玉带,耳边时听响琳琅 / 几回煮茗呼僧汲,带得清凉满法堂。 古诗人李光在其一首七言律詩中描写江山寺为:夢魂忽到姜山寺,竹徑松門夜不關 / 堂上千燈還閃閃,池中一水自潺潺 / 十年迥悟空心法,萬里歸尋葬骨山 / 欹枕覺來城角動,牀頭殘月尚彎環。 以下为2008年2月7日本人回老家岳池姜山寺所拍摄的部分图片,让大家分享。
古诗人李光在其一首七言律詩中描写江山寺为:夢魂忽到姜山寺,竹徑松門夜不關 / 堂上千燈還閃閃,池中一水自潺潺 / 十年迥悟空心法,萬里歸尋葬骨山 / 欹枕覺來城角動,牀頭殘月尚彎環。
以下为2008年2月7日本人回老家岳池姜山寺所拍摄的部分图片,让大家分享。
下载APP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57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举报
全部评论 按赞排序
茂密的竹林,成为姜山寺上一道奇特的风景
风中的芭茅,笑迎八方来客!
山南面半山腰上,一处酷似乐山大佛的岩石曾吸引无数旅客前来观看。
农家草垛无限风情
山顶上的农家小院透出一股静静的气息。
俯看流水流,惊险在心头
山上四处可见齐腰深的金黄色的野草,一眼望去,令人无限暇想
野草与农家小孩
姜山寺的东北面,一处自然岩石十分奇特,引得无数旅客前来观赏。
一种刺上生长的甜果,味道很好,本人小时候经常吃这类野果
此野果当地人称为刺梨,味带酸甜和苦湿,本人小时候也经常吃它
当地人称为地瓜的野果,是一种藤蔓植物,果实长在地面,也有长在地下的。
当地一种不知名的野果
姜山寺上,不少农户大规模种植有天麻,他们种的目的是看它鲜艳的花而不是出售天麻
山上随处可见的野生动物,除此外,还有多种蝴蝶、野兔、野鸡等
竹林深处有人家
众多佛象立眼前
虔诚香客许个愿
香火浓浓求平安
历史的足印尚未完全消失。
此处景点为“马跑十八梯”,传说姜维当年曾骑马轻松上下此处。
岩石上四处可见的洞穴,据说是宋代古人的墓葬
此处为“四方井”,据说是古时候寺内和尚饮水和请神的地方。
此处为传说中著名的“龙潭望月”景点。
在“龙潭望月”旁边约20米处的岩石上,苍劲有力的“汉氏英雄”四个大字不知刻于何年。
在姜山寺南面的半山腰上,多处岩石上刻有大小不等,长短不一的文字(章),记录着那辉煌的历史。
此处名为“流水沟”,历史上此山森林茂密,泉水丰富,长年形成一幅巨大的瀑布在此处飞跃而下,历史上不少文人写诗赞美过此景点。流水沟下面为一巨大的天然洞穴,可容纳数百人。
是“跺子石”吧,我老家就在附近,请楼主给我联系!
那种不知名的植物 在我们老家叫:马桑子,一种灌木,用处不大,仅能做柴火。成熟的果实饱含类似红墨水的汁液,果实不能食用!
每年到姜山寺观光的最佳时间为夏季,比如旧历6月19上山烧香的人较多,既阳历的七、八月时间。
初次到姜山寺观光的朋友,可能无法找到本人上面图片所拍摄景点的具体地点,建议你可以把上面景点的图片各洗一张,到了姜山寺后,再指着图片请那里的农民为你带路, 一般当地的农民都能找到景点位置,或者你可以把这些图片下载到你的数码相机里面,让当地的农民认识后带路,另外,在山南面半山腰的"马跑十八梯"、翠竹引凉、大佛头像、以及岩石上的古文字、洞[穴等景点位置比较险要,有些在杂草荆棘丛中,去观光时一是最好穿旅游鞋,二要注意行走安全。三是如果你要看得仔细或者在山上呆比较长的时间话,请事先准备好方便食品,寺庙里有矿泉水和部分食品出售。
另外,请到姜山寺的各位朋友注意爱护环境,不要四处乱扔垃圾,最好带上垃圾袋,回程时将随行的垃圾带回。
请问lz,往哪里走得到??
好山好水好岳池啊
影得不错啊!!
放一把火全烧了!!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Ctrl + Enter 发送] 在APP内通知他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