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让位”彰显可贵政治品格
云中客
时下,全省村(社区)“两委”班子换届正紧锣密鼓进行,党员干部群众充分行使政治权利,认真进行评判选择、积极参与竞选角逐,一大批优
秀人才展现风采、脱颖而出,为选优配强新一届村级班子提供了坚实的人才基础。
在参与竞选的人员中,有不少55岁以上的村级组织负责人(有些已经60多岁),虽然按照有关规定已经超出继任年龄而不宜继任,却仍然毫无退让之意,积极谋求连任。平心而论,他们这份政治热情值得肯定。但是,从长远计,此举不利于基层组织建设,并不值得提倡。
“超龄”人员谋求连任,至少有三个弊端:一是“两委”班子结构难以优化。村级组织换届的首要目标就是要使换届后的班子年龄、学历、能力结构进一步优化,而年岁渐高的“大家长”不退位,其余班子成员谁愿退位?如此导向之下,选来选去,还是“旧瓶装老酒”,班子新陈代谢、结构优化成为一句空谈。二是“两委”班子活力难以增强。老干部虽然经验丰富、办事稳妥,但也往往因之产生经验主义,思想容易保守,缺乏进取意识和改革精神,不利于激发班子活力,不利于推动追赶跨越。三是让年轻干部看不到希望,容易埋没人才。目前,村(社区)“两委”负责人连任四五届的占相当大比重,有的甚至连任二三十年。如果这些老干部迟迟不得退位,势必让年轻干部、优秀人才看不到希望而灰心丧气,继而外出流失,这不利于村级后备干部培养使用和作用发挥,不利于基层组织科学化建设,也不利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如果不是确实非常优秀、身体条件允许、党员干部群众普遍支持、选不出其他合适人选等特殊情况,老干部应该顾全大局、放眼长远,主动让位给年轻干部、优秀人才。
其实,主动让位的村级组织负责人仍然可以大有作为。他们把宝贵的经验无私地传授给新的继任者、那些想干事的年轻干部们,能够让年轻干部们少走一些弯路,加快成熟成长。这也是老干部们发扬风格、发挥余热、延续政治生命、体现人生价值的一种有效方式。
在党和人民事业需要的时候积极进取、勇于担当展现的是一种高尚的人格魅力、一种可贵的政治品格;在党和人民事业需要的时候主动让位、举贤荐能、培养新生力量同样展现的是一种人格魅力、一种可贵的政治品格。让我们为那些为了党的基层组织建设而主动让贤的老干部致敬、叫好!
本帖最后由 qctzb 于 2013-11-19 18:25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