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3902|评论: 42

[及时新闻] 《读书天地》征稿启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11-25 16: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读书天地》征稿启示


读书天地-29.jpg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发表于 2013-11-27 16:55 | 显示全部楼层
:)先看一下。

发表于 2013-11-27 17:16 | 显示全部楼层
路过

发表于 2013-11-27 20:05 | 显示全部楼层
路过

发表于 2013-11-27 21:16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

发表于 2013-11-27 22:35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3-11-27 22:36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11-29 09:30 | 显示全部楼层
     《读书天地》自2012年创刊以来,共刊出各种体裁文章近200篇(撮影、书法、绘画等),大大丰富南江读者的业余生活,也提高了读者的读书兴趣。为了办此圆地,向广大业余爱好征稿,欢迎各位指导,并提出改进意见。谢谢!
   “情系南江名人推介”栏目已推出名单是:《原南江县委书记冯晋彪》(2012年第1期总第1期)、《清代南江女诗人杨古雪》(2012年第2期总第2期)、《根深深札在泥土里的赵子爵》(2012年第3期总第3期)、《无处不见的蒲守易老先生》(2012年第4期总第4期)、《南江县文化艺术名人汪隆重先生》(2013年第1期总第5期)、《育人诗画的郭平陆先生》(2013年第2期总第6期),一共六位,欢迎各界人士踢稿。

发表于 2013-11-29 10:21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好。支持。

发表于 2013-11-29 10:34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好的一种读书方式!

发表于 2013-11-29 17:40 | 显示全部楼层
路过!

发表于 2013-11-29 23:29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12-1 15:43 | 显示全部楼层

RE: 《读书天地》征稿启示

     《读书天地》2014年第1期总第7期将预计在2014年2月底到3月底出刊,欢迎各位朋友来稿,我定高质量把好关,让朋友们满意。

 楼主| 发表于 2013-12-2 22:01 | 显示全部楼层
雾中月 发表于 2013-11-29 10:3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很好的一种读书方式!

      感谢你对我们工作的支持和肯定!希望加入读书行列,并祝愿你取得事倍功半效果!

 楼主| 发表于 2013-12-2 22:14 | 显示全部楼层
光雾山一叶 发表于 2013-12-2 22:0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感谢你对我们工作的支持和肯定!希望加入读书行列,并祝愿你取得事倍功半效果!

打快了,应是“事半功倍”,不好意思。

发表于 2013-12-2 23:38 | 显示全部楼层
好。:victory:

 楼主| 发表于 2013-12-5 15:49 | 显示全部楼层


     《读书天地》2012年第二期总第二期介绍南江女诗全文如下:
★            
                                                                                   清代南江女诗人杨古雪
       杨古雪(公元1773——1817年)名继瑞,号明霞,祖籍广元县高城堡九曲坡(今旺苍县普及镇九江村),其祖父杨彦彬迁入南江县竟成乡(今旺苍),后他又迁入南江长池坝(今长赤镇)。古雪生于亁隆38年6月11日,卒于嘉庆22年4月27日,享年45岁。古雪出身书香门第,博览经史,精通音律,性喜吟哦,是一位善诗词,工书画和刺绣的女作家,著有《古雪诗抄》、《古雪词抄》、《古雪诗词续抄》,后被侄子杨世焘合刊为《古雪集》,收录诗448首、词32阙。民国《南江县志第三编》第26页记载:“杨古雪,南江县人,苏州同知杨玺之女,拔贡生廷贤之妹,适遂宁张问莱。能诗兼工书画,有烟雨楼画幅传世,极缥缈之致,题跋亦隽雅”。杨古雪的生平事迹还见《保宁府志》、《遂宁县志》、《益州书画录》、《四川历代文化名人辞典》、《巴蜀文化大典》等书;钱仲联主编《中国文学家大辞典》(清代卷)、胡传淮《芝溪集》和《蓬溪诗存》等书有传。

附杨古雪诗六首,供读者欣赏:

                   观 梅            

             雪压梅枝笑晚芳,  
         嫩红初放暗凝香。   
         与君共是江南客,   
         携酒花前话故乡。
  
            菊 花              

          疏花不艳总精神,   
        别有幽香绝等伦。  
        霜雪亭亭支傲骨,  
        秋容犹是旧诗人。  

          秋 夜

            酒醒三更倍寂寞,
        金风玉露度清宵。
        碧纱窗外虫吟急,
        欲梦家乡怯路遥。

               剌绣         

         漫抽绿线绣红罗,   
        水自清清现绿波。   
        添个渔翁江上坐,   
        钓竿影里夕阳过。   
        剌出阳关柳数枝,     
        停鍼何事动离思。     
        长桥十里无多路,   
        只用香绒界一丝。

        白帝城怀古        

         吞吴灭魏两无成,   
       戎马匆匆了一生。   
       白帝城边遗恨在,   
       至今犹有杜鹃声。     
       庙貌倾颓事渺茫,   
        白云无数绕瞿塘。   
        满腔忠义今犹在,   
       剩水残山对夕阳。  


               丁卯生日

        骎骎岁月逐人忙,
       万事劳心不自量。
       三十五年惊浪急,
       一千余字写愁肠。
      归宁此后云山隔,
      入梦他年巴水长。
      最是宦游容易别,
      生辰难忍泪沾衣。

  
























 楼主| 发表于 2013-12-10 22:31 | 显示全部楼层
光雾山一叶 发表于 2013-12-5 15:4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读书天地》2012年第二期总第二期介绍南江女诗全文如下:★            
                      ...

   欢迎各位爱好者投稿!

 楼主| 发表于 2013-12-18 12:48 |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在2012年《读书天地》第2期刊出:

                                                                   我所体验的香港图书馆
                                                                        肖建伟    
     成都文化名人冉云飞,川大中文系毕业,我的校友。冉云飞在天涯社区每天写一篇博客,经常批评政府部门的行为。最近他批内地的图书馆:办借书证难、借书难、借好书更难等等。他自己干脆不上图书馆,家里买了成千上万本书,弄得他家倒像个图书馆。我在香港生活了十多年,经常上政府办的公共图书馆借书,对香港图书馆的服务习以为常。冉云飞批内地图书馆,使我认识到中、港两地图书馆仍然存在巨大差距,也引起我对服务型政府这个理念的思考。
香港的公共图书馆,基本上具备冉云飞向往的好图书馆的所有特点:办借书证容易。市民凭住址证明(水电费单)免费办借书证,三分钟办妥。新的智能身份证内置借书证,所以现在身份证就是借书证,等于人人都有借书证。图书馆全开放、全开架,外地来的游客也可以进去随便看书,只是不能借走书。
图书馆网点多,几十个图书馆覆盖各区:旺角、上水、中环、湾仔、西贡......基本上地铁、火车的每个站,附近都有个图书馆。书多、种类齐全,没有不能借的禁书,我想借的书基本上都有,新书很快就有。而且迎合市民需要,抢手的书就多买。高行健的《灵山》本来只有一两本,他获诺贝尔文学奖后,图书馆马上增购中英文版各几十本。畅销书如哈利波特、达芬奇密码、金庸的武侠小说、炒股秘籍之类,都有几十上百本,不愁借不到。想借但图书馆没有的书,可以写邮件要求图书馆去买。我要求过几次,图书馆基本上都照办。我要求图书馆买川大英语系校友 Jung Chang 写的 Mao: The Unknown Story。图书馆一周后回邮件给我,说那本书我们买了,欢迎你来借。我还有什麽好说的?图书馆只差把书给我送上门了。
借书多、借期长。一次可借6本书,借期14天,到期如无人预约可延期,总共可延期5次,每次也是14天。换言之,如果没人预约的话,一本书可以借回家看3个月。
网上搜书、预约、延期。预约需指定在哪家图书馆取书,读者当然指定自己家门口那家。各区图书馆藏书的流通效率很高,文、史、哲类书(像冉云飞说的胡适的著作),一般今天预约,后天就可以去图书馆拿。香港号称文化沙漠,这类书没什麽人看,连投资理论像巴菲特、Benjamin Graham 等人的书,借的人都不多,没人跟你抢。我等得最久的,是短炒外汇的 Day Trading the Currency Market,网上排队等了两个月,可见香港读者的兴趣所在。此书亚马逊网站当时卖70美元一本,等一下无妨。长期使用图书馆使我改变了爱买书的习惯,现在我基本不买书了,想看书就上图书馆网站预约,图书馆没有就要求它买。
藏书流通,在家门口那家图书馆取书,是图书馆服务水平高的一个标志。如果成都市的图书馆也能做到这点,就意味着,大邑县的一个小贩在网上预约《水浒传》,这本书在郫县图书馆,市图书馆的运书车把书运到大邑县,小贩三天后在家门口的图书馆取书。藏书流通需要运书车、条码、电脑系统,要花钱,但跟修建什麽广场,打造什么酒吧街、商业街相比,不过九牛一毛。成都市的图书馆要达到这个水平,成都的文化建设才算上了个台阶。
我在香港中文大学读过一年多书,香港的大学图书馆同样高效、方便,而且开馆时间更长,可以借走的书更多。研究生一次可以借走15本书,借期两个月,加上大量最新的英文书及没有禁书,非内地大学可比。仅凭这一点,我就想说,内地的高中毕业生宁愿上香港排名靠后的大学(岭南、树仁),也不该去读北大、清华。
据我了解,新加坡、美国等发达国家的图书馆,也跟香港差不多。我听说美国有些大学的图书馆像“7-11”便利店一样通宵开放,那真是学子的天堂。
冉云飞嗜书如命,他要是来香港,可以在图书馆疯狂借阅足本胡适,随便看港、台、海外书籍,头几晚他可能激动得睡不着。中、港图书馆的差距,反映了内地、香港两地政府在服务民众理念上的差距。不要说远处的成都,就说近处的深圳,虽然深圳的房价快赶上香港了,但深圳市政府为市民提供的文化、卫生、治安、交通等方面的服务,跟香港比仍然差得远。我期待内地在关注民生、建设服务型政府上实现飞跃,让冉云飞们不再为图书馆头痛,也欢迎各位谈谈你所在城市的图书馆。

 楼主| 发表于 2013-12-18 12:5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所体验的香港图书馆
  肖建伟    
     成都文化名人冉云飞,川大中文系毕业,我的校友。冉云飞在天涯社区每天写一篇博客,经常批评政府部门的行为。最近他批内地的图书馆:办借书证难、借书难、借好书更难等等。他自己干脆不上图书馆,家里买了成千上万本书,弄得他家倒像个图书馆。我在香港生活了十多年,经常上政府办的公共图书馆借书,对香港图书馆的服务习以为常。冉云飞批内地图书馆,使我认识到中、港两地图书馆仍然存在巨大差距,也引起我对服务型政府这个理念的思考。
香港的公共图书馆,基本上具备冉云飞向往的好图书馆的所有特点:办借书证容易。市民凭住址证明(水电费单)免费办借书证,三分钟办妥。新的智能身份证内置借书证,所以现在身份证就是借书证,等于人人都有借书证。图书馆全开放、全开架,外地来的游客也可以进去随便看书,只是不能借走书。
图书馆网点多,几十个图书馆覆盖各区:旺角、上水、中环、湾仔、西贡......基本上地铁、火车的每个站,附近都有个图书馆。书多、种类齐全,没有不能借的禁书,我想借的书基本上都有,新书很快就有。而且迎合市民需要,抢手的书就多买。高行健的《灵山》本来只有一两本,他获诺贝尔文学奖后,图书馆马上增购中英文版各几十本。畅销书如哈利波特、达芬奇密码、金庸的武侠小说、炒股秘籍之类,都有几十上百本,不愁借不到。想借但图书馆没有的书,可以写邮件要求图书馆去买。我要求过几次,图书馆基本上都照办。我要求图书馆买川大英语系校友 Jung Chang 写的 Mao: The Unknown Story。图书馆一周后回邮件给我,说那本书我们买了,欢迎你来借。我还有什麽好说的?图书馆只差把书给我送上门了。
借书多、借期长。一次可借6本书,借期14天,到期如无人预约可延期,总共可延期5次,每次也是14天。换言之,如果没人预约的话,一本书可以借回家看3个月。
网上搜书、预约、延期。预约需指定在哪家图书馆取书,读者当然指定自己家门口那家。各区图书馆藏书的流通效率很高,文、史、哲类书(像冉云飞说的胡适的著作),一般今天预约,后天就可以去图书馆拿。香港号称文化沙漠,这类书没什麽人看,连投资理论像巴菲特、Benjamin Graham 等人的书,借的人都不多,没人跟你抢。我等得最久的,是短炒外汇的 Day Trading the Currency Market,网上排队等了两个月,可见香港读者的兴趣所在。此书亚马逊网站当时卖70美元一本,等一下无妨。长期使用图书馆使我改变了爱买书的习惯,现在我基本不买书了,想看书就上图书馆网站预约,图书馆没有就要求它买。
藏书流通,在家门口那家图书馆取书,是图书馆服务水平高的一个标志。如果成都市的图书馆也能做到这点,就意味着,大邑县的一个小贩在网上预约《水浒传》,这本书在郫县图书馆,市图书馆的运书车把书运到大邑县,小贩三天后在家门口的图书馆取书。藏书流通需要运书车、条码、电脑系统,要花钱,但跟修建什麽广场,打造什么酒吧街、商业街相比,不过九牛一毛。成都市的图书馆要达到这个水平,成都的文化建设才算上了个台阶。
我在香港中文大学读过一年多书,香港的大学图书馆同样高效、方便,而且开馆时间更长,可以借走的书更多。研究生一次可以借走15本书,借期两个月,加上大量最新的英文书及没有禁书,非内地大学可比。仅凭这一点,我就想说,内地的高中毕业生宁愿上香港排名靠后的大学(岭南、树仁),也不该去读北大、清华。
据我了解,新加坡、美国等发达国家的图书馆,也跟香港差不多。我听说美国有些大学的图书馆像“7-11”便利店一样通宵开放,那真是学子的天堂。
冉云飞嗜书如命,他要是来香港,可以在图书馆疯狂借阅足本胡适,随便看港、台、海外书籍,头几晚他可能激动得睡不着。中、港图书馆的差距,反映了内地、香港两地政府在服务民众理念上的差距。不要说远处的成都,就说近处的深圳,虽然深圳的房价快赶上香港了,但深圳市政府为市民提供的文化、卫生、治安、交通等方面的服务,跟香港比仍然差得远。我期待内地在关注民生、建设服务型政府上实现飞跃,让冉云飞们不再为图书馆头痛,也欢迎各位谈谈你所在城市的图书馆。
      原文在2012年《读书天地》第2期刊裁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