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机扫一扫 下载APP
微博扫一扫 关注微博号
微信扫一扫 发布留言帖
一茎虬枝,浓墨顿挫,数点嫣红,暗香浮动,构图则疏密有致,繁简相得,大戟长枪,豪气逼人。这与其说是孙竹篱先生笔下的梅,不如说就是他的自画像。
先生河北栾县人,十七岁失学,转而习画,又事抄录兼课孺以维持生计。年过而立,辗转无锡、西安等地,同样也在流浪中的东北大学给了先生一个缮写书记的职位。“七·七”事变后,先生随校迁往四川三台,五十年代初到邻县射洪任教,直到驾鹤西归。掐指算来,至今已是二十有余年了。
少壮离家,老大难回,在颠沛流离的坎坷之中,先生不废求索,勤奋耕耘,晚年终成大器。他一生质朴为人,淡泊功利,苦苦挣扎于艺术创作的“似”与“非似”之间。求“似”,为的是要给人以形象美;恒“不是”,因为他坚信画中应该有“我”,他追求的是自身个性与情感的充分展示,他要把画的神韵美留给一切有机会读到画的人。写意犹嫌未尽,于是又笔走龙蛇,以题画诗的形式直抒胸臆:
停杯因酒醉,即醉写梅魂。开砚生丘壑,挥毫忘我身。
冰霜实炼骨,笔墨不无神。兴尽苍烟尽,似真不似真。
酒触灵感、忘我投入、率性挥洒,尽现梅魂,熔诗书画于一炉,是为真我——这就是竹篱先生!
附一:网友江阳渔樵先生的帖子
<<赞竹篱先生题画诗>>
胸藏丘壑,酒浇块垒;心存人品,眼观梅格;
神贯于毫,力透于纸;意随而题,诗画融一。
附二:孙竹篱先生画作一帧
下载APP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举报
全部评论 按赞排序
两副大写意,佳作!
画太大了,无法看,重新制作缩小一些。
空?定空
色无定色
~~~~~~~~~~~~~~~~~~~
一村先生,辛苦你了,谢谢!我对传图还是生疏。
《竹篱诗文集》中另有题“布袋和尚”的,与这幅所题大致相同,录如下,似可印证:行也布袋,卧也布袋。大千世界,唯空唯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空无定空,色无定色。空空色色,容此一袋。
范先生难得开口,谢谢评点!
我传布袋和尚顶李先生文、图!
行也自在
坐也自在
大千世界
性空是色
色即是空
空即是色
空空色色
无性无怪
竹篱七十六岁
[草书,不知对否?]
谢谢leebs的介绍。
闲鹤先生好眼力!有些行家就曾评说竹篱的画好,字更好!他写字往往是手不停挥一气而就,没有非凡功力是作不到的。所以用笔走龙蛇来形容是一点都不为过的。
谢谢评点!
本人虽无恒心练字,但很喜欢欣赏书法,所以,很自然地就把注意力放到书法上了。
谢谢先生褒奖!
竹篱先生书画俱佳。
对竹篱先生的书画我是外行,他的书法我喜欢,他的画我也喜欢,但更欣赏竹篱先生的艺品!
他常说:“作画,首先是做人,人品高,画品必高。”竹篱先生高洁的人品和画品,深得世人仰慕。
上世纪80年代中期,孙老和蔡若虹、李可染、刘海粟、李若蝉、何海霞等人切磋、研究技艺并合作大幅作品数件,崔子范先生与孙老互赠佳作被传为佳话。
一村版主对竹篱先生的书画可谓兴浓甚矣!
第一幅画我也看过,估计是竹篱先生谢世前最后一批画作之一,仅就字而言已显力竭之势。《竹篱诗文集》中另收录题画鹦鹉熟桃诗一首,也只收录了这一首:邻家桃子熟,一枝过墙头。痴儿莫攀折,枝上有鹦鹉。这应该早一些,可惜我无缘看到画。
第二幅也没见过,似与竹篱先生画作的一贯风格有出入。
浅薄之见,也说出来好。
望大陆 [于右任]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
望我大陆
大陆不可见兮
只有痛哭
望我故乡
故乡不可见兮
永远不忘
天苍苍
野茫茫
山之上
国有殇
上传一幅于右任的书法[草书]。
于右任(1879—1964)陕西三原人。复旦大学校友。记者,诗人,
书法家,政治家。早年加入同盟会,追随孙中山先生反对帝制。
曾在上海办《神州日报》、《民呼日报》、《民立报》、《民吁
日报》,鼓吹革命。辛亥革命后,曾任南京临时政府交通部次长,
国民政府常委、军委会常委、审计院院长,后长期任监察院院长。
1905年,协助马相伯创立复旦公学,后时时关注复旦,曾三度援
手救助复旦于危厄之中,有“复旦的孝子”之称。
于右任精书法,尤擅草书,有《标准草书》一册行世,被誉为
“当代草圣”。1964年病逝于台湾。
诚谢一村版主点拨并示我以于右任先生书法佳品。
平时看闲书,记得一则有关于右任先生的书法逸闻:
先生任职南京期间,发现衙门内常有人随处小便,于是写了“不得随处小便”几个字叫勤杂工拿去张贴于显眼处。该员珍爱先生墨宝,竟擅自将这几个字裁剪重排为“小处不得随便”,精裱收藏。数日后,先生不见告贴,找来该员查询。该员只好据实以告。先生怜其真,欣然命笔重写“小处不得随便”签赠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