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事报刊16日电)今年以来,四川省乐山市委组织部着眼于全市干部队伍老化、梯队断层问题,大力实施“年轻干部成长计划”,广泛开展“走基层、访贤才”等活动,择优选拔365名年轻后备干部,分批次投入中心工作“主战场”多岗培养锻炼。 该市印发了《年轻干部成长计划实施办法》,按照县级领导职数的50%、科级领导职数的30%建立年轻后备干部库,为每名年轻后备干部落实培养联系人。综合年轻后备干部成长经历、个人意愿、发展潜质、组织需求等因素,确立了党政综合管理类、政法司法类、经济类、农口类等8种培养方向。推出了高校培训、党校轮训、部门受训、上挂锻炼、行业(系统)培训等8项系统培养举措,着力培养储备一批结构优良、综合素质好的生力军。 根据“融入中心、服务大局”的干部使用导向,该市在组建驻外招商分局、成立重大项目指挥部等工作中,明确要求年轻干部必须占有一定比例。截至目前,先后选派1100名年轻干部到贫困村担任“第一书记”,40名年轻干部到艰苦地区挂职,260名年轻干部与民营企业管理人才“互换角色”,100名安监系统年轻干部驻点矿山、建筑、冶金和化工企业,82名年轻干部派驻省政府驻外办事处、市政府驻外招商分局、市内各园区等经济工作一线。 现在很多公务员是通过公招进入党政工作的,很多东西都是书本上学习的,讲理论是一套一套的,感觉知识够用很丰富,但在实际的工作情况是比较复杂的,不是书本上所能全部学习到的,很多知识能学以致用当然很好,但不联系实际却有可能适得其反。随着公务员队伍的不断跟新换代,有很大一部分公务员会进入领导干部队伍,但没有基层工作经验怎么能做好相应工作呢? 笔者认为,乐山的做法就非常结合实际情况,制定专门的《年轻干部成长计划实施办法》,根据个人意愿等,确定培养方向,且落实相关岗位领导帮扶,这样不但提高了年轻干部的积极性,同时也让年轻干部能走向基层,通过实践来了解所在的岗位,到底应该做些什么,应该怎样做,才能符合老百姓的利益,才能更好的为老百姓服务。只有这样当他们走上领导岗位的时候,才能根据实际情况为老百姓办实事、办好事。所以培养干部不必要注重形式,而要注重在战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