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29851|评论: 13

新春时节话“祈福”《公益文章》

[复制链接]

最佳新人

发表于 2014-1-22 10: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新春时节话“祈福”《公益文章》
陶 靖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天之计在于晨。春天的人们为新年的美好而祈福,祈求风调雨顺,祈求平安幸福……常常听见有人羡慕地说:某某人福气真好。那么福气来自何处?福报怎样产生?常言道: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古人云: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恶之家必有余殃。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厚德载物(即厚德可以载福),同理,缺德就是缺福。我们只有播下福气的种子,才能收获福报的果实。那么如何为自己、为家庭、为子孙后代、为我们的和谐社会祈福呢?祈福有哪些模式?
我们常见的祈福模式有:放生祈福模式、公益(慈善)事业祈福模式、扶危济困祈福模式、敬老爱幼祈福模式、孝敬父母祈福模式、供养三宝祈福模式、供养祖宗祈福模式等等。
放生祈福模式:放生指我们出资金购买各种动物放生。放生实质是拯救生命,放生也是放生命,是把我们购买的各种动物放归大自然,从而维持自然界的生态平衡。放生既是拯救地球,又是拯救我们人类自身的大善举。同时,放生又是促进人类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大善事。自古以来放生是人们行善积福、行善祈福的一种重要模式。扶危济困祈福模式:扶危济困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通过扶危济困活动也能为自已、为家人、为子孙后代祈求福报,也是千百年来传统的祈福模式,在帮助救助他人的同时又帮助了自已。常言说得好:帮助他人最终还是帮到了自己,损害他人最终还是损害了自已。积极扶助弱势群体,帮助救助那些急需要帮助救助的老、弱、病、残、孕及特困人士。做善事不分大小、不求回报。例如,当你在街头巷尾见到流浪者在寒风中冻得瑟瑟发抖的时候;当你见到流浪者流落街头饥饿难耐的时候,你的善心是否已经发动,你可曾想到用你温暖的双手为流浪者送上一件寒衣或者让流浪者吃上一顿饱饭。俗话说:“人在做,天在看”。在你福报的银行里,你如今存入了多少福报的因缘?在你福报的园地里你如今播种了多少福报的种子?敬老爱幼祈福模式:敬老爱幼也是能够为自己祈求福报的传统祈福模式,唯愿独生子女的父母们能够重视为你们唯一的孩子祈福、植福、培福、修福。与此同时,让行善积德的种子在独生子女们幼小的心灵里萌芽,让你们的独生子女远离孤独、远离自私自利。例如:父母们利用空闲时间带领你们的孩子去社区、去儿童福利院、去养老院走一走、看一看,那里的孤独病弱老人和孤儿正需要关爱,在那里有你们播种福报的土壤和空间。在那里施舍你的金钱,播下你慈爱的种子。
孝敬父母祈福模式:父母恩重如山,父母恩重难报,老人是家宝。孝敬父母既是传统美德,又是法律赋予我们的义务,也是我们做儿女的神圣职责。“鸦有反哺情,羊有跪奶恩。”孝敬父母是儿女们报答父母深恩的方式,同时孝敬父母又是为自已、为家庭、为后代祈福的模式。放眼现实,我们会发现:真正孝敬父母的家庭是有福报的家庭,这样一个事实。因为“孝”能感动天地,“孝”也能为自已、为后代感召福报。
供养三宝祈福模式:正月初一是新年第一天,寺庙里人流如潮,人们纷纷在初一日这一天去寺庙里烧香并供养佛、法、僧三宝,从而为自已也为家庭祈福,通过供养三宝祈求福报是传承千百年的传统祈福模式。唯愿人们在烧香祈福许愿的同时,以此作为行善积福的新起点,在新的一年里广积善缘,广行善事。供养祖宗祈福模式:祖宗是我们的根,没有祖宗就没有我们,没有祖宗就没有子孙后代繁衍。祖宗的深恩值得我们生生世世供养。不忘祖宗,铭记祖宗,供养祖宗是传统祈福模式之一,通过供养祖宗也能为我们祈来福报。唯愿我们在追思祖宗、供养祖宗的同时把祖宗的深恩厚德传承下去,把祖宗行善积德的好风尚传承下去,并发扬光大,从而促进子孙后代繁荣富强。
关于行善积德、祈福修福《地藏菩萨本愿经》(简称《地藏经》)里有极好的描述,附《地藏菩萨本愿经·校量布施功德缘品第10》全文如下:
jiào liànɡ bù shī ɡōnɡ dé yuán pǐn dì shí
校量布施功德缘品第十 

ěr shí dì zànɡ pú sà mó hē sà , chénɡ fó wēi shén , cónɡ
尔 时 地 藏 菩 萨 摩 诃 萨 , 承 佛 威 神 , 从 
zuò ér qǐ , hú ɡuì hé zhǎnɡ bái fó yán : shì zūn , wǒ
座 而 起 , 胡 跪 合 掌 白 佛 言 : 世 尊 , 我
ɡuān yè dào zhònɡ shēnɡ ,jiào liànɡ bù shī ,yǒu qīnɡ yǒu zhònɡ ,
观 业 道 众 生 ,校 量 布 施 ,有 轻 有 重,
yǒu yī shēnɡ shòu fú,yǒu shí shēnɡ shòu fú,yǒu bǎi shēnɡ
有 一 生 受 福 , 有 十 生 受 福 , 有 百 生 
qiān shēnɡ shòu dà fú lì zhě 。 shì shì yún hé ,wéi yuàn
千 生 受 大 福 利 者。 是 事 云 何 , 唯 愿 
shì zūn wèi wǒ shuō zhī 。
世 尊 为 我 说 之 。
ěr shí fó ɡào dì zànɡ pú sà : wú jīn yú dāo lì tiān ɡōnɡ
尔 时 佛 告 地 藏 菩 萨: 吾 今 于 忉 利 天 宫 
yī qiè zhònɡ huì , shuō yán fú tí bù shī jiào liànɡ ɡōnɡ
一 切 众 会 ,说 阎 浮 提 布 施 较 量 功 
dé qīnɡ zhònɡ , rǔ dānɡ dì tīnɡ , wú wèi rǔ shuō 。
德 轻 重 , 汝 当 谛 听 , 吾 为 汝 说 。
dì zànɡ bái fó yán : wǒ yí shì shì , yuàn yào yù wén 。
地 藏 白 佛 言 : 我 疑 是 事 , 愿 乐 欲 闻 。
fó ɡào dì zànɡ pú sà : nán yán fú tí , yǒu zhū ɡuó wánɡ
佛 告 地 藏 菩 萨 : 南 阎 浮 提 , 有 诸 国 王 
、 zǎi fǔ dà chén 、 dà zhǎnɡ zhě 、 dà chà lì 、 dà pó
、 宰 辅 大 臣 、 大 长 者 、 大 刹 利 、 大 婆
luó mén děnɡ,ruò yù zuì xià pín qiónɡ,nǎi zhì lónɡ cán yīn
罗 门 等 , 若 遇 最 下 贫 穷 , 乃 至 癃 残 喑 
yǎ , lónɡ chī wú mù , rú shì zhǒnɡ zhǒnɡ bù wán jù zhě 。
哑 , 聋 痴 无 目 , 如 是 种 种 不 完 具 者 。
shì dà ɡuó wánɡ děnɡ yù bù shī shí , ruò nénɡ jù dà cí bēi
是 大 国 王 等 欲 布 施 时 , 若 能 具 大 慈 悲 
xià xīn hán xiào , qīn shǒu biàn bù shī , huò shǐ rén shī ,
下 心 含 笑 ,亲 手 遍 布 施 , 或 使 人 施,
ruǎn yán wèi yù , shì ɡuó wánɡ děnɡ suǒ huò fú lì , rú bù
软 言 慰 喻 , 是 国 王 等 所 获 福 利 , 如 布
shī bǎi hénɡ hé shā fó ɡōnɡ dé zhī lì 。 hé yǐ ɡù 。 yuán
施 百 恒 河 沙 佛 功 德 之 利 。 何 以 故 。 缘 
shì ɡuó wánɡ děnɡ ,yú shì zuì pín jiàn bèi jí bù wán jù zhě
是 国 王 等 , 于 是 最 贫 贱  辈 及 不 完 具 者 
, fā dà cí xīn ,shì ɡù fú lì yǒu rú cǐ bào。 bǎi qiān shēnɡ
, 发 大 慈 心 , 是 故 福 利 有 如 此 报。 百 千 生
zhōnɡ , chánɡ dé qī bǎo jù zú , hé kuànɡ yī shí shòu yònɡ。
 中 , 常 得 七 宝 具 足 , 何 况 衣 食 受 用 。
fù cì dì zànɡ : ruò wèi lái shì , yǒu zhū ɡuó wánɡ , zhì
复 次 地 藏 : 若 未 来 世 , 有 诸 国 王 , 至 
pó luó mén děnɡ ,yù fó tǎ sì ,huò fó xínɡ xiànɡ ,nǎi zhì
婆 罗 门 等 , 遇 佛 塔 寺 , 或 佛 形 像 , 乃 至
pú sà shēnɡ wén pì zhī fó xiànɡ , ɡōnɡ zì yínɡ bàn ɡònɡ yǎnɡ
菩 萨 声 闻 辟 支 佛 像 , 躬 自 营 办 供 养 
bù shī 。 shì ɡuó wánɡ děnɡ , dānɡ dé sān jié wéi dì shì shēn
布 施。 是 国 王 等 , 当 得 三 劫 为 帝 释 身 
, shòu shènɡ miào lè 。 ruò nénɡ yǐ cǐ bù shī fú lì , huí
, 受 胜 妙 乐 。 若 能 以 此 布 施 福 利 , 回 
xiànɡ fǎ jiè , shì dà ɡuó wánɡ děnɡ , yú shí jié zhōnɡ ,
向 法 界 , 是 大 国 王 等 , 于 十 劫 中 , 
chánɡ wéi dà fàn tiān wánɡ 。
常 为 大 梵 天 王 。
fù cì dì zànɡ : ruò wèi lái shì , yǒu zhū ɡuó wánɡ , zhì
复 次 地 藏 : 若 未 来 世 , 有 诸 国 王 , 至 
pó luó mén děnɡ , yù xiān fó tǎ miào , huò zhì jīnɡ xiànɡ ,
婆 罗 门 等 , 遇 先 佛 塔 庙 , 或 至 经 像 ,
huǐ huài pò luò ,nǎi nénɡ fā xīn xiū bǔ 。shì ɡuó wánɡ děnɡ
毁 坏 破 落 , 乃 能 发 心 修 补 。 是 国 王 等 
, huò zì yínɡ bàn , huò quàn tā rén ,nǎi zhì bǎi qiān rén
, 或 自 营 办 , 或 劝 他 人 , 乃 至 百 千 人 
děnɡ bù shī jié yuán。shì ɡuó wánɡ děnɡ,bǎi qiān shēnɡ zhōnɡ
等 布 施 结 缘。 是 国 王 等 , 百 千 生 中
chánɡ wéi zhuǎn lún wánɡ shēn。rú shì tā rén tónɡ bù shī zhě,
常 为 转 轮 王 身。 如 是 他 人 同 布 施 者 ,
bǎi qiān shēnɡ zhōnɡ chánɡ wéi xiǎo ɡuó wánɡ shēn ɡènɡ nénɡ yú
百 千 生 中 常 为 小 国 王 身 ,更 能 于
tǎ miào qián, fā huí xiànɡ xīn 。rú shì ɡuó wánɡ nǎi jí zhū
塔 庙 前, 发 回 向 心。 如 是 国 王 乃 及 诸
rén , jìn chénɡ fó dào , yǐ cǐ ɡuǒ bào wú liànɡ wú biān 。
人 , 尽 成 佛 道 , 以 此 果 报 无 量 无 边 。
fù cì dì zànɡ :wèi lái shì zhōnɡ ,yǒu zhū ɡuó wánɡ jí pó
复 次 地 藏 : 未 来 世 中 , 有 诸 国 王 及 婆
luó mén děnɡ , jiàn zhū lǎo bìnɡ jí shēnɡ chǎn fù nǚ , ruò
罗 门 等 , 见 诸 老 病 及 生 产 妇 女 , 若
yī niàn jiān , jù dà cí xīn , bù shī yī yào yǐn shí wò jù
一 念 间 , 具 大 慈 心 , 布 施 医 药 饮 食 卧 具
, shǐ lìnɡ ān lè 。 rú shì fú lì zuì bù sī yì , yī
, 使 令 安 乐 。 如 是 福 利 最 不 思 议 , 一
bǎi jié zhōnɡ chánɡ wéi jìnɡ jū tiān zhǔ , èr bǎi jié zhōnɡ
百 劫 中 常 为 净 居 天 主 , 二 百 劫 中 
chánɡ wéi liù yù tiān zhǔ , bì jìnɡ chénɡ fó , yǒnɡ bú duò
常 为 六 欲 天 主 , 毕 竟 成 佛 , 永 不 堕 
è dào ,nǎi zhì bǎi qiān shēnɡ zhōnɡ ,ěr bù wén kǔ shēnɡ。
恶 道 , 乃 至 百 千 生 中 , 耳 不 闻 苦 声。
fù cì dì zànɡ :ruò wèi lái shì zhōnɡ ,yǒu zhū ɡuó wánɡ jí
复 次 地 藏 : 若 未 来 世 中 , 有 诸 国 王 及
pó luó mén děnɡ ,nénɡ zuò rú shì bù shī , huò fú wú liànɡ
婆 罗 门 等 , 能 作 如 是 布 施 , 获 福 无 量 
。ɡènɡ nénɡ huí xiànɡ ,bú wèn duō shǎo ,bì jìnɡ chénɡ fó ,
。 更 能 回 向 , 不 问 多 少 , 毕 竟 成 佛 ,
hé kuànɡ shì fàn zhuǎn lún zhī bào。 shì ɡù dì zànɡ, pǔ
何 况 释 梵 转 轮 之 报。 是 故 地 藏 , 普
quàn zhònɡ shēnɡ dānɡ rú shì xué 。
劝 众 生 当 如 是 学 。
fù cì dì zànɡ :wèi lái shì zhōnɡ ,ruò shàn nán zǐ shàn nǚ
复 次 地 藏 : 未 来 世 中 , 若 善 男 子 善 女
rén ,yú fó fǎ zhōnɡ ,zhǒnɡ shǎo shàn ɡēn , máo fā shā chén
人 , 于 佛 法 中 , 种 少 善 根 , 毛 发 沙 尘 
děnɡ xǔ , suǒ shòu fú lì , bù kě wéi yù 。
等 许 , 所 受 福 利 , 不 可 为 喻 。
fù cì dì zànɡ :wèi lái shì zhōnɡ ,ruò yǒu shàn nán zǐ shàn
复 次 地 藏 : 未 来 世 中 , 若 有 善 男 子 善 
nǚ rén , yù fó xínɡ xiànɡ 、 pú sà xínɡ xiànɡ 、 pì zhī fó
女 人 , 遇 佛 形 像 、 菩 萨 形 像 、 辟 支 佛
xínɡ xiànɡ 、zhuǎn lún wánɡ xínɡ xiànɡ ,bù shī ɡònɡ yǎnɡ dé
形 像 、 转 轮 王 形 像 , 布 施 供 养 得
wú liànɡ fú , chánɡ zài rén tiān shòu shènɡ miào lè 。 ruò
无 量 福 , 常 在 人 天 受 胜 妙 乐 。 若
nénɡ huí xiànɡ fǎ jiè , shì rén fú lì bù kě wéi yù 。
能 回 向 法 界 , 是 人 福 利 不 可 为 喻 。
fù cì dì zànɡ : wèi lái shì zhōnɡ , ruò yǒu shàn nán zǐ shàn
复 次 地 藏 : 未 来 世 中 , 若 有 善 男 子 善 
nǚ rén , yù dà chénɡ jīnɡ diǎn , huò tīnɡ wén yī jì yī jù
女 人 , 遇 大 乘 经 典 , 或 听 闻 一 偈 一 句
, fā yīn zhònɡ xīn , zàn tàn ɡōnɡ jìnɡ ,bù shī ɡònɡ yǎnɡ。
, 发 殷 重 心 , 赞 叹 恭 敬 , 布 施 供 养 。
shì rén huò dà ɡuǒ bào , wú liànɡ wú biān 。 ruò nénɡ huí
是 人 获 大 果 报 , 无 量 无 边。 若 能 回 
xiànɡ fǎ jiè , qí fú bù kě wéi yù 。
向 法 界 , 其 福 不 可 为 喻 。
fù cì dì zànɡ :ruò wèi lái shì zhōnɡ ,yǒu shàn nán zǐ shàn
复 次 地 藏 : 若 未 来 世 中 , 有 善 男 子 善 
nǚ rén , yù fó tǎ sì , dà chénɡ jīnɡ diǎn 。 xīn zhě bù
女 人 , 遇 佛 塔 寺 , 大 乘 经 典。 新 者 布
shī ɡònɡ yǎnɡ ,zhān lǐ zàn tàn ,ɡōnɡ jìnɡ hé zhǎnɡ 。ruò yù
施 供 养 , 瞻 礼 赞 叹 , 恭 敬 合 掌。 若 遇
ɡù zhě , huò huǐ huài zhě , xiū bǔ yínɡ lǐ , huò dú fā
故 者 , 或 毁 坏 者 , 修 补 营 理 , 或 独 发
xīn , huò quàn duō rén tónɡ ɡònɡ fā xīn 。rú shì děnɡ bèi ,
心 , 或 劝 多 人 同 共 发 心。 如 是 等 辈,
sān shí shēnɡ zhōnɡ chánɡ wéi zhū xiǎo ɡuó wánɡ , tán yuè
三 十 生 中 常 为 诸 小 国 王 , 檀 越
zhī rén ,chánɡ wéi lún wánɡ , hái yǐ shàn fǎ jiào huà zhū
之 人, 常 为 轮 王 , 还 以 善 法 教 化 诸
xiǎo ɡuó wánɡ 。fù cì dì zànɡ :wèi lái shì zhōnɡ ,ruò yǒu
小 国 王 。复 次 地 藏 : 未 来 世 中 , 若 有
shàn nán zǐ shàn nǚ rén ,yú fó fǎ zhōnɡ suǒ zhǒnɡ shàn ɡēn
善 男 子 善 女 人 , 于 佛 法 中 所 种 善 根
,huò bù shī ɡònɡ yǎnɡ , huò xiū bǔ tǎ sì , huò zhuānɡ lǐ
, 或 布 施 供 养 , 或 修 补 塔 寺 ,或 装 理
jīnɡ diǎn , nǎi zhì yī máo yī chén , yī shā yī dī 。
经 典 , 乃 至 一 毛 一 尘 , 一 沙 一 渧 。
rú shì shàn shì , dàn nénɡ huí xiànɡ fǎ jiè ,
如 是 善 事 , 但 能 回 向 法 界 ,
shì rén ɡōnɡ dé , bǎi qiān shēnɡ zhōnɡ shòu shànɡ miào lè。
是 人 功 德 , 百 千 生 中 受 上 妙 乐 。
rú dàn huí xiànɡ zì jiā juàn shǔ , huò zì shēn lì yì ,
如 但 回 向 自 家 眷 属 , 或 自 身 利 益 ,
rú shì zhī ɡuǒ , jí sān shēnɡ shòu lè ,shě yī dé wàn bào。
如 是 之 果 , 即 三 生 受 乐 , 舍 一 得 万 报 。
shì ɡù dì zànɡ , bù shī yīn yuán , qí shì rú shì 。
是 故 地 藏 , 布 施 因 缘 , 其 事 如 是 。






拯救地球, 平安幸福, 孝敬父母, 大自然, 自然界


中华民族, 拯救地球, 平安幸福, 孝敬父母, 大自然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238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4-3-27 10:08 | 显示全部楼层
春天的人们为新年的美好而祈福
发表于 2014-3-27 15:35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天之计在于晨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4-3-28 10:24 | 显示全部楼层
公益(慈善)事业祈福模式:积极投身公益事业(慈善事业),通过公益慈善事业造福社会,造福大众,同时也能为自己,为家庭,为我们的子孙后代祈来福报,甚至祈来意想不到的大福报 -------陶靖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4-5-24 12:50 | 显示全部楼层
公益慈善事业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4-10-19 15:13 | 显示全部楼层
事业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5-1-4 11:31 | 显示全部楼层
你好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5-2-5 13:01 | 显示全部楼层
横死与疾疫及生态灾难


当代社会,国人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现实下,各种疾疫和意外横祸却有增无减。死于自杀、车祸、暴病猝死等原因的人数一时难以统计。
2000多年前,大导师佛陀为我们开示了“药师法门”,在药师法门中专门就横死现象和疾疫作了开示。无量横死现象中,伟大的佛陀例举了九种横死现象;(1)患病虽轻,但无医药或医生,终致横死;虽有医生,但医生用药失当(医治失当)导致横死;信邪魔外道,杀死动物,并用动物的血肉祭祀魍魉,以求病愈,终致横死(因愚痴迷惑,信邪倒见而横死)(2)因犯死罪而横死(3)因打猎嬉戏、沉溺淫欲、嗜酒,放纵无度而横死。(4)被火烧死(5)被水淹死(6)被恶兽咬死(7)堕山崖而死(8)被毒药、起尸鬼、厌祷、咒诅等伤害而横死(9)因饥渴而饿死。
2000多年后的今天,上述横死现象并未因时光流失而绝迹,相反有些横死现象有愈演愈烈之势。可惜、可悲、可叹,这些国人实在不该死,却偏偏横死了。
2000多年前,佛陀为我们指出:“杀生,宿殃短命报”(见《地藏菩萨本愿经》第4品);又为我们指出:“放生修福”(见《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佛陀为我们揭示了导致短命横死的重要因素:“杀生短命报”。据报道,今年7月我国某些地方出现了奇热天气,而美国佛教界高僧、伟大的宣化上人大法师曾于多年前指出:杀生太重的后果,形成天灾人祸的因素,或者地震、或者海啸、或者奇寒、或者奇热。----见《宣化上人开示录》“杀气弥漫全世界”第46章
人类的杀生现象(捕杀动物现象),尤其是滥捕滥杀野生动物的现象,造成自然界生态严重失去平衡,人类对动物的大肆捕杀也是导致某些动物绝种的重要因素。因人类的杀业导致自然界生态严重失去平衡,并由此引发生态灾难,值得全人类警惕,在种种生态灾难面前,我们人类实在应该反思自己的行为了,我们实在也应该为自己,为子孙后代“放生修福”了,同时也应该为自然界和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放生修福”了。

发表于 2015-4-9 23:19 | 显示全部楼层
好贴

发表于 2015-4-9 23:19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

发表于 2015-4-9 23:19 | 显示全部楼层
顶起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5-5-27 22:13 | 显示全部楼层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又称《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简称《般若心经》或《心经》,是般若经系列中一部言简义丰、博大精深、提纲挈领、极为重要的经典,为大乘佛教出家及在家佛教徒日常背诵的佛经。现其中以玄奘法师汉译本流通最广,共260字。其译本内容约有20处与今日所见的梵文本不同。日本通行的汉译本共262字,比中国通行本多了2字,即“远离一切颠倒梦想”中的“一切”。

    这部经在佛教三藏中的地位非常殊胜,就相当于释迦牟尼佛的心脏一样。收于大正藏第八册。



   唐 玄奘译本: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



   后秦 鸠摩罗什译本:

   观世音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弗!色空故无恼坏相,受空故无受相,想空故无知相,行空故无作相,识空故无觉相。何以故?舍利弗!非色异空,非空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如是。舍利弗,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空法,非过去、非未来、非现在。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菩萨依般若波罗蜜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离一切颠倒梦想苦恼,究竟涅槃。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罗蜜,是大明咒,无上明咒,无等等明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故说般若波罗蜜咒,即说咒曰:竭帝,竭帝,波罗竭帝,波罗僧竭帝,菩提僧莎呵。

心经翻译:

  
观自在菩萨 (般若智慧已经达到自在境界的菩萨)
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 (当他修行般若智慧达到波罗蜜多觉悟境界的时候)
照见五蕴皆空 (洞见色、受、想、行、识五蕴乃是人类虚空的妄想)
度一切苦厄 (所以菩萨要为众生解脱一切执着于生死烦恼的苦厄)
舍利子 (智慧第一的舍利子啊)
色不异空 (你所看见的物质世界其实是你的精神世界)
空不异色 (你的精神世界也就是你以为的物质世界)
色即是空 (物质世界就是精神世界)
空即是色 (精神世界就是物质世界)
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人类所谓的感受、思想、行为和认识也是如此)

舍利子 (智慧第一的舍利子啊)

是诸法空相 (其实一切法都不是法,只是人类虚空的精神幻觉)
不生不灭 (它们一直存在着,不生也不死,没有生和死的概念)
不垢不净 (没有垢和净的差别)
不增不减 (也不存在增加或减少的问题)
是故空中无色 (所以在这样的清净中,没有有形物质的存在)
无受想行识 (没有感受、思想、意念和见解)
无眼耳鼻舌身意 (到了这样的境界,已经没有六根了)
无色声香味触法 (也感觉不到六尘了)
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 (也没有六识的分别了)
无无明亦无无明尽 (十二因缘皆为无明妄识流转。忽然觉悟五蕴十八界皆空)
乃至无老死 (没有生死烦恼)
亦无老死尽 (彻底摆脱了六道轮回的折磨)
无苦集灭道 (没有贪婪和恐惧,无须知道“苦集灭道”的圣谛了)
无智亦无得 (谈不上什么智商,也谈不上什么拥有,一切都了不可得)
以无所得故 (正是因为这样,我才成就了菩萨的功果)

菩提萨埵 (大慈大悲普度众生的观自在菩萨)
依般若波罗蜜多故 (依靠般若智慧抵达了波罗蜜多觉悟的彼岸)
心无罣碍,无罣碍故 (心中无牵挂和妨碍,正是没有受到人类精神影响的缘故)
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 (没有任何恐怖,远离那些违背自然的思想)
究竟涅盘 (所以菩萨观得自在,消除了一切烦恼)

三世诸佛 (过去、现在和将来三世佛以及一切佛)
依般若波罗蜜多故 (都是依靠般若智慧达到波罗蜜多觉悟的境界)
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得到阿耨多罗无上三藐正等三菩提正觉成佛的境界)
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 (所以般若智慧波罗蜜多觉悟是不可思议的咒语)
是大明咒 (是普照一切的咒语)
是无上咒 (是最最伟大的咒语)
是无等等咒 (是超度一切的咒语)
能除一切苦 (能够解除人生的一切生死烦恼和苦厄)
真实不虚 (佛无妄语,自然真实)
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 (所以这是众生修行般若智慧抵达波罗蜜多觉悟的密咒)

即说咒曰 (咒语曰)
揭谛揭谛 (修行去吧修行去吧)
波罗揭谛 (修行到达彼岸以超越自我)
波罗僧揭谛 (一起修行向着人生的彼岸)
菩提萨婆诃 (自然成就大智慧了,欢呼觉悟吧)






心经释义:

  《心经》是篇真正教人觉悟的文章。

 自由自在的菩萨用般若智慧言传身教众生,依靠自心的心灵智慧,从烦恼生死的这一边到达安乐解脱的那一边。世间万像等同于空,得到的、希望的、作为的、知道的、终究都会是空。各种相状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所以说宇宙中其实是什么东西都不存在。是没有相状的。我们的享受、我们的欲望、我们的作为、我们的明了、和看到的、听到的、闻到的、尝到的、触摸到的、感觉到的、一切都是虚妄的。没有距离,没有意识,没有不明了的,也没有能明了的。以至于没有死也没有不死。没有什么办法让得到的存在的东西永恒,所以没有什么可以真正拥有。

 《心经》告诉我们要根据佛所说的,要用自心的“般若智慧”从烦恼生死的这一边把自己渡到安乐解脱的那一边。所言的“般若智慧”其实就是我们每个人本有的清净之心,寂静之心,光明之心。不要在乎那些虚妄的受想行识,得失荣辱。心里没有思念顾虑才能会轻松解脱,放下一切才会没有恐慌惧怕,远离非份不实际的幻想,才会终究没有烦恼生死得到安乐解脱。同时应当把自心始终放在这样的境界中。才会得到最高的、平等的、真正的觉悟。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5-5-27 22:14 | 显示全部楼层
毒品猛于虎 禁毒路漫漫《 公益文章 》

——我国青少年吸毒现象思考与对策

作家: 陶 靖

提起毒品,许多人谈毒色变。自1840年鸦片战争前后,大英帝国罪恶的鸦片贸易使中国陷入了毒品的深渊。从此毒魔肆虐神州大地。正如有人所描绘的吸毒惨状:“烟枪一支,未闻炮声震地,打得妻离子散;锡纸半张,不见烟火冲天,烧尽田地房廊。”如今,最早的毒品鸦片己演变成大麻、海洛因、摇头丸、K粉等花样不断翻新的新品种。邪恶的罂粟花为千百万人带来长久而极端的痛苦。也使许许多多青少年的前途暗淡无光,人生之路陷入黑暗的沼泽之中。
据有关资料显示,在我国吸毒人群中,青少年吸毒者占了大多数。年龄最小的瘾君子(被动吸毒者),年仅6个月。而因各种原因造成的主动吸毒者中年龄最小的年仅12岁,还是小学生。
因为吸毒,许许多多的吸毒青少年自杀或走入杀人、抢劫、贩毒的罪恶道路;因为吸毒,许许多多的青少年过早地离开人世,本来如花似玉的青春年华毁于一旦;因为吸毒,许许多多的美满家庭走向崩溃;因为吸毒,许许多多的青少年道德沦丧,做人的尊严扫地。
由于我国是世界人口大国,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毒品市场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因此,国际贩毒集团不断地向我国加紧渗透,国际国内贩毒集团内外勾结,客观上使我国禁毒的难度加大并且使禁毒问题日趋国际化、复杂化、而瘾君子们又急于扩大吸毒圈子,积极发展毒友,甚至千方百计在熟人、亲戚、朋友、同学、同事圈子里直销和传销毒品,以达到“以贩养吸”之罪恶目的,同时吸毒与贩毒方式日趋隐蔽化、多样化,这些因素也给幼稚的青少年抵制毒品危害和泛滥带来了挑战和难度。而广大青少年又处于涉世未深,对毒品的危害无知无识、社会经验和人生经验又十分缺乏,自制力(自控力)又十分薄弱的青春幼稚期,在此时期又最容易被同伴所欺骗、诱惑、上当而吸毒。在当前国际国内禁毒形势日益严峻,吸毒队伍日趋庞大的严峻形势下,广大青少年又是急需要保护的社会弱势群体,毒品危害又主要集中在广大青少年的严酷现实下,那么,面对毒品这个恶魔的侵袭,广大青少年如何避免被沾染上呢?有哪些基本手段远离毒品,拒绝毒品呢?
一、注重家庭教育。常言道:思想指导行动。错误的思想观念往往带来错误的行为。在思想观念上构筑拒毒防毒的思想防线,正确认识毒品及吸毒带来的危害。家庭教育是青少年思想教育的第一站。父母在孩子读小学时就应该通过各种手段让自己的孩子明白毒品的危害,严格教育,严格管理。常言道:“门户关得紧,苍蝇飞不进。”
尤其是因工作繁忙或为生活奔波不歇的父母们特别要挤出时间对子女进行毒品危害教育,使孩子们幼小的心灵里对毒品产生恐惧心理、厌恶心理,并在教育中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并对孩子们的课外社会活动作适当的行为监控,避免放纵、置之不理。在家庭教育中父母们组织孩子们观看禁毒教育片、禁毒展览、指导阅读并讲解有关禁毒教育书刊等和风细雨式的教育手段增强教育效果。
二、重视学校禁毒教育。由于青少年尚未走入社会,大部份时间都在家庭和学校度过,因此,学校是禁毒教育的中间站和主战场。净化校园内环境,创造无毒校园,教师把毒品的危害性通过生动直观具体的案例教育学生,并通过录像资料、幻灯片、有关禁毒报刊书籍讲解给学生,启发诱导,并引用现实生活中的实例形象生动地教育学生,旨在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在思想上、行为习惯上打造一道防毒、拒毒防线。
由于毒品及吸毒问题是综合性的社会问题,禁毒工程是社会性的复杂系统工程,需要动员全社会力量齐抓共管,打造无毒社区、净化社区环境,从而形成家庭教育、学校强化教育、社区禁毒教育相结合的良好教育氛围。重视社区禁毒宣传,如办展览、组织青少年参观受吸毒危害的家庭等等。毕竟中小学时期是青少年吸毒的高危险期,也是青少年吸毒的高发期。并使禁毒教育从小学生抓起,中学时期强化、大学时期巩固,再辅之以良好的社区禁毒氛围,从而在思想上牢固树立拒毒防毒,远离毒品的思想长城。
三、通过教育克服青少年对毒品及吸毒产生的错误心理。克服对毒品及吸毒产生的好奇心理、糊涂心理、从众心理、权威崇拜心理、炫耀心理、寻求刺激心理等六大不良心理,十分紧迫和必需。
因无知进而好奇,从而导致吸毒的现象,在青少年吸毒者中占了大多数,克服此种心理,思想教育是基本手段。通过家庭、学校教育使青少年由对毒品和吸毒危害的无知无识转变成有知有识,从而克服好奇心理。
从众心理,由于青少年善于模仿,有极强的行为模仿能力,在吸毒问题上互相模仿,互相影响,从而造成吸毒泛滥,克服此种心理需要采用家庭教育和环境、学校教育相结合的综合手段来克服它。同时家长和学校要教育疏导青少年远离公共娱乐场所,如舞厅、歌厅、迪厅、夜总会等,这些公共娱乐场所往往成为吸毒集散地。事实证明,许多青少年在娱乐场所沾染上了毒品。克服炫耀心理,把吸毒当成有钱的象征。错误地认为有钱才能吸毒。克服寻求刺激心理,错误地认为吸毒能当活神仙(飘飘欲仙)。克服权威崇拜心理,如歌星吸毒自己也学着吸毒,长辈亲属吸毒自己也跟着吸毒等盲目崇拜追随心理。克服糊涂心理,错误地认为吸毒可以戒掉,想吸就吸,想戒就戒,不明白一失足成千古恨。克服以上对吸毒产生的错误心态,均要通过家庭、学校、环境教育才能克服。以思想观念教育为基本手段,从思想上消除不良认识,树立正确认识。此外还要克服不良社会文化对青少年产生的误导,如某些不键康的录像、影视片,所存在的美化毒品和美化吸毒现象,从而从文化上误导青少年吸毒。
四、帮助、教育青少年把握好自己的“人生十字路口”。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往往意志受挫、情绪低落、苦闷、彷徨、压抑。如,家庭破裂、恋爱受挫、婚姻受挫、升学受挫、就业受挫等等。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时期往往又是青少年自杀和吸毒的高发期。
五、净化交往环境。古人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而青少年处于朝气蓬勃的青春期,又特别喜欢广交朋友,因交朋友不谨慎,误交了吸毒的同伴、同学、同事、朋友,同时由于吸毒具有隐蔽性和欺骗性,被同伴欺骗、诱惑拉下水从而吸毒的现象比比皆是,等明白过来,己悔之晚矣。青少年需要学会抵制同伴的吸毒压力和诱惑力、欺骗性,避免被同伴用欺骗加诱惑的手段导致吸毒,基本的抵制手段是远离损友、远离沾染毒品的同伴,并拒绝与吸毒的同伴交往。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5-8-29 16:30 | 显示全部楼层
放生修福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