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幅压缩标语、精简工作人员、严格执行用餐标准……记者从1月15日召开的省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省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将于1月16日至20日在成都召开,为期5天的会议将集中体现“高效、务实、节俭”的会务新风。
以往委员们对政府及政协工作报告的赞美性话语几乎大同小异,发言简报一一记录增加了不必要的篇幅。这次委员们对相关报告的赞扬性、肯定性发言,都只集中在简报前言部分予以综合表述,而不再在个人发言中一一赘述。大会简报由去年的24期压缩为15期。
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委、省政府“十规定”都明确指出,要精简文件简报,切实改进文风,没有实质内容、可发可不发的文件、简报一律不发。这规定在实施过程中已经得到社会各界的充分认同和赞许。在今年四川“两会”上就明确指出,赞扬性发言,不再一一写进简报。每次“两会”的分组讨论,有的代表、委员总喜欢用赞扬性语言评价两会报告。
此举一方面是切实改进会风的具体体现,另一方面,则希望每一位参会同志要对我们的工作提出更宝贵的意见建议,不能只作赞扬性的发言,要一针见血地指出存在的问题。为此,笔者建议,四川“两会”代表委员发言应直奔主题,少说套话,少些颂扬之声,对我们的工作多提批评意见,充分体现务实节俭的办会之风。
众所周知,批评是进步的阶梯,是前进的动力。批评与自我批评也是我们党的三大作风之一。无论是人大代表也好,政协委员也罢,要在“两会”上能直面问题、大胆发言,率直揭露和批评政府工作中存在的缺点、问题和不足,这不仅是法律赋予的神圣权力,而且是代表委员的责任使命,更是政府不断提高服务水平所必须。因此,从这个角度讲,每年的全国和地方“两会”开得好不好,一个重要的衡量尺度,就是代表、委员敢不敢、能不能、会不会大胆地对我们的工作提出批评意见,这同时也是评价“两会”代表委员合格不合格、称职不称职的具体体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