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充晚报》报导“苏东坡后裔迁入南充?清代牌匾揭秘“苏氏史迹”成立的惟一前提是:如果祠堂牌匾“
确为清朝时期“三苏”后裔所立”。猫佴坝就此发表拙见:
总祠堂匾额年代与书写格式
《四川省西充县鸣龙镇苏氏族谱》记载,根据苏正怀老人回忆:“鸣龙镇苏氏在当地李桑坝建总祠堂为清光绪三年,即1877年。”按常理,竖立“眉山一脉”大匾的时间也应该是建祠堂的当年,而且匾额的末尾应该还有具体年代,乃至月日时、撰文和书写者的记录。但因匾额后段已经无存,故目前还不能完全确定大匾的这些信息。
尽管匾额有些破损,但根据留存的匾额序文的书写格式和文字内容,可以确定竖匾时间必然在清朝。这是因为,根据封建时期文书格式,凡出现皇朝、皇帝的文字,都必须单列行,重新抬头,并且要高出普通文字。祠堂大匾的“圣朝康熙”四字正是遵守了这一规范要求。其次,如果竖立大匾的时间是在民国,则文字就不必,也不会把“康熙”时期还尊称为“圣朝”了。
当然,我们还注意到序文起首“我祖”二字也比第二、第四行高二字。这应该是体现族人对祖宗的尊敬,尤其是指代“三苏”的“我祖”。即便如此,高度也还略低于“康熙”尊号。此外,仔细辨认序文,在“我祖”二字之前,依稀还有笔画,但确因破损严重,这里是否有字,尚不能确定。
另一方面,考查祠堂房梁上所记载的建祠堂的总领、督工和书写记录之24人的姓名,发现有12人都可在族谱登记到的名录中找到,即:
苏以霖,四房,30世,苏如昌 字以霖,娶妻不详,长子长庚、长福、长秀,女不详。p206。
长秀,以霖子,见上
长庚,以霖子,见上
如全,三房,30世,苏如全 名讳自总祠匾额,生卒年月、配氏及子女不详。p196。
绍富,长房,34世,苏绍富 娶张氏,生三子,春和、春青、春海,一女不详。p131。
长庆,四房,31世,苏长庆 字吉轩,娶妻王氏,继室蒲氏,均无子,抚长忠长子玉珖为子,长女嫁严姓,二女嫁胥姓,三女嫁蒲姓,p206。
长兴,二房,31世,苏长兴 名讳自总祠匾额,生卒年月、配氏及子女不详。p182。
国佐,三房,32世,苏国佐 五品蓝翎,名讳自总祠匾额,生卒年月、配氏及子女不详。p196。
泽(?)远,三房,34世,苏泽远 配氏不详,生二子,绍江、绍登。p197。
毓政,三房,32世,苏毓政 配氏不详,生子女不详。p196。
泽林,三房,34世,苏泽林 娶吴氏,生二子,绍举、绍贤。p197。(p155, p160)
长福,长房,31世,苏长福 名讳自总祠匾额,生卒年月、配氏及子女不详。p129。
四房,31世,苏长福 娶肖氏,子玉虎、玉杓,女不详。p206。
根据核对族谱名录,再比较近世族人的世次,这些祖先的生活年代也应该在清末。
此外,匾额序文中“圣朝康熙二十二年”的文字纪录,从内容来看,这只是说明“远祖凤山公后裔嘉祯子仕英孙正环偕胞弟正元、正权、正林”迁居“西乡万张沟”的年代,且自迁居(康熙22年,即1683年)时到建立总祠堂时,已经“传十一世矣”,而不是竖匾的年代。
因此,从多方信息推断,总祠堂匾额竖立的时间,必然在清朝末期。从其它多方面佐证了苏正怀老人回忆的建总祠堂时间为清光绪三年,即
1877年,有很高的可信度。
本帖最后由 猫佴坝/兽头坝 于 2014-2-20 16:48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