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2300|评论: 24

《南充晚报》揭秘苏东坡后裔迁入南充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2-19 14: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记者张弛在今日(2014-2-19)《南充晚报》报导“苏东坡后裔迁入南充?清代牌匾揭秘‘苏氏史迹’”:
http://img.mala.cn/forum/201402/19/141832qwzg7g3chqwww221.jpg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发表于 2014-2-19 14:26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好
 楼主| 发表于 2014-2-19 14:26 | 显示全部楼层
补充一篇苏敬秋(字剑威,报纸误为苏敬修)先生的考证:
剑威2剪.JPG 本帖最后由 猫佴坝/兽头坝 于 2014-2-19 14:30 编辑

发表于 2014-2-19 19:16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帖子要顶!必须顶
 楼主| 发表于 2014-2-20 09:12 | 显示全部楼层
一醉一陶然 发表于 2014-2-19 19:1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这个帖子要顶!必须顶

感谢浪子、陶然顶帖支持!

发表于 2014-2-20 12:4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么重大的事情我一定要顶!
 楼主| 发表于 2014-2-20 16:38 | 显示全部楼层
苏家小妹 发表于 2014-2-20 12:4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这么重大的事情我一定要顶!

谢谢小妹!
 楼主| 发表于 2014-2-20 16:43 | 显示全部楼层
《南充晚报》报导“苏东坡后裔迁入南充?清代牌匾揭秘“苏氏史迹”成立的惟一前提是:如果祠堂牌匾“确为清朝时期“三苏”后裔所立”。猫佴坝就此发表拙见:

总祠堂匾额年代与书写格式
     《四川省西充县鸣龙镇苏氏族谱》记载,根据苏正怀老人回忆:“鸣龙镇苏氏在当地李桑坝建总祠堂为清光绪三年,即1877年。”按常理,竖立“眉山一脉”大匾的时间也应该是建祠堂的当年,而且匾额的末尾应该还有具体年代,乃至月日时、撰文和书写者的记录。但因匾额后段已经无存,故目前还不能完全确定大匾的这些信息。
     尽管匾额有些破损,但根据留存的匾额序文的书写格式和文字内容,可以确定竖匾时间必然在清朝。这是因为,根据封建时期文书格式,凡出现皇朝、皇帝的文字,都必须单列行,重新抬头,并且要高出普通文字。祠堂大匾的“圣朝康熙”四字正是遵守了这一规范要求。其次,如果竖立大匾的时间是在民国,则文字就不必,也不会把“康熙”时期还尊称为“圣朝”了。
     当然,我们还注意到序文起首“我祖”二字也比第二、第四行高二字。这应该是体现族人对祖宗的尊敬,尤其是指代“三苏”的“我祖”。即便如此,高度也还略低于“康熙”尊号。此外,仔细辨认序文,在“我祖”二字之前,依稀还有笔画,但确因破损严重,这里是否有字,尚不能确定。
     另一方面,考查祠堂房梁上所记载的建祠堂的总领、督工和书写记录之24人的姓名,发现有12人都可在族谱登记到的名录中找到,即:
苏以霖,四房,30世,苏如昌  字以霖,娶妻不详,长子长庚、长福、长秀,女不详。p206
长秀,以霖子,见上
长庚,以霖子,见上
如全,三房,30世,苏如全  名讳自总祠匾额,生卒年月、配氏及子女不详。p196
绍富,长房,34世,苏绍富  娶张氏,生三子,春和、春青、春海,一女不详。p131
长庆,四房,31世,苏长庆  字吉轩,娶妻王氏,继室蒲氏,均无子,抚长忠长子玉珖为子,长女嫁严姓,二女嫁胥姓,三女嫁蒲姓,p206
长兴,二房,31世,苏长兴  名讳自总祠匾额,生卒年月、配氏及子女不详。p182
国佐,三房,32世,苏国佐  五品蓝翎,名讳自总祠匾额,生卒年月、配氏及子女不详。p196
(?),三房,34世,苏泽远  配氏不详,生二子,绍江、绍登。p197
毓政,三房,32世,苏毓政  配氏不详,生子女不详。p196
泽林,三房,34世,苏泽林  娶吴氏,生二子,绍举、绍贤。p197(p155, p160)
长福,长房,31世,苏长福  名讳自总祠匾额,生卒年月、配氏及子女不详。p129
         四房,31世,苏长福  娶肖氏,子玉虎、玉杓,女不详。p206
     根据核对族谱名录,再比较近世族人的世次,这些祖先的生活年代也应该在清末。
     此外,匾额序文中“圣朝康熙二十二年”的文字纪录,从内容来看,这只是说明“远祖凤山公后裔嘉祯子仕英孙正环偕胞弟正元、正权、正林”迁居“西乡万张沟”的年代,且自迁居(康熙22年,即1683)时到建立总祠堂时,已经“传十一世矣”,而不是竖匾的年代。
     因此,从多方信息推断,总祠堂匾额竖立的时间,必然在清朝末期。从其它多方面佐证了苏正怀老人回忆的建总祠堂时间为清光绪三年,即1877年,有很高的可信度。
匾额格式.JPG
本帖最后由 猫佴坝/兽头坝 于 2014-2-20 16:48 编辑

 楼主| 发表于 2014-2-20 17:07 | 显示全部楼层
自然,从现存匾额木材的老化程度(磨损、裂痕、虫眼等)判断,此匾已经具有百余年历史,是没有争议的。

发表于 2014-2-20 18:52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消息令人振奋!

发表于 2014-2-20 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顶一个   
 楼主| 发表于 2014-2-20 22:5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猫佴坝/兽头坝 于 2014-2-20 23:01 编辑

匾额格式1.JPG
 楼主| 发表于 2014-2-21 15:14 | 显示全部楼层
《南充晚报》记者引用西华师大历史文化学院金生杨教授的评论,十分严谨——虽然是“孤证”,还需要其他多方面证据印证,但毕竟也是“”:
历史教授评.JPG 本帖最后由 猫佴坝/兽头坝 于 2014-2-21 15:16 编辑

 楼主| 发表于 2014-2-21 20:33 | 显示全部楼层
鸣龙老家传来好消息,说县上文管所去人看过了祠堂匾额和祠堂房子。
本人在此表示衷心感谢!并希望尽快列入县级文物加以保护。
至少
三苏文化、三苏精神,足以启迪子孙后代!
 楼主| 发表于 2014-2-22 13:07 | 显示全部楼层
求助:获悉今日(2月22日)《南充晚报》第3版又有鸣龙苏氏祠堂和匾额的进一步报导,本人在外地,从电子版中没有见到。有没有西充/南充的朋友能帮忙把图片传上来
 楼主| 发表于 2014-2-22 14:38 | 显示全部楼层
朋友通过手机发来了今日(2月22日)《南充晚报》第3版关于西充鸣龙苏轼后人考证的进一步报导,只是图片分辨率太低,勉强可以阅读:
南充晚报2014-2-22.jpg
 楼主| 发表于 2014-2-22 15:39 | 显示全部楼层
应当进一步说明的是,《南充晚报》2月19日和22日相继的2篇报道,其所涉及的苏氏祠堂,即位于李桑坝的祠堂以及“眉山一脉”牌匾,都属于苏氏在鸣龙镇的“总祠堂”,旧时每年的清明祭祖也都在那里举行。

但没有涉及到的是,在总祠堂建立以后,可能是清末民国初期,按始迁祖先“金山、银山、凤山、集山”所分的四房居民,分别又建立有分祠堂,或称小祠堂。长房在今猫佴山村6-7队交界处的“苏氏祠”,二房暂时不知,三房在今鸣龙苏家坪,四房在今鸣龙镇边“苏家场门”即“完小”所在地。

这些祠堂,有的作为乡村小学使用,有的分给村民居住,但都在文革中被毁坏,或改建,已经见不到原来的样子了。

总祠堂及其牌匾能够幸存下来,还要感谢居住的村民(也是苏姓本家)!
发表于 2014-2-22 16:21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下进一步提高了西充的知名度,又是西充的一张城市名片
 楼主| 发表于 2014-2-22 20:29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4-2-22 22:08 | 显示全部楼层
莫非你和浪子都是苏轼的后人,在这里经常发帖大量叙述苏轼后裔,是要证明你们是苏轼后人值得骄傲么还是在搞什么历史研究?不明白发帖的意思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