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3444|评论: 20

[以文会友] 清明感怀

[复制链接]

活跃会员 热心会员

发表于 2014-4-3 10: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清明感怀


2607584184248780911.jpg


春分连清明,叠翠云水浸,紫燕轻飞低,杜鹃夜啼惊。

小径通深壑,溪水田畴吞,天幕吟白鹤,浪里漂锦鳞。

烟雨笼布谷,斜阳罩坟青,白幡上下舞,纸灰旋转轻。

人间清明节,犒劳黄泉魂,泪洒青草丛,香烟缭青云。

家祭回故土,坟园说祖人,焚香化纸钱,叩首也虔诚。

感念祖先苦,勤劳度光阴,善良又忠厚,礼佛祛灾病。

翘首白云飞,我心暗思忖,逝者无知觉,存者慰自心。

黄泉路上飘,川流永未停,孟婆汤下肚,怎能忆前情?

 

回望高冢前,残烛依旧明,纸幡慢摇晃,阴阳难通声。

不知极乐天,已有几座城,亘古归西多,轮回逍遥神。

常听瑶池乐,永不堕凡尘,随云任东西,尸骸总不认。

不烦儿和女,夜梦音容存,接力加速跑,为山上九仞。

 

无需告诉我,是否有三生,前世不可知,现世感悟真。

活得实在累,命途确艰辛,人世事难测,诡谲如魔镜。

无意弄脸谱,却需防陷阱,独来又独往,自然少知音。

清风伴我去,南海紫竹林,跪在莲座下,祈愿皈佛门。

 

200911312293917990.gif

巴中小丫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最佳新人

发表于 2014-4-3 10:34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心境确实令人五味杂陈了。先民们代代如此,辛辛苦苦了却一生,个个撒手人寰,流淌几滴遗憾泪……

活跃会员 热心会员

 楼主| 发表于 2014-4-3 10:38 | 显示全部楼层
系统音乐窗口修复了。 本帖最后由 敢爱敢恨 于 2014-4-3 17:58 编辑

活跃会员 热心会员

 楼主| 发表于 2014-4-3 10:4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巴中小丫 于 2014-4-3 10:42 编辑

发表于 2014-4-3 11:16 | 显示全部楼层
:victory::victory:

发表于 2014-4-3 11:21 | 显示全部楼层
才华显著

发表于 2014-4-3 12:48 | 显示全部楼层
人生太莫详,总是在穷忙,撒手也牵挂,儿孙牵肝肠。

2015年优秀网友

发表于 2014-4-3 12:59 | 显示全部楼层
祭之厚,不如养之薄也!

发表于 2014-4-3 13:29 | 显示全部楼层
    说实在的,把孝道文化植入清明节,我是有微词的。清明,本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它的发端本来不是祭鬼、拜坟,而是古人踏青郊游的日子,因为万木复苏、百花开的清明,是滋生的季节、繁茂的开始了。古人男男女女结伴春游,暗示着爱情的生发了。“春日游,杏花吹满头,陌上谁家年少,够风流,妾拟将身嫁与,纵被无情弃,不能羞。”就是大胆的女子怀春的写照。典籍中却没有写清明祭鬼的诗章流传下来。
      农耕的汉民族,历来敬畏鬼神,这在二十四史中多有记载。由于各种原因,悲惨命运的人们,总期望祖先保佑自己,地脉龙神垂青自己,也有朝一日家道兴旺,子孙荣华富贵起来。有人就编造出“十个人挣,不如一个人睏”的风水格言,直叫天下贫贱者渴望着,地脉龙神转过来回顾自己了。恐怕,清明祭鬼就由此发生了。
      古代北方有个晋国,出了个不贪慕荣华富贵,不居功自傲的介子推,他辅佐晋文公19年逃亡生涯,回国当了国王的文公,却忘记给介子推封赏了。介子推背着老娘上山躲避文公拉回去封官,硬是不下山。文公听人馊主意放火烧山,结果烧死了介子推,恰恰也是三月初三哟,自此有了寒食节,家家户户不上火得三天,纪念高洁的介子推而已。显然,买官卖官的今儿,寒食节的内涵是不合时宜的了。
      所以,还是祭鬼要紧,用“孝道”包装起来祭鬼吧。可是,又有“厚养薄葬”的说法,似乎也被遗忘殆尽矣。悲乎哉,其悲也!

发表于 2014-4-3 13:36 | 显示全部楼层
前世不可知,现世感悟真。

发表于 2014-4-3 15:22 | 显示全部楼层
清明要明,清明节后万物生长更加繁茂,春意盎然,是踏青郊游的好时令,祭神拜坟不应该占主流!

最佳新人

发表于 2014-4-3 18:01 | 显示全部楼层
听到音乐了!

发表于 2014-4-3 21:50 | 显示全部楼层
拜拜也无妨,反正是自己的祖先嘛!
手机网友  发表于 2014-4-3 22:54
借清明祭祖之际,顺便踏青,感受春的生机盎然!

发表于 2014-4-4 06:06 | 显示全部楼层
清明的主题不应是祭拜,而应当是亲和大自然了。

发表于 2014-4-4 07:14 | 显示全部楼层
公历四月五日前后的清明节,是中华民族的重要节日之一,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怀德和浪漫精神。
  清明节俗称很多,如扫坟节、鬼节、冥节等,为一年中鬼神祭奠的上元,与七月十五中元节及十月十五下元节合称三冥节。清明节古时也叫三月节,已有两千多年历史。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扫墓俗称上坟,祭祀死者的一种活动。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节扫墓。按照旧的习俗,扫墓时,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最后吃掉或理掉酒食回家。
  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在它前一日还有一个重要节日寒食节,寒食即禁火,只能吃冷或预先煮好的食物。
  相传春秋时代晋国有人欲害死大公子重耳,忠臣介之推护送重耳逃亡,在饥寒交迫之际,介之推割下自己的肉给重耳吃。十年后,重耳回国当上了国君,成为春秋五霸之一,史称晋文公。重耳得势后犒赏许多曾佐助他的人,却忘了介之推,经旁人提醒,他令请介之推前来领赏。可是,介之推不愿受赏,和母亲到深山隐居。晋文公在山中遍寻不获,听从放火烧山,迫使介之推母子出山之计。但火烧三昼夜,不见介之推出来。火熄灭后,在一棵柳树下发现介之推背着母亲的两具尸体,晋文公伤心又懊悔,随将介子推母子安葬在柳树下。此后,晋文公又将放火烧山的一天定为寒食节,禁止用火吃热食,以纪念介之推。
  因为清明及寒食节的日期接近,民间渐渐将两者的习俗融合,到了隋唐年间,清明节和寒食节便渐渐融合为同一个节日,成为扫墓祭祖的日子,即今天的清明节。从此,清明节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风俗。
  古人因乍暖还寒,禁火吃冷食,为防止寒食伤身,就定了踏青、郊游、荡秋千,踢蹴鞠、打马球、插柳、拔河、斗鸡和放风筝等户外活动。 故清明节除了祭祖扫墓之外,还有各项野外活动,使清明节除了有祭奠感伤,还兼有欢乐赏春,是一个极富辩证特色生死相通的节日。杜牧的“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高翥的“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纸灰飞作百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日落狐狸眠冢上,夜归儿女笑灯前。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生动描绘了有人哭泣有人找酒店取乐的人间万像。
  清明节纪念祖先虽有多种形式,但扫墓是清明节最重要一种习俗。扫墓当天,后人先将先人的坟墓修整,把杂草清理,然后供上食品、鲜花、纸花等,最后烧钱啼哭,历数先人之功德,表达思念之情。
  清明节有国和家之分,于国,不忘先烈,于家,不忘祖宗,不论以何种形式纪念,我们应让国人了解和不忘先烈及先人曾经艰苦奋斗的历史,总是有益的。然而,今天的精英们,不但不忠不孝,反而以弃中国化、挖祖宗坟、诽谤民族英雄为己任,自以为得计,长洋人的威风,灭国人的志气,甘心卖国求荣,不亦过乎!

发表于 2014-4-4 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纸灰飞作百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日落狐狸眠冢上,夜归儿女笑灯前。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生动描绘了有人哭泣有人找酒店取乐的人间万像。

发表于 2014-4-4 08:11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学籍谈勤数典,
礼数不到周王嫌。
借问宗庙今何在?
殉葬宗族遭砸烂。
唯有土封荒草里,
昭穆而今下神龛。
披荆斩棘来焚化,
又恐野火烧祖山。

发表于 2014-4-4 08:25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img.mala.cn/forum/201404/03/202323hc22ii2ipksjs8t5.jpg 本帖最后由 快跑快跑 于 2014-4-4 08:26 编辑

发表于 2014-4-4 08:55 | 显示全部楼层
清明祭祖,泪湿衣衫!踏青归故,天地悠悠!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