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岷江边上的犍为县是乐山市第一大县,物产丰富,人杰地灵,历史上曾有“金犍为”的美称。近年来也因“工业时代活化石”之称的世界唯一还在运行的蒸气小火车而响誉世界。犍为本是交通发达之地,可让犍为人民困惑的是从犍为到乐山短短55公里的普通公路居然设有两个收费站,单边收费要22元,每公里达0.4元,标准堪比高速公路(成都到乐山高速公路126公里,小车收费50元,每公里也才0.396元)。 两个收费站距离只有10多公里。有人会问:国家不是有规定吗‘相邻收费站距离不得小于50公里’这两收费站不满足要求‘应该取缔啊?是国家有规定’但这两收费站虽然相距仅10多公里‘却是符合规定的。我们来看看交通主管部门是如何“善用规定”来保障收费业主权益的。 国务院《收费公路管理条例》规定“非封闭式收费公路的同一主线上,相邻收费站的间距不得少于50公里”。交通主管部门说:这两收费站虽然相距只有10多公里’但不是属于同一主线。杨柳弯收费站是在乐(山)五(通)公路上,桥沟收费站是在国道213线上,不违反国务院的规定。的确,从公路编号上,乐山到犍为的公路是由两段编号不同的公路构成,但这两段公路上的车主要是乐山到五通\犍为的,只走213的车很少。 从车流量来说,乐山到犍为应该算是同一主线。但我们的公路主管部门巧妙的运用国务院的规定在这短短55公里的路上设置了两个相距仅10多公里的收费站。而在这条线上行使的绝大多数车就只是乐山到五通/犍为的,行使55公里却要付100多公里的通行费(G213线上的桥沟收费站收费距离的是整个五通桥区和犍为县境内G213)。这是交通主管部门减少收费站的结果,收费站减少了,收费却大幅增长了。 乐山到犍为行驶55公里,却要为因撤销收费站而收费业主无法收取的另外几十公里买单。这对收费业主来说真是个丢芝麻捡西瓜的好事,因为另外那几十公里的路车流量很少,却把收费标准加在了车流量大得多的乐山到犍为55公里上。多么的“善用规则”,收费业主是多么的高兴啊。国务院整治公路收费站的初衷原本是治理乱收费,降低车辆通行成本,可在我们交通主管部门的巧妙运用下,却成为了增加收费的合法依据。真是太有才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