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校长能负责什么?? ——学习姚勇局长讲话有感
近来寒暑不常,蓬安教育系统风声尤疾。蓬安县天成小学由于管理工作不力,校长检讨、管理教学政工的副校长当即免职。此事一出,无疑给死水微澜的蓬安教育界爆出了颗炸弹。我们为蓬安教育局的重拳出击而欢呼,也为姚勇局长的这一把及时火而振奋。但是,对于局党委的处理,我们有理由发问:在校长负责制的今天,正校检讨、副校下课,理由何在?依据何来? 姚勇同志在本月22日的效能大会上说得好,此依据是教育局的十项保障制度之一—分工负责制。简述为:“分工明确、责任明确;谁主管,谁负责”。可是,据此推来,一个学校乃校长主管,校长理为第一责任人;教学工作为副校长分管,副校长亦为责任人;具体教学工作的落实为教导主任负责,教导主任也为责任人。事情做得不好,相关人员都要负责;且学校主要领导坐头把交椅,学校的管理,包括对副职的管理,他未履职尽责,他理应在这次处理中负主要责任,为何校长检讨,以观后效;副校长免职,永不翻身呢?前些年巨龙职中的“12.11”事件的处理,是这么处理的么? 姚勇同志又说,此次被免职的天成小说副校长,是个“好人”,但不是能人;平时可能做了不少的工作,但工作效果不佳。说白了,这是一个老好人。他之所以不能把工作搞好,是因为他工作不敢硬碰硬,不能得罪人。但是,我们深思,为什么他要当一个老好人,难道他生来如此?难道作为一个相关负责人,他难道不愿把工作做好,难道他果真不想有所作为?不对,他至少能从一个普通教师走到今天,至少也说明了组织上对他的工作曾经是肯定的,所以才会提拔。联想到校长的检讨,我们不难知道,原来事出有因:这个学校的校长就是个不管事的人。校长不管事,副校长就该勇挑重担?副校长的底气足么?校长给了他多大的管理空间呢?正如一个家庭,家长是撒手先生,只知大吃大喝,然后叫你其他家庭成员去处理各种关系,去挣一份家产,供其莺歌燕舞,这成么?这合理吗? 我们常常在说: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千军万马,主将一人。一所学校亦然。如果校长不能勤政,不能谋划,不能为学校创设一个良好的分级负责的环境,不能和广大教职工打成一片,不能获得学校上下的认同,什么事都像划分责任田似的交办给相关领导,然后就美其名曰“权力下放”,又没制定出相应的规矩规则,这样的学校,想不出问题都难。武候区实验小学的李镇西校长为什么能把一个学校搞得生气勃勃,那是因为他这个校长的理念新,他善于理顺学校关系,并创设一个育人氛围,善于放权,并且用人不疑,给了其他领导相当的管理空间;同理,全县上下为什么对姚勇局长的上任怀有如此厚望,那也是因为我们认为这个班长(而不是副职)能给我们带来希望和活力。 还是请相关领导关注一下分工领导及其它成员的空间吧。我国中小学校从1985年起一直实行的是“校长负责制”。虽然此举把自主办学的权力下放到学校,但是,这种教育行政权力的下放往往只是下放到校长个人,而非学校本人,更非副校长或其他领导。这就意味着,在很多时候,班子其它成员只是拥有附和权。校长拥有对学校工作“全面负责”的至高无上的权力,掌管学校的教学、经济、财物、人事大权,一时间,校长权力空前膨胀。这种没有约束没有监督的校长权力带来了严重弊端,有的校长把学校当成自己的私有财产。他们对学校的财产有绝对的处置权,而任何人对此都无审查权。有的校长利用职权贪污受贿、排斥异己、打击报复,成为一校之“家长”,“校长制”变成“家长制”,
“校长负责制”成了“校长专制”。这样的体制之下,副校长或其他领导能有所作为吗?还有的学校,由于校长心数不正,导致学校当家的是校长、出纳、会计,而其它领导是做事,这样的学校,在蓬安县的中小学占有相当的比例。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不言而喻。 我们应给副职乃至中层履职情况以更多的理解、宽容,因为他们在学校其实是非常不容易的一群,充满改造学校落后面貌的一群,希望有所作为的一群,身心压力重如磐石的一群。以学校中层领导为例,能从教师走到中层,不光是你的“能力出众”,那是次要的。地球人都知道:没有投入,何来收入。但是,这种所谓的“收入”又有多少呢?解决点电话费,还是偷偷摸摸的,平时报点小帐,稍微出格之处,要是校长“公正”执法,还要见白眼。手中没有职权,教师不支持,上级领导不管事,只喊去做,做做,叫谁做呢?谁做都要钱,谁都可以不做,惟有本人免费,只有苦自已罢了。有人说,可以安排教师呀。安排不动教师就是没有领导能力。这些话说起来轻松,做起来难。有些学校,连校长本人就是几个和稀泥的脚色,你还指望着谁会把你一个区区中层放在眼里呢。并且,在个人发展上,由于带上了领导的光环,你还想不想更上一层楼,能上的话还投不投入?要投入,钱从何来?校长可以把学校的钱用于公私的各种用处,会计、出纳可以趁机捞点小钱,帐目公开多年来仍然是一句空话,大家都不是生活在真空的环境里,其他的班子成员会作何感想呢?试想,一个管理层面如此不正常的学校,并且很多的学校都是如此,当热情遇到冰水,当个人孤身作战,换来的是汗水和泪水,请问,身为副职中层的你们能够有所作为吗? 其实,我们的教育局领导除了要求大家分工负责之外,还是应该有所作为的。比如,出台相关文件,规定领导、后勤、教师、职工的责、权、利、名,把上下、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理顺;完善学校的管理体系、管理机制、监督机制及责任追究制度;让学校的的领导大胆工作,各行其责,并且大胆地获得与其称号相应的收入;让学校的副职和中层工作起来不瞻前顾后,言必行,行必果;少一些不切实际的评比、验收、学习、观摩、解剖,把相关的行为体现在制度的制定上。真正让教育系统、学校内部的管理由人制化转变为法制化。 重权必有重责,重责理应重罚。任何单位体现的是管理者的灵魂。有什么样的校长就有什么样的学校。一所学校出了管理问题,不对一把手重处,而对职权空间不大的副职或其它成员一脚踹倒,无论上级的理由再充分,给人感觉还是不公,不平、不正常,本末倒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