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期待的“教师让学生喝尿”中的不同声音 24日、《华西都市报》以《6岁孩子调皮难管代课女老师让他喝尿》为题报道了绵阳某小学杨老师因为学生小象很调皮,在教室里多次将小便撒到同学携带的纯净水瓶中玩耍,而采用的以毒攻毒的教育方法事件。这件事情摊到谁头上,都不舒服,家长的愤怒是可以理解的。事件的处理结果是早就料到的:家长控诉、学校无条件的道歉、教师解聘。 难能可贵的是25日该报以《孩子顽皮老师让他喝尿续:网友炮轰老师和家长》为题作了后续报道。这个报道并不是传统的一边倒,而是让各方观点交锋。而这正是我们当前的新闻报道中所缺失的。 这几年,媒体的一边倒引导让我们失却了对医生、警察、教师这三类职业从业人员的本来应该有的尊重。少数的老鼠成为这三个群体的总体画像,而殷学梅、重庆开县群体、王百姓、罗映珍的丈夫、华益慰、李春燕等行业杰出代表,感动了全中国的人民就是感动不了某些媒体。 在其他的报道中,我们也能够看到类似的现象,好则是高大全,不好则是置之死地还要踏上一只脚。以致于人们在看新闻的同时也怀疑新闻本身,进而失去对记者在应有尊重。最终引发一系列问题。 而这个报道,让我们看到了新闻的本质是求真,追求事实的真相,而不是做读者思维的引导人。好的新闻应该让读者本身阅读新闻后去思考,而不是记者和报纸越俎代庖,预先设置一个或者几个答案,让读者做非此即彼或者只有此或者彼的选择或者无选择。因此,写出事实的真相,提供给读者最真实的信息和声音,这无疑后续报道中最值得肯定和期待的地方。 同时,这个报道让人们自觉地去思考新闻背后的故事,而不仅仅是义愤填膺地去呼一通口号,在茫然中完成对正义的追随。我们的新闻报道提供了是什么,有心的读者却能够从对新闻的阅读中去深入解读和深入挖掘,去发现和思考出为什么的问题来。如本则新闻,引发我们思考教师教育方式的问题,让我们反思为什么会出现这类粗暴简单的教育方式。也让我们思考我们的教育制度,我们的家庭教育,以及许多值得思考的东西。 在这对一则新闻的具体解读的类似关注中,再在对此基础上的延伸思考,会让我们发现出许多我们已经习以为常的然而应该纠正的问题。如果能够达到这样效果的新闻,无疑就是好新闻。 希望这个报道仅仅是个开始,而不是结束。希望掌握着话语权的媒体和报纸都能够俯下身来,倾听真正的民声,而不是按照既定的范围和标准去写新闻。如此,新闻的功劳大矣,民则幸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