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和今人的世界一定大不相同,囊萤夜读的典故,让当今20-30岁以下的朋友无法从自己生活经历的角度去理解。惯看城市霓虹的光污染,忍受噪音、堵车、雾霾的我们,相约在04.19日,这个成都几年难得一遇的晴天,参与体验天台山萤火流光的浪漫之夜。
萤火虫,这一昆虫纲鞘翅目的小精灵,在地球上曾经飞舞了亿万年,却在最近十几二十年间,从世界的各个角落迅速消失。这一自然发光的小精灵,对生存的条件极为苛刻,需要洁净的空气、水源,还需要极少光污染的夜空。但是,随着人类活动范围的扩张和各种污染物的播散,包括萤火虫在内的物种正在以惊人的速度消失和灭绝。《故乡的微光》的作者付新华教授和我聊天时提到过:萤火虫是环境指标的晴雨表。而我所担心的是,在不远的将来,这个对环境敏感的晴雨表,将彻底消逝。
城市里的灯火明亮,有谁还记得它曾经燃烧发亮?萤火虫正在消失,也因此在这些个夏天里,萤火虫也变得越来越热门,微博上有人列出一生不得不做的10件事,其中之一就是去看萤火虫。别的大陆没有考证过,不过在亚洲,能看到萤火虫起舞的地方,已经不多了。
“根据了解目前亚洲萤火虫生态景区开发进行得最好的国家和地区是台湾、韩国、日本,但是他们的品种、数量、持续时间都不如天台山。天台山目前已经发现的萤科发光萤火虫达到5属近20个品种,各个品种的萤火虫分期分批、交替出现,因此严格地讲天台山从每年从4到12月份9个月的时间都能看到萤火虫,这是其他地区无法比拟的。据专家讲台湾最长的也不过3个月左右,日本仅2—3个星期。”(--摘自:天台山官网)
(朋友说,这个水景是天台山招牌式的“微笑”,不知道捕捉到Ta眼里的那个瞬间没有?)
(观云海日出点,这里也是下个月的观萤点之一,海拔不高,步行开车两相宜哈!)
(第一次拍摄萤火虫,摸索的参数如下:镜头MF;光圈3.5;ISO6400(噪点虽然多了点,但是比800的曝光明显快多了);焦距无限远然后稍微回旋1/5左右(夜间AF和人工对焦都无法准确合焦哈);B门;三脚架;快门线控制曝光时间大约63秒。专家说,我们见到的萤火虫的名字是平胸黑翅萤。)
一行数人流连忘返(除了X哥,不放心家里的娇妻和婴儿,一再催促我们早点回成都),惊叹于大自然的美景,度过一个难忘的萤火流光之夜,除了感叹,我们还是感叹。。。
(另外,感谢我的微友“萤火虫”给我准确的时间信息,让我们在正确的时间,去了正确的地点,去见证了一场今人也许一生也无法看到,即使看到也无法感叹的场景。。。)
|